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
Terry

在英工作

中性打扮的女孩子一定是t吗?|影响性少数身份认同的因素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前一段时间,在热播的综艺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中,刘雨昕以最高支持率c位出道。​

网友们除了表示刘老师“实至名归”“断层出道”,但同时因为她的中性打扮,出现了大量“铁t团”“青春有t”等关于t的评论。

“t”一词代表“tomboy”(假小子),是指女同性恋中,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

对于不了解性少数群体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个很陌生的词,有人甚至直接把t固化为“有着男性外表或偏男性打扮的女生”。

我们不想探讨刘雨昕到底是不是t,到底有没有前女友。

我们一直认为,女性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如何表达自己,不论是喜欢同性异性,偏男性打扮还是女性打扮,完全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应该被平等尊重。

虽然如此,刘老师本人在以前的节目中表示过 “在男团里能更好的做出自己”,这一点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我们不禁好奇,

为什么会产生像这样跨性别的身份认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01 身份认同是什么?

 身份认同(identity)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文化认同、自我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等。

在女同性恋圈内,就有t、p、h这三类的角色划分,尤其对刚踏入圈子的女同性恋来说,这是其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肖丹,2017)。 

“t”一词代表“tomboy”(假小子),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与t相对应的则是“p”,起源于“婆”的发音,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同志;除此之外,还有“h”,表示介于两者之间,“不分tp”的类型。

大多数拉拉会将自己归入以上的一类,作为身份的代表。例如,在圈内和其他人交流时,一上来对方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就是:

“你是t还是p?”

韩国les情侣李荷娜、金景恩,从外表分别符合tp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有很多自我定位为t的女同性恋者,往往外表上都不是一个tomboy,她们有些人是长发、会烫头发、穿女装、会化妆打扮得很漂亮等。

但大部分t表示自己的行为和在关系中的角色更偏向于男性化。

暮光女Kristen Stewart

李银河教授也曾在书中指出:“同性恋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固定地扮演主动角色或被动角色,多数人是两种角色互换的。”虽然这主要是针对男同性恋的研究,但是在女同性恋中也有相似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拉拉群体内会形成这样不同的身份认同呢?

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我们发现有四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同辈群体、感情经历、社会环境。这些因素适用于所有的女同性恋者,本文我们使用了t这一身份认同做了更多的举例。

(下文中出现的案例均来自论文或学术文章:王群,2007;刘亭亭,2012;肖丹&陆卫群,2017;肖丹,2017;刘志玮,2019)


02 家庭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家庭影响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理念、父母某一方角色缺失、跨性别培养(把女儿当儿子抚养大)等等。

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有性别定向的趋势,这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

父母之间的关系,例如家暴,常常会对幼年孩子的心理、性别建立意识、今后的择偶对象选择等造成影响。 

父母常常打架,由于体力上的悬殊使得母亲成为受害者。同情受虐者产生强烈的保护欲,同时仇视、反抗施暴者,这种情绪会存在于潜意识中,甚至会上升到性别角色对立的层面。

例如,泡泡(自我认同为t)小时候在父母吵架时会冲到前面保护母亲,这也为她对自己的t身份认同奠定了基础:

“我厌恶男性,认为男性是暴力的象征,对女性有一种保护欲望。”

旭(自我认同为p)则截然相反,面对家暴选择消极应对的她,希望受保护避免家暴,却又潜意识里渴望改变施暴者:

“我只会躲在房间里哭,不敢出来。”

这一心理也在她的几段恋情中得到了映证,对于百依百顺的伴侣,她享受恃宠而骄不珍惜;而遇到对其打骂的伴侣,旭则逆来顺受,会原谅并企图改变施暴者。因此无论在同性还是异性恋情中,她都承担着女性、受保护和顺从的角色。

2)

父母角色的缺失,会使得子女没有正确的性别角色进行效仿,造成性别意识模糊。

例如,fly(自我认同为t)因为父母忙,从小就被寄养在大伯家里。她生活中缺少具有示范作用的女性角色,反而是模仿大伯能干、坚强,有时难免冷漠的处事方法。 

小鱼儿(自我认同为t)的情况也类似,她幼年被寄养在亲戚家,为了图方便亲戚将她当作男孩子养,一直男性化的教育方式对小鱼儿的t性别角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电影《假小子》(tomboy)中,劳拉认同自己是男孩子

