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醒
角醒

<角醒>是由大角咀街坊自發成立的社區報,由2020年起,每2個月發行一次。在大時代洪流下,我們選擇從小處出發,在角落處點一盞燈。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製作團體,請填妥以下資料,我們將於稍後聯絡你: https://forms.gle/Cp78YdYSs71bn4zu6 如果你是大角咀商戶,歡迎加入成為派發點: https://forms.gle/ZWCmSUYqwhEYiPR19

百年樹人 街道名稱

(编辑过)
上回提到大同船塢發展如何帶動大角咀發展,大角咀作為英政府早期發展的港口地區,至今當然仍留有不少港口歷史踪跡。不少街坊都知道大角咀有一系列以溫帶樹木命名的街道,原來與港口歷史又有關係。甚至可以追溯到百多年前的故事,當年政府在設計社區時的心思細密,現時仍可見一斑。

首條溫帶樹木街道 — 長春藤街?

當年政府在大角咀開始發展船塢工業後,為了再進一步開闢更多工業用地,於是在十九世紀八零年代初在大角咀沿岸一帶進行初代填海造地及土地平整工程。當時英國官員以海旁附近有一種蔓生植物以命名街道,該植物為長春籐(Ivy),便順理成章把岸邊大街命名為 Ivy Street 。可能當時翻譯師爺能力有限,只能以音譯作中文街名,所以中文名就為埃(I)華(vy)街、曾稱埃維街。同期音譯街道也有以船務的錨命名的 Anchor Street,晏(An)架(chor)街。約1905年,開闢了一條貫穿埃華街及晏架街的街道,亦沿用溫帶樹木命名,為橡樹街。可見師爺翻譯能力增值,開始採用意譯命名。

橡樹街街景(年份不詳) (來源:不願具名街坊

烏龍松杉街

政府隨後開闢杉樹街(Pine Street),唯當年意譯能力仍然有限,誤譯杉樹當為Pine(Pine 應為松樹)。約三十年後開闢的松樹街唯有譯成 Fir Street(Fir 應為杉樹),形成松杉中英烏龍互換的情況,至今仍然互相對調。

直至1900年代早期,大角咀主要已命名街道有埃華街、橡樹街、杉樹街,及以船務為題的晏架街、船里(Ship Lane)、錨街(Junk Street)、佐士街(Joss Street)、樹德街(Suidter Street / Shu Tak Street)及加刺馬街(Kramer Street)。當中只有埃華街、杉樹街及晏架街仍存在至今,不過經多次改道,已不復原狀。

發展商住綜合地段

1920年芒角咀填海造了松樹街和部份洋松街地段。1928年刊憲截斷福全街之北的橡樹街及杉樹街和處於橡樹街及櫸樹街中的船街。該範圍及後成為部份菩提街和洋松街。至1934年空高空照片可見,上述兩街以及松樹街已建有商住綜合建築物。約1915年,因油麻地避風塘建成,就將海岸線由晏架街推前至櫻桃街所在位置。櫻桃街一直只以「海旁」標示,直至1958年才正式命名為櫻桃街(Cherry Street),附帶命名棕樹街(Palm Street)一同發展。 二十世紀末,隨住西九龍填海工程把臨海的櫻桃街變成內陸,大角咀的隅角地形便消失。

約1945年,就已完整開闢大角咀商住綜合地段,並以井字型規劃。而大部份街道命名在1927年已刊憲表明未來大角咀街道的規劃,及續以植物命名,包括槐樹街(Ash Street)、橡樹街、杉樹街、櫸樹街(Beech Street ,曾稱必治街)、榆樹街(Elm Street)和松樹街(Fir Street)、菩提街(Lime Street)、白楊街(Poplar Street)、洋松街(Larch Street)、楓樹街(Maple Street)。規劃大至與現時相似。1951年因應發展詩歌舞區而腰斬白楊街,剩下大角咀段白楊街更名為合桃街(Walnut Street)。

福全鄉1947年地圖 (來源:hkmaps.hk)

開花結果的無花果

四十年代中起,原先位於通州街與大角咀道交界(現約亮賢居)的差館及附近木屋區開始計劃重建。1951年起就陸續成為了詩歌舞街(Sycamore Street)、柳樹街(Willow Street)及部份楓樹街,直至1958年就完整規劃。Sycamore 原意應為無花果樹,而採用音譯成詩歌舞就推斷因無花無果不好意頭。該區先後興建了葛量洪夫人新村、公務員合作社物業、學校村(深培中英文幼稚園、詩歌舞街官立小學、鮮魚行學校、九龍三育中學周氏分校、聖芳濟書院等)。詩歌舞街總算開花又結果。

詩歌舞街(1965年) (來源:HKUL)

最後一條樹木街道

鐵樹街因應1978年發展富多來新邨社區而開闢。翻查1976年富多來新邨建築的圖則,鐵樹街位置仍標示為新路。據1980年市政局資料,命名鐵樹街時曾建議以意譯成 Dracaena Street,但可能因發音及英語程度,最後並無採用英文意譯,與其他開闢新路一併以音譯處理,鐵樹街終於1981年登上年鑑。

唔講唔知 — 160年前的福全鄕

1860年,淸政府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界限街以南予英國並納入英屬香港。當時大角咀地勢為海灣犄角,從1860北京條約地圖中,界限街以南左邊的隅角形海灣就是大角咀。可見大角咀早於160年前以被人留意。當時大角咀是本土漁民和農民的聚居地,有一鄉名為福全鄕。雖然福全鄕開埠時已存在,英政府在1892年政府轅門報公佈,將邊界南的深水埔村正式改稱為福全鄉(Fuk Ts'un Heung)。因臨近邊界又有海灣田地,福全鄕早就是貨運經商的口港,甚至在十九紀中設置海關碼頭。當時福全鄉主要三條大街為高街(High Street)、海傍(Praya)和差館街(Station Street),隨住1909年政府重整九龍半島,於是 刊憲分別改稱為牛庄街(Newchwang Street)、重慶街(Chungking Street)及福州街(Foochow Street)。因臨近邊界、治安問題,又長期處於三不管狀態,以至黃賭毒充斥全鄕,因此福全鄕三大街又稱「三陋巷」。約1926年起連同深水埗填海工程,陸續把三陋巷分別劃入部份通州街、大角咀道及界限街的延伸部份,而剩下舊有的大街則命名爲福全街(Fuk Tsun Street)以誌福全鄉。

大角咀1920年地圖 (來源:hkmaps.hk)

文中街道中英名稱(依英文順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