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水的多莉魚
怕水的多莉魚

紀錄於我如同替生活留下痕跡,時常被杞人憂天的腦細胞堵住前進的道路。尋找更多文字→https://doriszone.com/

民以食為天,我與廚具/餐具之間的故事|宿舍裡的禁忌快煮鍋

與物品的關係建立在使用之上,而廚具或餐具的使用滿足了人的口腹之慾,要比其他物品有著更細膩的意涵,而料理過程又再一次確立了與物的距離,將日常拉近、放大,若再多些意識,土地也會被參雜進來,這時餐廚具盛裝的便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更多值得留心的議題。

因為家庭因素我對於下廚並不陌生,國中那時,放學後會與手足一起料理當日晚餐,料理基本功健全而且經驗還算豐富。隨著高中的住宿生活展開我的料理生涯便暫停了好一段時間,當時三餐都有宿舍的中央廚房供給,宿舍裏頭唯二的家電是冰箱及電鍋,從那時開始漸漸拉開了與廚房的距離,只在放假回家到廚房幫忙時會短暫接觸。

這些年在外生活沒有過一個稱得上廚房的空間,大學宿舍裡的公共廚房充其量提供了電鍋、烤箱及微波爐,但偌大的宿舍只有一個空間一組廚具實際上無法應付多數學生的需求,因此雖然明文規定宿舍房間內不得使用廚房電器,依然從學校的二手版買了個快煮鍋,在自己的位置上開始了久久一次的自煮生活。至於為何是偶爾呢?這又是另外一個關於宿舍冰箱的故事了。

買來的快煮鍋非常簡單,是個只有兩段火力的鍋子(煮的時間太久還會跳掉),時常難以控制火力導致煮的東西燒焦,不過其實他最常扮演的角色是煮泡麵、燙青菜或是蒸饅頭這類工作,因為空間有限所以烹飪器具十分陽春,兩塊砧板(生熟食)、一把刀、一個保鮮盒及一組碗筷,唯一的調味料是鹽巴。

快煮鍋的大小嚴格來說是一人份(如果有選擇我不推薦購入快煮鍋),但他也曾完成過三人份的咖哩以及兩人份有餘的韓式部隊鍋,基本上必須得當天把煮完的料理完食,所以量必須估的精準,但這之於買菜就是件難事,市場及超市的份量大都不是一人份,所以在想要煮什麼的時候就是個難題,即使有了工具當時的我也只有在週末一個人留守宿舍時會下廚。

開始想要自己煮有好幾個原因,其中之一是學校位處山坡,店家吃來吃去就是那幾家,好吃或喜歡的店太貴無法每天消費,所以想著要自力更生。後來因為訪問菜市場的關係常常要「交關」攤販所以就買了菜回宿舍,不盡快煮會爛掉,可是設備簡陋常常就是以燙青菜的方式解決那些菜,或是用大雜燴的方式變成一鍋什錦湯,味道並不差,對當時的我來說好像也足矣。

在那段時間也常常想著為什麼宿舍無法提供一個具備完整機能的廚房?加上後來對於農業議題的認識再度讓我感受到人們對於許多問題的疏離源自於生活,當消費者不再需要挑選過問食物的來源,當大批的宿舍學生只有外食的選擇,我們天真以為許多蔬果一年四季都有、不知道食物原始的樣貌甚至味道。而這件事也沒有因為出了社會而有所改變,多數的租屋處連個像樣的流理台都沒有,承接著外食的習慣,繼續稱職當一個食物鏈頂層,實則為底層的消費者。

最初沒有想把這篇寫得如此嚴肅,不過每次只要想到現在這件事就會有種悲哀又無力的感覺。獨自租屋在外的此刻也因為房租無法負擔一個能開伙的空間,而電鍋及電磁爐已是目前最適合的廚房小幫手了,抱怨歸抱怨,還是能有些小舉動改變現況,即使做的是簡單到不行的料理都得上市場或超市採買,誠如文章摘要所言:

「與物品的關係建立在使用之上,而廚具或餐具的使用間接滿足了人的口腹之慾,要比其他物品有著更細膩的意涵,而料理過程又再一次確立了與物的距離,將日常拉近、放大,若再多些意識,土地也會被參雜進來,這時餐廚具盛裝的便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更多值得留心的議題。」

照片沒拍到快煮鍋本體,那天做的是咖哩(材料不用放冰箱~)
現在的料理比起之前只有快煮鍋時有更多的變化選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