3)

除了以上两个家庭方面的影响,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提到了“恋母情结”导致同性恋,西蒙·波娃则在《第二性》中强调了女同性恋本人与母亲早期关系的重要性。

调查发现多数t的家庭中,父亲比较软弱或父女之间关系相对疏离,母亲居支配地位或具有攻击性。调查者如果不是对母亲顺从,就是对母亲有较多敌意。(周正猷,1996)

那些顺从的个体对于母亲的崇拜和欣赏存在其潜意识中,并经常以母亲身上的品质作为择偶标准。例如一位采访者为了让母亲安心,从爷t打扮转变为女性穿着,更是答应了母亲安排的各种相亲。

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认为女同性恋是特定处境下被选择的一种态度且可能有着类似于男性的恋母情结


03 同辈群体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同辈群体是指地位大体相同,抱负基本一致,年龄相近,而且彼此间有着密切交往关系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性别选择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儿童期的同辈群体虽然是无意组成的,但仍是选择社会性别的一个重要场域。

大量文献表明,同性恋者在童年时期都表现出了具有典型异性特点的游戏模式。

例如,fly一直保持容易打理的男生发型,经常穿男孩子的衣服。在5、6岁时基本没有女孩子的玩伴,而总是玩一些男孩子的游戏。

“在幼儿园期间我好多次阴差阳错的机会做了男孩或成为男孩的一员”

使用儿童期性别角色问卷(如下图)的结果显示,t比p在儿童期的性别角色不一致上得分更高,而在成人期也有相同的结论(郑丽军,2012)

儿童期性别角色问卷及结果(女)

2)

青春期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更多是通过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学习来实现。

相比于男生,女生的友谊更加复杂微妙,女生之间的牵手、挽手等亲密动作也被社会所默许,很多时候难确定对同性的感情是出于友谊还是参杂着爱慕之情。

通常来说,个体在早期的性别身份感知阶段,会对身边的女性有特殊的关注,但当事人会将爱慕之情转换为友情,以确保和心仪的对象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在论文资料中的采访对象也表示,在不知道同性恋群体存在以前,并没有发生超越友谊的情感

而进入初中或高中之后,身边开始出现女同性恋者,并从她们那里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进而很快意识到并接受了自己的女同身份

例如Y在外出打工的时期,接触到了其他同性恋者,

“有个姐姐特别漂亮,接触了之后发现她是个t,我一开始不相信,后来才发现有很多这样的。”

“我以前束过胸,现在觉得无所谓了,我的身体就是这样的。”

Y通过接触同性恋群体,改变了她对群体的片面认知,了解到更多的个体差异,这同时也影响了她身份认同的表达。

《the L world》中不同职业、个性鲜明的人物


04 感情经历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1)

在首次萌发恋爱的情感时,大多数人在发觉自己的同性性倾向时,有了纠结和惊恐的心理感受。

比方说,R发现了自己对女性产生的恋爱体验时,开始怀疑自己并极力否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跟自己说以后可能会喜欢上男生…已经喜欢上两个女生了,但还是说这只是一个爱好,不是我的性取向,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其实许多女同性恋者都经历过这种迷茫期,它源自于性取向作为性别角色中的一部分发生了不符合要求的偏差,导致对自身性别认知产生的混乱。

而由于社会文化对同性恋存在污名化,她们不敢轻易谈论和承认自己的性取向

另一部分人则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但是在性别认知上进入了一个误区。

例如Y在描述第一次对同性产生的强烈情感经历时说:

“我初中的时候就跟家里出柜了…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但是当时也没有害怕…男孩儿可以喜欢女孩儿,我为什么不可以?”

