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人說事
閒人說事

一個低調小薯, 自己眼中的冗員, 扮工成為每天的工作, 喜愛寫下想法與心情。 btw, 我是一個悶人啊!

港味

剛看完別人寫有關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我也想說一點點感想。昨天,在Facebook上無意中看到金像獎頒獎典禮的直播,初看一下,發現原來只是爾冬陛把得獎名單逐一公佈,沒有多餘的說話,很合我意。最怕看到很多長篇大論,又懶幽默的嘉賓跟稿讀。原來只需要十多分鐘就能完成頒獎典禮啊!以前應該是要搞氣氛才要用一整晚來完成吧?

*先帶個頭盔,聲明:這篇純粹個人感想,很主觀的。不喜勿閱。

想說的是,原來昨日提名的片,我真的一部也沒看過。當看到《少年的你》和《金都》得了獎後,才到谷神那邊尋找一下,是誰做?故事大概說甚麼等等。不知大家會以甚麼來挑選一部戲入場看呢?我是一個普通人、普羅大眾,由小到大都受父母影響,偏向喜歡看西片,到八九十年代,就是發哥、星爺年代,我也會入場看他們的戲,只因喜歡看戲,而且是不錯的娛樂,與朋友們又有話題。後來,我想應該是由偷拍盜版那段時期開始吧!香港的確少了很多港產片,又慢慢多了合拍片,多了一些大陸明星拍戲,也多了很多普通話,我就不想看了。港產片本應就是有一種本土味,有廣東話,而且是貼地的,能看到你我日常生活的片段。一轉了由其他資金話事,就算在香港拍的片,都不是港片了,沒有了那種本土味。就算是近年常見的荷里活電影,一有華人面孔,也都打了折扣,都不是西片那回事了。

說回昨天的得獎電影,我很想看《金都》,一個一提起就會知的地方,雖然未必很多人會去幫襯,但一定會知道這是甚麼地方,那裏有甚麼,去那裏的人又會做甚麼,這是一個可預期的地方;這就是貼地,這就是本土。只是一個名字,就已經有那麼多聯想,就已經很港產了呀!至於《少年的你》,不是說香港的學校沒有校園暴力,而是.......你問我,對於學校,我的第一印象或聯想是考試、讀書壓力、怪獸家長這些以成績高於一切的事,所以,《教畜》就很貼地,就很港產了(雖然這不是電影)。看得出分別嗎?另一套《麥難民》也是很港味,但這題目又太傷感,暫時未有心理準備去看呢。但對於我,這片也會比《少年的你》吸引。

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是曾經歷過香港繁榮的年代,一相比現在的香港,就會很感觸,有很多感受出來。為香港哭的人,應該不止我一個,若你也曾這樣哭過,應當知道甚麼是港味、人情味,而不是一切以金錢掛帥的功利社會。

很懷念小時候的屋邨士多,左右街坊鄰里的守望相助,都是暖暖的。現在,要重新適應新的社會,很不喜歡,我們還可以重拾兒時那種人情味嗎?

圖片來源:網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