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oter
Winoter

微信公众号:winotery 妙有无心

那些喝酒的日子 13

听台湾作家邱德夫讲威士忌的故事总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一个理工男对威士忌世界这么投入,根源还是在于兴趣,但威士忌的知识往深处去研究正好同样是生物化学,这也是本身学食品专业的人往往在本专业上干不过其他工科学生的原因,纵向的专业加兴趣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同样另外一本书名为威士忌原来是这么回事的译者也既不是学语言的也不是学食品工程专业的,第一专业是台大政治系,第二专业是历史学,却也因为兴趣翻译了这本很好的入门书。

日本作家白州正子说,日本各领域的艺术最高成就,往往是闲人创造出来。我觉得闲人的成就更多的在于兴趣与沉醉在非专业里的纯粹。倒有点像日本多位天皇在自然科学里成就极高一样,可以讲闲散的对待专业,有时比认真的绷着脸去做,反而更有趣,结果也更有意思。想到一个音乐人在演唱会时问歌迷:你们认为绷着脸能做好音乐吗?

回到开头,讲座里邱德夫介绍了台湾的南投酒厂,这家酒厂像台湾的其他酒厂一样,都是做水果饮料起家,然后转向酿酒,所以酿出的威士忌里总有果汁厂的基因。比如他们现场喝的那款柳丁桶威士忌,就像苏格兰人有泥煤味威士忌、日本人有梅酒桶威士忌,台湾人有柳丁橙桶威士忌,还有我前两天突发奇想的蛤蜊海风威士忌一样,哈哈哈哈,实验性、地域感恰是威士忌酿酒世界里的魅力,哪怕是同一家蒸馏酒厂出来酒,也可以到另外一家装瓶厂手里加几个桶,摇身一变成另外一种风格的酒款了。

我们再说柳丁桶那款酒。我一直以为三桶陈酿,是一个桶陈酿完依次到另外两个桶继续陈酿的过程。可事实上南投酒厂的三桶陈酿却不是这么玩的,酒厂蒸馏出酒后,把酒分成不同比例的三份,一份在第一次使用的波本桶里陈酿3年,然后再放进陈酿过柳丁白兰地的木桶里继续放两年。好,另一份蒸馏酒放进用过两次的雪莉桶陈酿5年,最后一份只放在第一次使用的波本桶里5年。到第6年时,把这三份酒从各自的桶里取出来一起混放进用过两次的波本桶里继续陈酿1年半,到这里还没结束,是不是已经绕晕了,酒厂酿酒师感觉口感还是不尽如意,最后再把酒取出来倒进用过三次的波本桶里放半年后,才最终装瓶,让我们喝到。

从第一次蒸馏酒的分配比例到每一次的陈酿年数,再到使用什么样的桶和用过几次的桶,每一个过程都是酿酒师对威士忌酿造艺术的实践,而能反映出这样的艺术成就并最终呈现酒款作品的并不是酿酒技术本身,而仅只是一个闲人所拥有的艺术素养。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明天见,拜拜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