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forTwo
TeaforTwo

成为MOMO

心理学系的一二三事-如何挑选合适的咨询师?

我想要写一个系列,与各位分享心理学系的大小事。还请大家多多拍手点赞,我会继续放送来自这个科系的神奇经历。第一篇想要教各位如何挑选合适的咨询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服务提供方的处境。



我们学校心理学系有几种人出现的频率比一般科系高:长头发的男生、gay、lesbian、抑郁症患者以及因为各种原因而延毕的同学们(比如花了一年去澳洲打工度假,或是用好几个交换学期四处旅行)。

在关于心理学系的几大迷思里,有一点是成立的:心理学系的同学们普遍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处境更加敏感——这也是一个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必要条件。

不过我这些一腔热血的同学们,怀抱着做心理咨询师的志向,却常常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给大家说一件真事儿:我室友有段时间因为前途茫然,心情很差,就去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找咨询师聊天。那位心理咨询师,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在上海高校的咨询室工作,一个月拿3k人民币。

3k人民币在上海是什么概念?我校周围租个屋,一间房间都要3k5。

当然,这位新手咨询师可以服务于别的平台,有别的进账,但这一个3k,已经说明了咨询师在大陆尴尬的处境。

所以,我自己在闲鱼(一个二手物品贩售平台)上挂了一个信息提供链接,做个信息贩子,专门劝退。劝退那种怀抱咨询师梦想,咨询跨专业来读心理学系研究生的同学们。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不符合供需关系的价格?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人并不少见。我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实习过一段时间,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需要的人太多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虽然心理咨询事实上是个技术活,像老中医一样,越有经验越值钱。可是心理咨询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两个字——谈话。这意味着,它的入行门槛非常低,几乎为零。只要你长了张嘴巴,带了副耳朵,就能够回应、能够倾听。可是,一旦遇到没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或骗子),来访者受到伤害,也是分分钟的事。因此这个行业其实更像是医生,目前存在太多能力不合规的赤脚医生,他们互相征伐,把价格压得很低,让真正受到良好训练的咨询师难以被市场看见。因此这个领域非常需要合规的证照和严格的监管。

很抱歉的是,目前在中国大陆,合规证照与严监管这两项,一样都没落实。因此整个市场上,乱象丛生。

作为服务的消费者,我们要如何判断咨询师是否合规呢?

我这里给大家提供比较可靠的三种思路,都是通过客观条件判断的(需要沟通的则更加复杂,或许以后可以讲讲):

第一种,是找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预约在地的心理治疗师。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医院,他们在招心理治疗师时是要求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的。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师还可以帮助你有效地评估目前的状况是否需要药物介入。

第二种,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如果你还是学生)。大学的心理咨询室不仅是免费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心理系讲师兼职在做,学历和资历都会比较有保障。

第三种,有场地的、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室。虽然低价市场非常混乱,但是在大陆能够个人执业的心理师,通常都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个人执业的成本非常高昂,同时投入也大,不够厉害、效果没有口口相传,是无法开出个人咨询室的(我所知道的很多青年咨询师都被迫成为斜杠青年)。



我们系的年轻人们,有很多抱着进咨询室的梦想。最后我们都没有选择做咨询师,不仅仅是因为低薪与看不见的未来。就算不考虑这两点,我自己也因为在精神卫生中心做了六周心理师助理的经历,而彻底放弃了这条道路。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