雜談通信
雜談通信

雜談通信,以談論日本文化與設計的小事情為主,和你一起了解東亞日本的不同面向。歡迎喜歡日本設計、日本文化的朋友追蹤 目前神奈川縣在住中。

從蔡英文大勝和民進黨國會慘勝解讀台灣人的意志

昨天台灣歷經一場破紀錄的選戰,可以從各種得票之間看出一些端倪。這篇從我自己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看到的狀況

蔡英文以817萬票贏得2020台灣民選總統 |截圖自蔡英文INSTAGRAM

投票率回到高點74.90%,創下近10年台灣民選投票紀錄,在亞洲僅次於韓國2018年的77.23%

台灣的民主政治在長期因為媒體和泛藍陣營的炒作下,營造出「藍綠惡鬥」的氛圍。讓台灣自從陳水扁下台之後的選舉投票率逐漸探底,然而這次因為韓國瑜在利用抹黑、造謠、撕裂族群、使用錯誤數據宣講的言論選上高雄市長之後,搭配紅色媒體持續以相同的手法霸凌整個台灣社會,並且透過所謂的韓家軍每個月造勢形塑出強大族群對立的態勢之後,引發了執政黨重新審視與宣傳政績的大破大立、讓支持進步思維的民眾開始想辦法突破網路同溫層、並且在最後結合受不了韓國瑜在政見發表會上直接霸凌媒體、主流民意產生了一股反韓氛圍,讓此次的投票率以及蔡英文的得票獲得史上新高。

這代表著未來任何台灣的政治人物再靠著「唬爛、擺爛、分化對立」的話數參選,亦會遭到台灣人的反對,也代表台灣民主走向更健康的道路。(但依然還在路上,並未完全發展成熟)

中共代理人的市場不復在:國民黨即將裂解

這個部分很多中國的朋友跟我討教過一些想法,其實台灣的政黨政治並不是只有所謂的藍綠兩個對於中國不同的選擇,而是必須回溯至國民黨敗逃來台灣之後的歷史(屠殺台灣人、侵佔人民財產、將日產佔為私有、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解嚴、民主化)、再看到新黨的出現(紅統勢力)、兩岸買辦的產生(連家等黨國體制)、買辦失去舞台(蔡英文第一次上台、柯文哲出線)、紅色勢力接收國民黨(2018大選與2020大選)等等。這邊講起來可以做不只一篇論文就是,簡單講結論:

這次選舉韓國瑜看次透過中國資源玩火自焚一人毀全黨,但實質上是靠著鐵板一塊的死忠藍色選民炒作出了另一波自從馬英九第一任之後的激情與興奮感,鐵票歸隊出門投票,但紅統與中共代理人的形象仍然無法取得台灣多數選民的信任。這造成國民黨在2019一整年被韓國瑜消滅的菁英體系即將瓦解,而韓國瑜在輸掉大選之後也不可能安穩地回到高雄執政,他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沒有實力的國民黨新共主,而這樣疊床架屋下的新主席很可能開不了這台黨國大車,可預見接下來四年將會伴隨著轉型正義的持續推進,國民黨即將裂解。

國民黨這次選擇了與紅色勢力站在一起,是他們的自己選擇的宿命,也讓他們黨內原本就隱藏的、結構性敗壞的因子逐漸浮上檯面。

而這對於台灣的民主是一件好事。這次大選台灣人很明確的提供了一個訊息給台灣的政治環境:我可以不滿意你的執政,但我們不能接受一個整天明著來要搞統一的政治人物。這樣的訊息不知道目前已經被多數民意認為是發言荒腔走板、遭紅色摸頭的山寨台灣民眾黨的柯文哲一夥人會不會解讀不出來。(柯文哲下一次是一定會出來選的,但他如果在這次選舉還看不出來,想選贏就別想再往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靠近的話,那他肯定是政治智商不太夠了。)

史上最長不分區立委投票名單結果:支持蔡英文並非支持民進黨

從2020 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的結果可以看得出來,蔡英文雖然獲得了超過57%的得票率,但是民進黨所獲得的政黨票(不分區立委得票)僅有33.97%,僅微微高於韓國瑜代表的國民黨的33.35%。也就是說,支持蔡英文的57%之中,只有33%左右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剩餘24%可能是支持其他第三政黨。這表示台灣的主流民意並非完全信服民進黨的執政,並期待第三勢力能夠有力量與國會的藍綠兩黨抗衡。

