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mely
Untimely

不合时宜的思考。

在经济生活里面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读书笔记:《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按:贾樟柯是我喜欢的中国电影导演之一,可能同出身“小镇”的原因,我很喜欢他电影里带给我的真实感。春节放假前计划在家的时间读完他的两本“贾想”系列电影手册,同时按照时间线看一遍他的电影,系统研究一下他的电影和创作历程,从而写点东西,但没想到疫情爆发,身处风暴中心,假期虽被延长,但是准备读的书和看的电影并没有如期进行,反而计划外地看了一些与灾难、哲学相关的书籍。“贾想”只读了一本,为了加深印象,特写下读书笔记。

“贾想”系列电影手册目前有“贾想Ⅰ”和“贾想 II”两本,分别以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上映时间为线索,编入了贾樟柯导演从1996年-2008年及2008年-2016年间电影创作期里,他在各媒体发表的有关电影的文章,以及公开场合所发表的演讲。

“贾想Ⅰ”自1996年的处女作《小山回家》始,收尾于2008年《二十四城记》;

内容上涵盖——

“故乡三部曲“:《小武》(1998)、《站台》(2000)、《任逍遥》(2002);
“艺术家三部曲”:《东》(2006)、《无用》(2007)(注:第三部即正在参加柏林电影节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0));
此外,还有2004年的《世界》与2006年的《三峡好人》。

这本书出版于2017年,距今只有三年时间,但其中的内容,已经都是十年前的文字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创作发端、理念与理想,以及从电影发散开去所表达的对于艺术、文化等等方面所引起的人文思考,这也是我对他及其作品关注的原因。

电影创作中的真诚与真实感

现实主义题材在近些年被热议,比如《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也收获了口碑与与票房。不可否认这些电影有其值得肯定之处,但在我看来,正因为故事性太强而削弱了其“现实感”,同时也由于审查等原因,往往只是触及“现实”的皮毛,最终流于催泪效果。

而贾樟柯的电影,没有过强的故事性,没有刻奇,甚至除了近两年的作品,也基本没有明星参演,近乎白描的手法,却直抵人心。这在他的“故乡三部曲”中尤为明显,而“故乡“的确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激发创作思想的领域,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和思考,都那么真诚,否则不足以打动人心。

“许多人没有力量凝视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专注情感就要直面人性。一些影片快速的节奏与激情无关,相反只代表着他们逃离真实的状态。“

“我们将真诚地去体谅别人,从而在这个人心渐冷、信念失落的年代努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

“由纪实技术生产出来的所谓真实,很可能遮蔽隐藏在现实秩序中的真实。“

 “我觉得真实感在美学的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

中国电影的基因缺陷

在贾樟柯导演看来,“集体主义“使得大众的审美有着一致的相同标准,从而无法进行差异化的审美,这种相同的标准忽略了个人层面的审美,善于营造共情,而这种共情,是通过“通俗”与“传奇性”来维系。其实在我看来,不仅是电影艺术,其他一切通俗流行文化都是如此。

“只是因为个人的私人生活,在整齐划一和高度集中的体制里,渐渐被认为没有意义,被认为是消极的,因此在电影里我们所熟悉的市井生活逐渐远离。而且,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忽视了我们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忽视了对我们自身生存经验的重视;这种关系的失落,使中国的电影创作逐渐地变成了通俗剧加传奇剧的混合。因为通俗性能迅速地感染大众,甚至是影响没有太多文化教育背景的基础人群,因此电影的通俗性得到强调。但在推进通俗性的过程中,却完全是用传奇性这样一种高度戏剧化甚至脸谱化的戏剧模式推进,演绎悲欢离合、生死离愁。“

“事实上我们的感情非常粗糙。其实一些电影概念,我们今天听起来也是需要仔细琢磨,比如“大气”,为什么大气就是一个好的标准?比如“有力量”,为什么有力量就是一个好的标准?我们所有的美学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大”、是“有力量”这样的方向。那么软、私人、灰色、个人,好像是这个美学系统里负面的东西,是错误的东西。其实面对文艺创作,当一个电影拍摄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美学气质都是需要的。可能中国电影工作者,尤其是大陆电影工作者面对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我们要看到我们基因里的缺陷。这个缺陷是值得我们去多想多思考的。“

