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
冷眼

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睹古今已往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如是,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者,乃始磨刀霍霍……

再谈台湾去中国化问题

(编辑过)

今天我们抛开政治性的话题,单纯地看一看两岸实际生活中,究竟在民间有哪些相近的地方。再来说说中国化这个概念。其实不仅仅是台湾被大陆网民攻击,类似的还有澳门,香港都被骂到去中国化,而这个中国化往往不是指中国元素,或者说是传统文化。仅仅是政治上的操作。两岸人民在不同程度上被政客操弄和戏耍。

首先大陆网友对于台湾的陌生程度不亚于上海人对河南人的陌生程度。提到河南,就想起烩面,就想起“中不中”,河南梆子,偷井盖等等。却忽视了豫南的口音与湖北的相似,大别山区与豫北的迥异。北吃面,南吃米。这就像苏北和苏南,广东和广西。天津和北京,大连和哈尔滨。我仅在世俗生活上说,不同城市之间差异巨大。甚至连吃不吃饺子都是南北差异的一环。那么,台湾社会,比起闽南地区,有相似也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按福建厦门大学的教授不断出书论述,“我是你的祖”大陆是台湾祖宗。目的多多少少还是泛政治化。我为什么这么说,生搬硬套清代形成的国族主义。强调同文同种。但忽略了一个事实。新疆,内蒙等地的原住民,少民与大陆人压根不同源。而三蒙的分裂,也是南蒙古独立者要复兴蒙古的理由。大方向来说,两岸面临的民族问题不一样,移民程度不一样。国民党时期的宣传和共产党就是换了层皮。(缘郑氏入台前,并没有正式的汉人政权曾经有具体地在行政上管辖台湾,即使曾经有华人住居活动,但若以此论“光复”,又岂止一句勉强而已?更何况,连横为了塑造郑成功逐荷兰人是使光复中国故土的形象,在《开辟纪》中将郑成功入鹿耳门时给荷兰总督的信中,加油添醋,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所以,说“开辟者”可也;说“光复者”,则是一种扭曲……一九○四年留日的学生匪石写了一篇〈中国爱国者郑成功传〉, 传中就将清 政权与中国区分开来,而直接将中国的历史前溯两百年而连接到明。匪石指:“明亡,中原沦陷,而犹有奉明正朔,为我中国留民族名号二十年者,委实惟(台湾)岛民之功”;又指:“自甲午之前,凡我中国之民始终不负我祖国者,台湾人也。迄甲午之岁,中间仅二百年,而台人奋身思起,求复郑氏之基业者,历史氏犹能道之。”在后世的学者眼中,匪石的著作看起来,史料价值也许并不高……在目标上—促进及巩固国族主义—和策略上—解构特定历史人物所既有的历史形象,并依据现时所需要的价值重新诠释,以塑造共同的历史记忆,求能凝聚一体的国族意识—与匪石是一致的,但连横在撰写台湾史时所选择的方法,并非如匪石等人是利用一种新创的历史框架与叙事结构;渠所解构的,也不是廿史纪初被力主史学革命者所诟病的那种“断烂朝报”式的历史叙事结构。连横应用的,反而是过去中国撰写正史者用以序君臣之义、明夷夏之辨的正统论——要以汉族这种根基式的条件来定义正统与否,也就是从而解构了有清一代官方以清政权所及之处为中国的这一套历史叙述。据渠自白,〈建国纪〉就是要“存正朔于沧溟,振天声于大汉也”,可证连横叙史,首重以汉族为正统之大义。而此大义,甚至是一种根基式的汉族中心主义,带有浓厚沙文主义式的族群偏见。且引连横《雅言》一则证之:“觉罗氏以东胡之族,入主中国,建号曰清,我延平郡王起而逐之,视如犬豕。”)

括号里面的论述,出自共产党的统战组织,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言论。

http://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stzl_37497/wxzl/lswx/201210/t20121018_3195563_6.html

