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恩迪耶Sunday
薩恩迪耶Sunday

我們都是自由的。

有話直說│綜藝節目有感-亞洲人的英文口音

(编辑过)
亞洲人的英文都有怪腔怪調的口音?怪到可以變成綜藝節目的一個主題?你在意自己的英文口音嗎?其實我本來也很在意自己的英文口音,但是,後來我發現

最近不小心看到某綜藝節目在討論「亞洲人的英文口音」,但我看了一下內容,其實只是在討論東亞而已,說得再詳細一點,根本也只是在討論日本、南韓和台灣而已

節目中提到亞洲人的英文能力有兩個很大的問題分別是:1、口音不標準。2、自創英文單字。節目還很用心的為此安排了一些和英文口語能力有關的小遊戲。結果,當然講得七凌八落、「不負眾望」的讓觀眾們看得捧腹大笑,節目笑果十足。現場很多台灣藝人對此的反應大多都是有點尷尬的心照不宣。比較慘的是現場的一位日籍藝人和另一名韓籍藝人,我不知道這兩個人可不可以如實代表他們國家的英語能力,我也不知道製作單位在發日韓籍藝人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考量;我只知道當主持人公布一項針對英語能力的調查研究顯示:「韓國是第24名、台灣是第25名」的時候,引起了一陣騷動,開始針對現場唯一的一名韓籍藝人進行機關槍掃射,好像轟掉了這名韓國”代表”,台灣就可以往上升一個排名,變成第24名一樣。最後,這名”韓國代表”終於鬆口說:「我也覺得台灣的英文應該比韓國要好一些。」,現場那股快速漫延開來的殺氣,在聽到了這一句話之後,瞬間煙消雲散,又恢復了正常綜藝節目那種嘻嘻哈哈、歡笑的氣氛。

現場也邀請了三位說英文的外籍人士,請他們分享在台灣的英語體驗。他們不約而同表示台灣的口音常讓人聽不太明白、有時候也會造成一些誤會;引得現場哄堂大笑,衍然成了說笑話大賽。其中有一個外國人說:「我剛來台灣的時候是當model,有一次那個攝影師說NG,我以為是new game, 就是要換pose的意思,我就換pose。他說了很多個NG,我也就一直換pose,結果越換他的臉越臭;最後那個攝影師就很生氣的用英文跟我說NG是拍不好,要再拍一次的意思。可是國外沒有這種用法,所以讓我覺得很困擾。」。

看到這裡,我只想說:這個外國人也太幸福了吧?到了非英語國家的台灣還可以不用講中文,那個攝影師還跟他說英文,真的太佛心了,要換作我們去國外,那絕對是不可能可以在不講任何一句國外的語言之下還可以拿到工資的,除非是在唐人街,不然真的很有難度。

其實我以前也很在意英文口音,也許應該說這是台灣不知有意無意創造出來的一種氛圍。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行銷手法?畢竟行銷的鐵則不就是「創造需求」嗎?而且台灣坊間真的有很多英文正音班、英文發音練習等的課程;但是,後來發現其實大家都有自己的口音。看看日本的r發音、韓國的f發音、法國的r發音、新加坡的新式英文、還有人聽人怕的印度英文等等。舉個簡單的例子,看看新聞上那些代表歐盟、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發言人,他們通常來自不同的國家,很多也都不是來自英語系的國家,注意聽他們的發音,也都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口音。但他們就是很認真、很有自信地說著一口很有「英文口音」的英文。

更不用說其實就算母語是英語的那些英語系國家,還是有分英國的、美國的、加拿大的、紐西蘭的和澳洲的口音

反過來,那些一直說台灣、亞洲有英文口音的外國人,請問他們講的是標準的中文嗎?可是我們也不會嘲笑他們,我覺得這就是尊重我不否認英文很重要,但不要覺得會英文就像是獲得了莫大的話語權一樣可以去抨擊別人,那只會顯得自己很無知。當那些外國人說:泥浩馬?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還是聽得懂啊!但是,他們說的有沒有自己的口音?有啊!那怎麼沒看到他們在自我檢討?也沒看到有其他台灣人在嘲笑他們這些外國人怪腔怪調的中文口音?不是他們太自大,就是我們太自卑,又或者是兩者都有呢?這很值得大家深思。

