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
冷眼

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睹古今已往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如是,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者,乃始磨刀霍霍……

美国社会创新有没有缺陷 引言

题外话:网站大多数人的背景,相关工作经历,和精力都有限的。如果你一天读十几个小时的资料,接触很多项目,或者是有所耳闻。那么你的利益相关还会是这个网站吗?关于媒体的事情我会再说说。正因为统计,数学,专业和资金都有限度。因此切入点选择就参差不齐。很多话题一写十几万字,这就脱离了“短平快”的模式,也不可能有什么专业机构来背书,也没有盈利。原创和转载区别很大的。当我最开始把此站点当成打嘴炮的地方,然后慢慢摸用户结构,兴趣等等。其实结果显而易见,大多数人不集中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大实话,多半伤人。我也在权衡利弊,尽管这个利弊压根就不能反馈到现实生活中,无关紧要。

社会创新是个大话题,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娱乐产业,农业,影视业,医疗等等),管理创新,乃至政治创新等等。美国社会制度,我们多指他的政治政策,施政策略。这当然有博弈的结果。细化到具体的产业机构,相关人群。一个是技术性的,一个是行政上的。两个方面。单单谈政府的补贴和激励计划,就错的太离谱了。商业活动的人际网络在全球化时代进化为网际网络。政府救市的行为在中国经常这么干,比如四万亿激励基建计划。这种经济刺激政策与我们理解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是俩回事。确实很难说清楚,你要考虑到资金的来源,资金影响哪些产业,对区域结构,商业网络,产业链有何影响,甚至是媒体的造势,以及人口结构等等,方方面面的。单纯说中国的制度不好,指的是政治制度,再细点就是利益分配,司法不公这几个方面。至于经济,全球联系已经相当紧密了,断然拆分不现实,正是因为公司这种组织结构,他的内核就不是以党建为根基,而是以资本流动,收益为出发点。这很好理解,哪怕是中国的国企,每年也有破产重组的,也有股权变更等一方面的运作。只是这个管理层被共产党把持住了而已。这是上层建筑的层面。共产党有庞大的党产,目的性在早期是作为武装斗争的依凭,现状是权贵敛财的工具和白手套。

我举个例子,共产党的运作,党务。他们的活动资金哪里来?要知道靠党员的党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各级党员不同级别有不同待遇工资。像企业可按工资总额的1%计提党务活动经费,并由企业党支部另立帐户专存专用。像缴纳党费的群体有: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年薪制的党员、不按月取得收入的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农民党员(个体户)、学生党员、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预备党员。 你说这些人交党费,跟计个人所得税之间冲突不冲突?当然冲突,而且往往财会还要单独做账,这种政治特点就是以行政手段干预经营决策的一个表象。你公司对于党建能说不支持吗?假设十个党建成员在你企业,他们的工资支出,办公,甚至是人事权都不是轻易能干涉的。这十个人在你公司,你会不会借着他们公关?除了上级党委,你能以经理的身份对他们提出异议吗?像共产党各级党委的办公场所,装修,家具,和车旅费,节目制作费,订阅期刊,办公耗材等等。它是跟政府的支出平行的。而在马列主义的理论下,国家——执政党(共产党)掌握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这就是要把矿产,土地,重要物资国有化。把基本生产资料控制住,就控制住产业链。所以产生大量国企,很多领域不开放。这些产业做的相当大,但生产力不强。这是内在的逻辑。比如“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比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还有我们熟悉的各级大的出版社,电信三大运营商。这些部分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党产的性质。说是全民所有制,但试问哪个团体,个体能够监督央企,国企?

因此,中美的内在经济逻辑是两个方面。就像现在的“十四五”规划。拜登的经济刺激计划。定调子是不同的方向,考量,乃至拨款钱去谁的口袋。本质上是权力的分配。你不搞清这些,就很难搞清楚因果。这些话,显然不是说给此平台大量的年轻人去听的。因为没有利益攸关吗,自然没有原动力。所以谈到产业,具体的工业,乃至于一些垄断产业时候。中共的政策与美国肯定是不同的逻辑。且双方的资源配比,资源获取也是一大问题。

但不管怎么改,怎么扶持,都会有人欢喜有人忧。疫情期间美国的一些产业链倒闭,可新兴的媒体服务,物流和网商却开始发力。这种结构是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同理,中国的东南也有大量供应链破产,你能说共产党的资金没有投吗?关键是怎么分,总体效果是以什么标准统计,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像我们做生意,需求永远存在,比如开餐饮店。但商业街来来回回倒闭的是个体商家,不代表社会需求,很多是刚需消失了,因此。生意失败只是换了个老板,不等于需求消失。因此美国和中国的破局不仅仅再于扶持企业的现金流和改善结构等等。还有盘活总体消费结构,抑制物价等等思路。这显然不是某一级单位,甚至是中央政府的意愿就能够实行的。因为,经济结构大不相同,而资源结构也大不相同。就像最近中国的某些省市限电,暴露出动力煤需求的短板。你能说一个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吗?那么去统计施政效果,乃至于选举洗牌等等。这又该怎么比较呢?