这里看似是接受了自己的取向,但实际上是以男性角色为基准,希望获得同等权力的心理来进行性别认同的。 

2)

人们往往会对女同性恋者产生某些刻板的印象,例如她们没有异性情感经历

其实不是所有的女同性恋都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排斥男色、厌恶男性,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仍可以和异性朋友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

例如,泡泡和大白(自我认同角色均为t)表示都曾暗恋过优秀且帅气的男生,但那种喜欢并不深刻,只是会多关注他一些:

“那会儿只是想和男生走得更近一点,而且当时觉得耍朋友(谈恋爱)很时尚。”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与异性交往为目的她们还是会抵触,或者说所接触到的男生在她们心里不如自己帅气、优秀,无法吸引到自己。 

她们(t)的跨性别心理明显,虽然是女性的生理,可心理上更趋向于男性,在恋爱关系中更多的是承担保护者。

英剧《绅士杰克》

而案主旭和猫姐在经历了异性感情并受挫后,因为本身对同性恋情不排斥,和同性交往能够给自己获得更好的愉悦感,由此选择了同性恋的身份。

同性交往的愉悦像一股拉力,与异性不愉快的交往体验则像一股推力,二力共同作用促使案主们走向同性之爱。

换句话说,案主们不是天生就喜欢女性,而是在经历过异性情感体验后,相比之下同性更能给自己带来愉快和温暖,是经历和生活让他们选择了和同性保持亲密的情侣关系。

3)

 在与伴侣的交往过程中,个体的自我认同也可能会发生改变。

例如Y在与同性伴侣交往中,曾经是坚持处于男性角色的,然而在与第四任女友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我以前也是个‘铁t’,F是个特例,她各种说服我…后来觉得其实也无所谓嘛,两个人开心就好了。”

通过F的“诱导”,Y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从心理和行为上接受了女性角色的一部分。


05 社会环境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1)

我们的社会主流是异性恋,所有的价值观念与伦理体系都是为这个社会服务的,关于“男-女”性别二元划分为女同性恋tp身份的建构提供了模版。

另一方面,男权主义的男尊女卑性别秩序,无形中强化了t一方抹杀自身女性特征的意识和行为(杨志红,2012)。

比如,fly的家庭重男轻女,她从小便深有体会:男性是“优于”女性的,认为家人对她并不关心。

电影《黄金宝藏》中重男轻女的表现

2)

在当代中国,传统儒家家庭文化仍是家庭伦理及规范的基础,而女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也表现出儒家文化的特点:注重和谐,强调“孝义”、“仁爱”,避免直接冲突,采取中庸的解决冲突方式等

例如,在向同伴出柜前,先观察或试探同伴对“同性恋”话题的态度,确认同伴能够接受后,再表明自己的身份;

对家人则有很多同情和不忍,一方面担心自己没有稳定的事业来说服家人,作为同性恋能够获得幸福,因此暂时不说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爱,“我爱你们,不愿你们受到伤害,所以不让你们知道”。

电影《自梳》

3)

而我国的教育环境为了抵制青少年早恋,家长、老师会鼓励同性交往而反对异性交往,因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同性的亲密程度远超于异性

例如,泡泡说:

“自己以前经常带恋人回家,因为是女生的关系,家人觉得是正常的友谊根本不会过问,可是关上门后却可以发生任何亲密行为。” 

这种限制让其与异性交往时感到忧虑,而与同性交往感到轻松自在。人们往往愿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久而久之这种观点会根深蒂固,当她们达到性成熟时,更倾向在同性中寻求性满足

4)

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媒体的多样化也为les群体提供了性别角色认同的途径。比如同性恋相关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等。采访中,很多t表示是受到出名的中性打扮女生人物的影响,才开始转变个人形象。

同时,发达的网络使得刚踏入圈子的les获得大量的女同知识和信息,并有机会认识身边的圈内人。

尤其对于t来说,身边的女同会主动告知,如同传授经验一样,关于如何发生亲密关系,圈内角色的划分以及关于t的一系列“文化规定”。

依靠最初所获得的经验习得的一套行为准则,并固化成将来的行为范式,她们又将成为经验传授者,去影响新的女同性恋。



关于上述性少数身份认同的因素,你是否产生了共鸣呢?如果对原文中出现的案例或观点感兴趣,可以私信我们获得原始资料~

和LR小姐姐互动:如果你是拉拉,在认同自己身份的过程中,是否受到了以上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欢迎在留言区或私信分享你的故事。

有其他想了解的话题?点击右侧:欢迎投票已有话题/投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