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ri
Suiri

大家好!! 我是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二年級學生 水沼翠里 這帳號是為了交心理學的作業建立的!✌︎ 歡迎大家來跟我討論喔!!

社經地位



經過了這次的討論課,我最感興趣的主題還是為家人的「社經地位」對於小孩的影響。我認為環境對於小孩的影響力非常大,而社經地位正是影響小孩一生的關鍵。常常聽到「醫生的小孩是醫生」、「音樂家的小孩就是音樂家」等話,我認為不是沒有理由的,就像如果父母為音樂家的小孩,可能從小就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接觸了音樂,而父母能提供的最好資源剛好也是與音樂相關的知識,因此如果小孩剛好不排斥,或是相較於其他人提早接觸音樂的話,小孩在這方面的才能有可能普遍比他人還要來的突出。就像世界上有名的運動選手或是音樂家,父母通常都有在相關行業工作,從小就可以提供這些資源給小孩,但還是有例外,且為少數。

  我非常教授在課堂上所說的一句話:「每個孩子只有在出生的那一刻是平等的」,仔細想想,我一出生,就有許多人照顧我,且父母剛好都也在上班,所以也有穩定收入,從小就沒有缺少什麼,吃喝玩樂都有,父母剛好也是重視教育的人,從小就把我送到私立的幼稚園與國小讀書,因此遇到的同學們幾乎也都是父母有注重教育的人,因此普遍也都有素養,常常聚在一起的人也是理念較相近的人。或許是物以類聚的法則,我認為大部分的人從小到現在所接觸的人,雖然性質或想法並不是完全一樣,但理念應該都較為接近,且最近考上政治大學後才驚覺,原來我同學父母的社經地位都普遍較高。從與他們談話的內容可以知道,他們從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照顧,且幾乎所有的人都至少有一份才藝,有的學國樂、長笛、書法、運動,也有許多人已經有出國留學、遊學的經驗,且未來目標是出國讀研究所或是考取交換學生資格。

  其實,父母一開始生下我們之後所處的生活環境就決定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所住的社區、接觸的鄰鄰居等也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小孩長大以後,「就讀幼稚園」這件事也已經成為了一種可以與其他人做區分的條件。雖然說不定只是巧合,但其實我國小、國中、高中所接觸的朋友圈幾乎都沒有重疊,幾乎每一所都沒有任何關聯性。因此每一個階段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同時也認識了各種擁有不同家庭社經背景的人,接觸到了許多的想法與經驗,讓我在台北這小小的地方拓展了我小小的視野。就讀社區的公立高中是我目前最特別的體驗,因為我是以要考大學為前提進入這間學校的,但我其他的同學並沒有打算讀大學,而是直接出社會工作,讓我感到訝異。有些人是被父母逼來上高中的,因此整天都渾渾噩噩過日子,有些父母社經地位很高,小孩有花不完的錢,因此整天不讀書,只顧與同學玩樂、甚至抽煙、喝酒,或是翹課騎機車跑山,開心的過完三年。被逼著上課的同學則會以非常難聽的言詞罵老師或是跟老師對嗆、翹課,嚴重的為直接當場辱罵老師。但當然不只有這些同學,還是有些同學是圍棋的國手,或是體育班有運動國手,在各式各樣的地方發光發熱。雖然這麼說或許有點誇張,但我認為我在高中時期看到了小小型的社會,我們學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人,而其實大學也是如此。

  有趣的是我們這年代的小孩都會經營Instagram等社群軟體,且這種軟體通常都能表示自己與對方有無共同好友,且我在進入國中、高中、大學時,所交的朋友都是與前一個時期所交到的朋友完全沒有關聯的(只有少數幾個有共同好友)。

  另外,提到社經地位,想必許多人會聯想到父母社經地位較高的小孩,在學業成績的評量上表現較好,而我認為這有兩個理由。第一,是父母有能力把小孩送到補習班或是才藝班,提供符合當代的,最適合的讀書環境給小孩。第二,是因為現在的考試形式,是有辦法讓父母透過「補習」等管道來讓提高孩子的成績的,因此只要有用對方法與錢,就能補出成績來,提高台灣學生的學習成就,我在政治大學遇到的學生,幾乎所有也都補習過。

  當局者迷,身在其中的我們是無法察覺的,我們出生在大安區或是其他區,或是就讀過那一間學校,或是現在在政治大學讀書,其實都是一種差別,也是父母社經地位的呈現。我想重要的是我們要理解這些差別與道理,能以客觀的角度檢視自己,看待這世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