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oter
Winoter

微信公众号:winotery 妙有无心

那些喝酒的日子 6

高知县在日本南部靠近太平洋岸边,有道知名的菜叫鰹魚半敲燒(鰹のたたき),当地人就叫ta ta ki。这道菜最重要的做法是用稻草裹住鱼身,或者在碳木上铺一堆稻草再烤鱼,让烤出来的鱼不光带有稻草的香气,还能实现外皮酥脆内里软嫩的效果,再配上当地的烧酎,确实非常过瘾。

类似于这样的做法,还有我们的西北地区用果木来烤鸭或做成签子穿插羊肉串烧烤,也会让食材上获得果木的香气。在苏格兰的艾雷岛上烘麦厂会用当地的泥煤替代煤炭,让烘干的麦子里加入一种泥煤的香气,自成特色。事实上,当地人开始只是因地制宜,并没有刻意使用泥煤,而做出来的酒也并没有那么多人接受,因为泥煤味有着类似于酒精棉球的味道实在太呛人,那时的低地区倒是很风光,有着400多家蒸馏厂,但随后大家慢慢接受了泥煤味威士忌的风味后,认为这才是艾雷岛的特色,反而不再喝风味平平淡淡的低地区的酒了,再加上蒸馏设备的更新,低地区大量酒厂关门,现在只剩下3间酒厂。风味特色确实能抓住黏住消费者,一旦喝到喜欢上就丢不掉,而且具有排他性,不再喜欢喝别的风味的酒款了。

中国的白酒也是,经常喝浓香酒的人,大多口味宽广,酱酒、清香大多人能接受。但爱喝酱酒或者清香类型酒的人,却对其他类型的白酒大多很排斥。尤其是先喝浓香的,再转过来喝酱香或者清香,一旦喜欢上了大多也就回不去了。

我是生在江苏,一个主要喝浓香酒的地方。大概在7年前,朋友带来一瓶酱酒,盖子打开后,香气特别馥郁奔放,体验感很像第一次闻到刚刚冲泡好的咖啡味。就忍不住尝了一口,一股像前一天醉酒和食物过份发酵后的不舒服感,所以我至今没能接受酱酒。

在食材的烹饪过程中用外在的器物干预,另外一个极好的例子便是双头不锈钢shake壶的发明,在此之前一头是不锈钢一头是玻璃材质的,改进后的双头不锈钢可以在摇晃时,让酒液更容易达到想要的冰点,而且因为是不透明的,也会让调酒师,更专注于shake这个动作本身。台湾执杯大师林一峰说,他在shake时可以感受到酒液与冰块的每一个面接触时滑过去的角度,在我看来,这就像一些茶师说可以喝出某款普洱茶的山头气一样,神乎其神。

某些烹饪过程里的外在因素,或者有时只是感觉,就会让食材发生微妙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却意外地给一个城市划出了痕迹。

好啦,今天聊到这儿,明天继续,拜拜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