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L
女巫L

我是女巫L,可以直接叫我女巫或是L,L代表Language。 (網站:https://witchlina.mystrikingly.com/)

教育 / 貧窮

(编辑过)
今天來探討貧窮有多大的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

你覺得經濟狀況貧窮或富有,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Yannis H on Unsplash

世界上,並非所有國家的教育都像台灣這麼完善。即使我們能叫出名字的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是12年的義務教育,但整體國力較平窮的國家,像海地、伊朗等,實際上卻平均只保障了五六年的義務教育。更不用說還有許多貧窮國家的孩子,他們能夠在學校上學的平均年數都低於六年(請看互動式圖表,顏色較深者為平均受教育年數較高的國家,顏色較淺者則相反;下方可以拉動年限,看看全世界的教育發展)。

PS.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台灣QQ

相較之下,我想台灣如今的十二年國教,已經確保了大部分學生能完成基礎教育,是滿值得慶幸的了。然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學等),根據統計,在富裕的國家內,如果父母至少一方曾經完成過高等教育,那有69%的孩子也能完成高等教育的學業。若是至少一方完成了中等教育(高中職等),則約42%的孩子也可以從大學畢業。而若是家長皆沒有完成高中職的學歷,則統計下來僅有24%的孩子可以順利完成大學。

由於台灣廣設大學的原因,也許這個趨勢較不明顯,但從L自己身旁的例子來看,確實發現父母的教育程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可能因為家境關係,孩子要去幫忙父母做生意,因此學習的時間減少。可能因為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對學習不要求,孩子也不會那麼在乎自己的學習。反過來,也可能因為受過教育的父母,會花錢送孩子去補習班,因此也大大的提升了他們的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競爭力。

我不敢說這是,或這會導致階級複製,但我知道的是「階級流動」的確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容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小學的時候需要填家境調查的單子,剛剛L還特意查了一下,細項大概是分為:貧窮、清寒、普通、小康、富裕,那時候也不懂得這些詞語是如何定義的,就隨便填了一個小康,大概是那時候覺得不愁吃穿就是小康吧!(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記得這麼清楚,可能覺得很有趣?)

而英國則將社會階級分成了7個種類,我們可以藉由測試簡單測出自己的階級。它藉著三大方向的問題(是你的收入、平常接觸的人、平常做的事情)推斷出你是哪個階級的(精英階級、穩定中產階級、技術中產階級、富有工薪階級、新興服務型工薪階級、傳統工薪階級、以及無保障無產階級)。L自己測出來是傳統工薪階級,可能是因為剛出社會沒有什麼儲蓄的緣故。(第一頁家庭年收入的問題用的都是英磅喔,可以簡單將台幣乘以40就是了。)

為什麼今天會特別提到階級呢。其實是因為,如果僅以上層階級(Upper Class)、中產階級(Middle Class)以及工薪階級(Working Class)來看,中產階級的孩子通常會被認為是教學的典型,也就是傳統以中產階級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準。階級高於或等於中產階級的孩子的學習狀態,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正常的。然而,工薪階級的孩子,在學習上則有可能因為前面提到的因貧窮導致的消極學習,而被認為是懶惰、不愛學習,或學習能力低落。

因此,這邊想要提醒自己:貧窮,在教育上真的扮演了重大的角色。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都和他們的背景有關。因此,教學上需要注意,不要只盯著工薪階級的學生在學習上的缺點,也要想到其實上層階級和中產階級的孩子,會表現得比較好,是因為他們有學習上的優勢,不論是在經濟方面,或是家長支持方面,相較於較貧困的學生來說,他們都能獲得更好幫助並順利完成學業。


References:

OECD (2018), "Trends in likelihood of completing tertiary education, by parents' education: Predicted probability of completing tertiary education among adults 26 years or older, PIAAC average (33 countries)", in Equity in Education: Breaking Down Barriers to Social Mobility, PISA,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9789264073234-graph19-e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