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西雲SimonMu
穆西雲SimonMu

Urban Nomad

是不是要精通电影技术,才能看懂电影?

前几天,@Chan 问我,「你認為,對於像我這樣的一般電影觀眾來說,沒有受過技術訓練,會不會失去許多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穫?」

这个问题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作为一个曾经的外行人,和现在的半个外行人,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这要从三年前说起了。

1. 一个关系不大的故事

2015年我拍摄第一部纪录短片的成本,大约是360港元。

那是6杯Gin & Tonic的价格。我自己喝掉三杯,请朋友欧文喝掉三杯。酒意正酣,聊到香港的后殖民文化和移民现象,以及老年同志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不知谁先挑的头:

「不如拍部纪录片?」

「好。」

若干年后想起来,也不免觉得颇为无稽。彼时我们两人都在香港读大学,没有任何相关经验。欧文有架新买的佳能摄影机,我有一架单反。麦克风要从别处借,还借了一部Go Pro——最后到底也没有用到。

什么叙事风格,拍摄角度,声音,打光,造型,设计,动画,技术层面的事我们一窍不通。仅凭着年少气盛,就扛着摄影机出门了。

而我们犯了两个纪录片外行所能犯的,所有的错误。

——没搭三脚架,画面太抖用不了。

——拍的素材不足,十秒钟影响只有半秒合格,显然不够用。

——我录了足足两小时的采访,访完才发现自己没开麦克风。

——同样是这两小时的采访,有一半是失焦的。

——打光没打好。人物半张脸是暗的。

——声音没采好。说话说一半,背后传来路人的嬉笑。

——打光打好了,声音采好了,摄影机没电了。

——打光打好了,声音采好了,摄影机有电,但忘了带存储卡。

……

拍摄持续了一个半月,搜集的素材大约有80%都不能用。而抱着剩下20%的素材,我做出了一个艺术决定:

「我要把这部短片剪成分屏模式——让故事的两个主角的生活同时出现在屏幕里,甚至让他们互相隔空对话。」

换做如今的我,可能会给当年的自己一个大大的耳光:

「你有病吗?」

那时的我哪里知道,分屏剪辑意味着三倍的工作量——左右屏各一部片子,两边合起来的互动又是一部片子。任意一个细节的更改,都会导致多米诺骨牌般的改动。

更重要的是,拍摄时若没有留下充足的空镜,这个剪辑技巧根本无从谈起。

但拍都拍了,只能就这样硬着头皮剪下去。

而后,片子在电影节公映,竟然拿了一点小奖。我也因此意外地离开学术界,成为了一名纪录片制作人。这都是后话了。

2. 个人经历之外

之所以回想起这段不堪过往,也是因为@Chan 问起的这样一个问题:「你認為,對於像我這樣的一般電影觀眾來說,沒有受過技術訓練,會不會失去許多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穫?」

而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是:我连开始拍片时,对技术都一窍不通呢!

后来跨了界,因工作和社交认识了许多好莱坞工业的朋友,但谈起技术时,大家也都术业有专攻。灯光需要打光师,声音需要录音师,剪辑和后期也必须靠不同的部门分工协调。导演、制片人和编剧虽然要进行全局统筹,什么都在技术上「精通」的人,实在不多。剩下的,恐怕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哪有那么多时间?即便有,每人都要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出创作的极限,这需要120%的精神力。

而大家贡献这么多精神力,都只为了做一件事:

把电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得淋漓尽致(且不像我那样,犯技术上的错误)。

而这件事如果做好了,大多数的观众,其实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

一部电影是好是坏,许多人(甚至包括许多影评人)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许多技术分析或者文艺批评,往往是直观认知背后的elaboration. 很多关于「技术」的讨论,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讨论。大家看《Birdman》讨论它一镜到底很酷(这算很「技术」吧),但没有多少人去研究它的景怎么搭、光怎么打、编剧怎么写场景。

而这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让观众看出来,那显然就令人出戏了。

换言之,种种「技术」所贡献的,是一部作品的整体。普通观众没有受过技术训练,并不妨碍他们对电影的观感。

3. 但是……

但是,也许 @Chan 和许多观众会有这样一个设想:如果我对镜头语言的运用理解更充分,是不是能听懂导演/摄影潜藏的弦外之音?如果编剧在场景设置里埋一个彩蛋,我能不能读出来?如果我懂更多道具设计,能不能看出设计师的机巧?

个人觉得,即便观众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很难真的“感受”创作者的“感受”(这也是文艺批评领域的一个永恒命题吧)。我个人的观点是,一部作品出了街,就超出了创作者本身可以控制的范畴,请尽情感受你的感受吧。去揣测“这是不是创作者的原意”,其实没有太多的必要,而且往往希望会多于失望。

但是,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技术」,也就是作为观众的欣赏水平(换言之,品味)。而这,才是影响自己观感和「收获」的主要因素。

电影看得足够多的话,你会发现有些电影的对话比其他电影来得更加精彩;你会发现成龙导演的武打设计就是比其他欧美动作片来得流畅(因为他每次分镜都往前剪一帧,让你感受双倍的打击感);你会发现有些演员演得就是比别人好。

而你对生活理解的更透彻时,你会发现有些电影展现的人性更复杂;你会发现有些电影讲述的生活,更加刻骨铭心一些。

而这些收获,大多不是靠对电影「技术」的了解得来的。

靠的是人生阅历和观影经历。

所以,我读到的优秀文艺批评往往可以给读者更多context——毕竟光去讨论拍摄的技术,一方面没人看得懂,一方面也如同隔山打牛,缺乏实际意义意义(譬如,我就读到过关于自己的影评,去讨论我剪辑的“深意”,可我根本没想那么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对拍摄和电影制作了解更多,还是能看出一点额外的「彩蛋」的——啊,这部片子拍一半经费不够用了;演员大概档期调不过来所以只好靠“打电话”来对戏了;场地成本不够所以要一直拍吃饭场景……

以及《教父3》里,为什么会有一名演员演技频繁掉线?

因为她是索菲亚·科波拉,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女儿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