所以很多咨询需要持续地挖掘,大量的数据分析,这是美国人的独到特点。美国人的逻辑显然是跟国内人理解的不同。这不仅仅是社会风俗,文化传统,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个例背后的市场,和需求,乃至于利益权衡。很可能是商业运作,不等于技术断层,也不等于制度缺陷。我看到有朋友拿5g和高铁举例,但显然没看清现实。现实是运营商的5G业务怎么推广,费用如何,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哪家公司得利,哪家不得利等等。和地方政府背负了多少债务,中国的外汇储备,以及债务增长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低人权结构。这任何一条都会牵扯到整体经济。比如高铁和ETC,这反映到运力,甚至是解放军的战略需求。而公共需求,公共利益层面,有哪些缺失,如果是分析,要全面,就全面在这里。

我有时候写东西又臭又长就是这个考量,很多基础性的知识在短平快的网文宣传中,不被人了解。而概念往往被混淆,弄不清重点。政治问题不是某一个点的问题,就如同博弈论在现实中往往不能理想化数学模型。人是会反抗的,这是重要的一点。

我看到在此站有人转载肖磊的文章。我认为肖磊的文章没有真凭实据。因为空话大话太多。且我是属于包工头性质的。也就是说,当政府的资金落下来,并不是全部投入金融市场,而中国股市的表现显然不够透明和强劲。创新是要拿出成果的,是要竞争的。而肖磊是做金融的,经济方面的不同观点尚且很正常,何况是他不熟悉的领域。

歪曲事实的文章

其实我写起来很吃力,倒不是缺乏素材。而是感觉国内的这些所谓专家,思维之跳跃,人格之扭曲。写驳斥的文章,逐字逐句驳斥当然最好,但太累,产生明显跟他们造谣不成比例。且像最近的某个研究院的专家“林采宜”的说法:“把钱花光,为国争光”。这种几乎三岁小孩都知道错的东西,却有人信。驳斥他们倒成了一种苦事。因为雷的大家外焦里嫩。我在此站写文章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一个经济问题,结果里面夹杂了很多历史话题,却罕有政治话题。一个是非议论,往往又变成其他纠纷。这就是我感觉口干舌燥的原因。很严重的。国内这些专家是拿工资吃饭,给人做投资也不为奇。就连国内P2P的乱象都还未尘埃落定,却敢大谈美国。这就是本职工作都做得拉稀,就像原油宝,期间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有法律层面,有政策层面,有行政层面……你怎么能一下子就说清呢。对他来说,赚钱是第一位的。试问大家,资本有无国界?资本家有无国界?那么任何国家都需要资本家的资本。这就话对不对。就像曹德旺跑到美国,马斯克跑到中国办厂。谈经济却偏偏忽略内在逻辑,这就是本末倒置。抓小放大。 中国经济是出口导向还是进口导向?内循环经济能不能被执行?我想这些明眼人一眼看出的问题,这些专家却故意装蒜。你们领的工资是纳税人的,那么为纳税人说话吗?你们为打工人说话吗?最近上海昌硕打死人事件,这样的底层经济,你怎么不来点评点评?

所以牛皮吹破,该是造不出芯片还是造不出,该是管理出问题还是出问题。因为涉及到各行各业,历史惯性,技术储备,教育,社会风气都不可忽视。

南京化工厂爆炸事件。2021年1月12日。我敢说肖磊这个人,不要说化工产业了,就是他嘴上提起的电子产业(5G),和高铁,他都搞不清。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甚至是对于上下游的供应链都不清楚。但他可以一边做投资顾问一边骂美国。你知道扬子乙烯吗?你知道金陵造船吗?你知道六合大厂地区吗?是不是内行,这是一眼真,一眼假的事情。

正因为复杂,所以愿意研究的人少。中国这些专家说这些话,完全不负责任。实际上他们连车间都没去过,都没有很好的比较过。但敢说中国技术先进。究竟先进在哪里?

中国这种专家说美国航运亏损。基建落后。现在问题出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2020年亏损的事实他不提。也不提运力,和美国的人口结构。美国有没有户籍制度,有没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种需求。如果你是美国的议员,你会随意施政乱盖基建吗?中国这些亏损的资金,谁来出?谁来垫付?美国有春运吗?很简单的事实,先需求再供给。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是俩种概念,两种政府模式。一个是一级一级的中央政府,一个是联邦模式,怎么能一样呢。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我问你这些专家,你们对于货运,物流了解多少。对于铁路调度,招聘,乃至于规划又了解多少?这种行政的面子工程,连动车是不是纯国产都不敢深究,却敢大谈基建。更别提医疗了。

老生常谈的话题,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是没事找事,毕竟任何政府的开支都是纳税人的资金,纳税人不能批评政府,这合理吗?

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也能够认清,基本的客观事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