不分區得票結果:(列出前七名)

  • 民主進步黨 33.98%(13席)
  • 中國國民黨  33.36%(13席)
  • 台灣民眾黨  11.22%(5席)
  • 時代力量  7.75%(3席)
  • 親民黨  3.66% (政黨補助款與下屆提名權)
  • 台灣基進  3.16% (政黨補助款與下屆提名權)
  • 綠黨  2.41% (無分配) 
2016-2020台灣立委選舉結果勢力圖 | DESIGN BY Lucien Ong

由簡單的數字上的結果來解讀,去除掉不太可能投票給蔡英文的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支持者,第三名的民眾黨加上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綠黨的得票率總和為24.54%, 與蔡英文得票與民進黨得票差距的24%極為吻合,表示蔡英文的勝利並不只因為選民認同民進黨,而是認同蔡英文的執政、拒絕韓國瑜等組合組成。民進黨在接下來的四年必須在民眾黨與國民黨的聯手之下,想辦法與立法院其他少數台派與在藍綠間搖擺不定的時代力量之間走出讓民眾信服新的一黨獨大路線,做出更讓人接受的立法與行政成績才有可能延續執政能量。

另一方面,從這次的政黨票組成同時也能看出台灣的民主政治急著往多黨政治發展,在還未完全解決統獨議題(藍綠對決)的枷鎖前就迫不及待把票分給第三勢力,雖然他們知道第三勢力甚至沒有實力成為國會第二大黨,依舊選擇將選票託付給其他小黨。

柯文哲代表的民眾黨首次征戰便進入國會:對藍綠厭煩的第三選擇

柯文哲最有名的其中一個言論就是「藍綠都是垃圾」、尤其在打出「讓你在藍綠之間有更好的選擇」之後,便有一群死忠柯粉追求。雖然「藍綠惡鬥」這個早年由國民黨創造拿來攻擊政敵民進黨的名詞,但在這麼多年的操作之下,在台灣社會中儼然有一股很明確的「藍綠我都討厭」的民意存在,而柯文哲在這一整年的政治操作之中,不斷的利用這個口號來簡單地把選民分切、即便和當年支持柯文哲首次選上台北市長的綠色民意相衝,他也毅然決然要用這個手段來取得選票。現在他證明了,和台派完美切割之後依然能夠獲得「藍綠一樣爛」的11%的民意。但是在這個11%的民意基礎之下,柯文哲要怎麼在接下來的四年證明民眾黨有實力在國民黨自行毀滅之前,能夠在立法院成為理性的台灣政黨而不淪為國民黨與親民黨的過氣政客回收桶。

時力、基進、綠黨:小黨繼續尋求奮起的機會

時代力量在上一次取得門票之後得到了許多資源並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在地方取得不少的勝利,逐漸厚植自己的政治能量之後,雖然在創始黨員離開與不想當小綠的背骨仔形象之下流失了許多支持,但在2019年靠著黃國昌不斷揭弊與怒吼之下勉強取得組織立院黨團,雖然少了兩席立委,但仍然可說是持平。

綠黨(green party、並非民進黨) 早在多年前就持續在不分區嘗試取得席次,但上次在時代力量強勢取得國會入場券之後即便當年和社民黨組成綠社盟也無法超過國會席次門檻。而這次在強力台派、台灣基進的大量社群曝光之下,分掉了綠黨的不分區政黨票;而台灣基進也因為民進黨在選戰最後再次使出「票不夠」的催票策略、加上台派民眾害怕國民黨與民眾黨會變相國會過半的動員之下最後也無法突破5%門檻。


結語:台灣在想要結束兩黨政治之前,還有一段解決統獨議題的路要走

台灣的政治一直都是有許多歷史背景、集團利益、家族政治等等的問題糾結不清。當然在2020年蔡英文代表的台派與韓國瑜代表的中國代理人的對決之下,台灣民眾對於統獨議題的選擇逐漸明朗,但在親中勢力被消減至不具備競爭力與基礎民意之前,在台灣想要落實真正的多黨政治、有明確且有力的國際地位、有清楚的執政、立法關係,仍然還需要有許多等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