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醒
角醒

<角醒>是由大角咀街坊自發成立的社區報,由2020年起,每2個月發行一次。在大時代洪流下,我們選擇從小處出發,在角落處點一盞燈。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製作團體,請填妥以下資料,我們將於稍後聯絡你: https://forms.gle/Cp78YdYSs71bn4zu6 如果你是大角咀商戶,歡迎加入成為派發點: https://forms.gle/ZWCmSUYqwhEYiPR19

行走的歷史書 細數區內「老字號」巴士路線

香港在上世紀20年代引入巴士服務,不經不覺便陪伴我城一個世紀,<<角醒>>過往訪問老店、老街坊報導區內滄海桑田的情況,今期便搞搞新意思,研討一下「老字號」巴士路線的今昔變化,簡單如車站遷移或停駛,已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環境,若我們再往上追溯,更可以了解如日戰等的重大事故。以下挑選的三條路線將為我們說說歷史。

青衣維港灣線43C 疫情下無奈停駛

運輸署在3月頭核准各巴士公司因應人手緊拙及客運量銳減,暫停104條路線,行經櫻桃街,並以維港灣為終點站的43C亦在影響之列。措施生效後,區內居民如需前往青衣,便需步行至旺角上車。香港以四通八達聞名,如要追溯對上一次大型停駛,便需數到1967年中的六七暴動事件,可見疫情影響之大。

80歲的巴士線 12號

12號線看似冷門,其實早在1930年便開始營辦!原先的12號行走深水埗和尖沙咀之間,途經廣東道和新填地街等。現今的12號巴士則連接海麗邨至尖東麼地道,途經港灣豪庭和海富苑等大型屋苑。今昔對比下,這條長青巴士線可謂改頭換面呢!

上世紀40年代,香港經歷日戰,交通工具被摧毀,加上燃油短缺,包括12號在內的多條巴士路線暫停,人力車和馬車重新被廣泛運用。戰後的1946年,各路線才相繼重投服務。

未有地鐵前的香港,街渡曾是接駁維港兩岸的主要交通。,12號線雖經多次大小改道,始終離不開各個碼頭,如佐敦道碼頭及荔枝角碼頭。在1962年,油蔴地小輪佐敦道-中環航線延長營業時間,12號的尾班車甚至延至午夜2時,比今天的日間巴士服務時間更長。

順帶一提,上了年紀的街坊或許有印象,最先在香港營辦巴士的公司是中華汽車,而12號於早年亦是由此巴士商營運。如今,中華汽車在1998年因不獲政府續牌早已不復在。
時至今日,在海麗邨上車,需要40分鐘才能抵達尖沙咀。由於部分線路與西鐵線重疊,加上班次較疏落,不甚受區內街坊歡迎。其實,路線一直沿西九龍走廊一帶行駛,途經渡船街、匯翔道,天朗氣清的傍晚或可見到日落晚霞呢!

過海之選 914號線

說起914,各位街坊必然不陌生,巴士由海麗邨開出,幾乎走遍全條大角咀道,後繞經油麻地一帶,經西隧過海,港島終點站現為天后,為要往返港島的上班一族帶來便利。

914的前身為紅隧巴士114,因深水埗碼頭在1992年停運後而生,接載以往依靠深水埗至中環渡輪過海的乘客,中途沿經紅隧。隨著1997年西隧開通,路線改道而行,並易名914。

此後,914於九龍一邊的終點站經歷三次變更。線路最初停靠於深水埗碼頭,碼頭停運後數年,原地開展的填海工程如火如荼,使終點站遷至現址富昌邨附近的東京街。2003年,西鐵線南昌站開啟用,終點站再次遷移該處。時值西九龍新區落成,荔枝角的私人屋苑,如「四小龍」及公共屋邨海麗邨相繼入伙,在2006年,914再次移遷總站至海麗邨,屬於最早開始服務西九龍新區的路線之一。由此可見,914的改道反映了西九龍一帶的發展進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