中国电影工业中的弊病

随着《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的上映,我不知道贾樟柯导演是否还能坚持当初他对于中国电影工业中关于大片和院线发行的声讨和谴责。

贾樟柯导演自称并不排斥商业大片,反而希望能够有足够优秀的商业大片,可以引领市场,在他看来,中国的商业大片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关于电影本身,中国大陆电影的主流导演们在树立其业界地位之后,无法根据社会的发展继续突破自身的瓶颈,其之所以能够树立地位是因为对其自身所处的时代潮流进行了精准的把握,但是当时代继续发展,不断多元化之后,导演们无法再保持自身的思考与判断,从而导致他们拍的所谓商业大片显得“奇形怪抓”,毫无依靠。

“我觉得他们几位始终是时代潮流的产物,他们没有更新为一种现代艺术家的心理结构。比如说从《黄土地》开始,到《红高粱》,这两部影片,这两位导演,他们的创作都是时代潮流的产物。”

“ 实际上《黄土地》是融入整个寻根文学,以及上世纪80年代那个大的思潮里面,它是那个大的思潮在电影上的实践。”

“到《红高粱》的时候,1987年前后,改革经过很多波折,那个时候,改革过程中的强者意识、英雄意识、精英意识非常强。《红高粱》中所展现出来的所谓酒神精神,跟整个社会思潮的要求非常符合。”

“他们通过文学的牵引,来形成他们的讲述,这种讲述背后,是时代潮流。他们几位导演所透露出来的独立思想力、独立判断力,都是有限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突然迎来一个思想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我觉得,他们的创作开始迷失了。他们找不到一个外在的主流价值来依托,因为主流价值本身被分裂成许多矛盾的、悖论的东西。”

第二个问题在于发行,中国的商业片一旦“大”起来,便会形成一种垄断性,行政资源的干预并没有让电影市场自由选择。

“今天商业大片在中国的操作,是以破坏我们需要遵守的那些社会基本原则来达到的,比如说平等的原则,包括它对院线时空的垄断,它跟行政权力的结合,它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当全社会都帮这部电影运作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一部电影,它已变成一个公共事件,随之而来,它的法西斯细菌就开始弥漫。”

“ 问题在于,当他们进行商业操作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市场的成功,从一开始他们就跟行政资源完全结合在了一起。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帮忙,我相信,他们不可能形成这样大的垄断,而使中国银幕单调到了我觉得跟“文革”差不多的状况。”

中国电影发展引发的人文思考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或者说在我辈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文化艺术都是高雅的,其实也如贾樟柯导演说所,由于集体主义的基因缺陷,我们对个人化的,现实化的艺术接受能力不足,因此导致对贾樟柯导演电影最主要的抨击便是“东方奇观”之说。但我在观看其电影时,的确被打动,因为仿佛自己置身其中,环境和人物的现实感,让我感同身受。

因此我相信其对于电影价值的表达——

“我也相信我电影中包含着的价值并不是偏远山西小城中的东方奇观,也不是政治压力、社会状况,而是作为人的危机。”

我想,其对于个体的关怀,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而由个体关怀所引发的电影思考,正是由现实所引发的社会性思考——

“整个社会都在进行经济运动,经济生活成了中国人唯一的、最重要的生活,从国家到个人。经济的活动一统天下,而文化的活动、思想的活动完全被边缘化了。“

“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的确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可以实现物质的成功,这个开放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获得变成每个人生活里唯一的价值。好像你不去攫取资源,迅速地获得财富的话,有可能将来连医疗、养老都保证不了。所以整个社会全扑过去了。
徐百柯:你认为有没有可能不经过这样一个阶段?

贾樟柯:有可能的。那就是我们要在经济生活里面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