針對節目中提到的台灣愛自創英文單字,我覺得語言是拿來用的,就像台灣的年輕人也喜歡自創很多中文的詞一樣;語言本就是會流動的,就像物種會演化一樣,語言本身也會受外界環境的擾動或者是地理隔闔而自我演化,所以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一道異國料理進入一個國家,肯定也是會因為當地的文化和人民而發生演變,而有了不一樣的風貌。回過頭來說,難道這些英語國家的英語都是數百年來不曾改變過嗎?都沒有新的詞產生嗎?

說到外國人對台灣的指教,就讓我想起之前有看到很多外國人到台灣讀書、工作順便做起網紅、拍起影片跟大家分享他們眼中的台灣。一開始我很喜歡這一類的影片,因為我也想知道在外國人眼中,台灣是個怎麼樣的國家。不可否認的,有很多外國人很喜歡台灣、也會推廣台灣很多的美食和文化給更多國家的人民知道;但是這一類的網紅影片看多了,難免就會看到少數幾個讓我不是很認同的在台外籍網紅;漸漸的,我也就不太去看他們拍的影片了。該說無知嗎?還是眼界不夠?他們常常沒有太了解我們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脈絡,便開始對台灣的習俗、文化、宗教信仰、飲食和生活習慣大肆進行指教;更甚者,會招集一群臭味相投的外國人們,一起高談闊論,像是一隻自以為是鶴的鳥,在一群雞裡面,找到了另一隻也自以為是鶴的鳥一樣,那麼的歡欣鼓舞;更不用說有那麼一群,在台灣生活很久,卻一句簡單的中文句子也說不太出來的外國人。

我只是想說:來台灣的外國人並不一定比我們還要有世界觀,他們說的話只能代表他們自己的立場而已,並無法代表他們的國家;就像我們出國去分享自己的生活,也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都是如此,台灣這麼小就有北中南東的生活差異了,更何況其他那些國土幅員遼闊的國家呢?

節目中有一個藝人說得好,他說: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只要聽得懂就好。如果你能說出個大概,對方還猜不出來,那很有可能是對方的問題。想想也是啊!很多外國人都會說:「清吻窩咬震麼去遮個低訪?」難道我們這些母語是中文的人會不懂他們要說什麼嗎?只要能聽得懂、能達到語言本來的溝通功能,這樣就夠了,不是嗎?

後來我又看到一個去印度街頭訪問年輕人對於”大家都說印度人說英文的口音很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結果他們竟然九成九的人都表示這沒什麼、還說「說別人奇怪的人才真的奇怪」、看著他們很有自信地說英文,用流俐英文回答記者的問題,也許這是我們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吧!充實能力、多點自信、少點自悲情結。就像那一句話說的:「當你不覺得奇怪的時候,奇怪的就是別人了!」。真的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啊!

我覺得:你的眼界越大,看得越多,你也就見怪不怪了任何一種語言和文化都是很重要的、沒有誰比較厲害、也沒有誰比較遜;會這麼想的,通常都混雜了一些意識型態進去。如果這個世界的人們都能不自悲、不自大、多尊重、多包容、世界將會更美好。因為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貶低和指謫。我常在想那些時常貶低別人的人,是否就是不夠高,所以只能藉著眨低別人,才能達到高人一等的自我幻想假像?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在網路上教英語的一個英國網紅曾說過的一句話:那些說英語有口音的人,恭喜你,因為那就表示你會另一種語言。我覺得他說得很好。所以,不要笑那些講話會台灣國語的人,因為他們可是多會了另一種語言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