台湾外记原文:功遣通事李仲入城说揆一王曰: ”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和后来《台湾通史》收录《与荷兰守将书》(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荷兰所记书信截然不同。《潮州志》,大事志,清,第十頁:「十一月閩兵屠鷗汀,十月二十八日,成功統舟師南下,十一月朔至南澳,陳豹曰:“欲攻惠、潮,防蘇利、許龍,不如先取鷗汀。“乃以黃廷爲帥,林勝爲先鋒,分撥諸鎭入揭陽、潮陽,以分其勢,成功逐回廈門。十一月二十三日,黃廷令造木牌遮身,以鐵鍫掘寨腳,堆積火藥、地雷,火發寨崩十餘丈,而甘輝約寨中人爲內應,寨遂陷,屠男女六萬餘人,活者僅百餘人。张先清《17世记欧洲天主教文献中的郑成功家族故事》,《学术月刊》2008年3期,第131-142页:”1656年基督降临节的第四个主日,大大小小超过3000艘的国姓爷的舢板从海口溯福安河而上。当他们刚一著陆,这些海寇们立即开始蛮横地洗劫该地。他们抢夺一切东西,不分男女老幼肆意杀戮。他们强奸妇女,抓捕壮丁。最后,他们放火烧毁了许多村镇。远远就能望见陆地上令人可怖的浓烟。“ ……从史料中我们可见,本藩,藩主郑成功对于台湾而言,是殖民而非复土。一八七一年排湾族人杀害琉球人的事件,日本找清朝政府谈判时,清廷很自然地表示那里是清朝的化外之地,是所不能管辖的,一八七四年日本因而出兵牡丹社,就是「牡丹社事件」。这个事件,台湾的原住民因为杀了外国人引起严重的纠纷,使得清朝政府开始注意到台湾的原住民。一八六零年代,台湾开放通商之后,山地的樟脑和茶叶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开拓这些资源,会和原住民发生冲突。类似我在讲满清时提到的土司制度。早在明代的万历播州之役,贵州布政司为开采播州木材,药物等,屡次挑衅引起战争。刘铭传于1884年来到台湾,对原住民多为绞杀政策(与在大陆平捻子,太平天国等如出一辙,兵痞)八通關古道開通之後,台灣總兵吳光亮駐紮在花蓮玉裡,當地的族群複雜;有阿美族,還有從南部遷移過去的平埔族。一八八七年,在大港口(今秀姑巒溪口)的奇密社有意歸順,吳光亮就要求他們次年繳納稻米以示歸順之意。一八八八年四月二十七日,一百六十五個阿美族人挑米來表示要歸順,結果,這一百六十五人被包圍在現在大港口一個軍營遺址內,其中一百六十人被杀。清朝軍隊鎮壓的地區還包括新竹、大安溪上游,花東海岸等地區。一八八九年,清朝軍隊鎮壓東部原住民時,丁汝昌的北洋艦隊曾率定海號和永保號兩艘軍艦來到台灣,對著台灣東部的海岸山地砲轟。

由此可见,台湾原住民的经历与汉人开山屯垦不同。从东宁时期延续到满清,日制时期,都遭到不同政权的打压和屠杀。且日制时期汉人仍有食用”番膏“的记录。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人不同,汉人对于化外之民的血腥远甚西人在台湾的行径(仅只在台湾)。在大量大陆移民迁徙台湾之时,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航海之后的全球贸易。这也是台湾在洋务运动中,能够集中发展的一个原因。大陆常常说台湾去中国化,其背后,包括108课纲,包括取消中枢祭拜。其背后往往忽略了原住民的感受。就像大陆人不会记得如何残杀苗族人等少民

明军屠村,将原住民称为番贼。

虽然原住民立委强调郑成功是殖民政权。但在台湾以郑成功命名的道路,学校,村落等比比皆是,而祭祀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大陆传来的信仰,如最近的艋舺大拜拜。宗教是蓝绿和原住民都得罪不起的势力。这也反应出,台湾内部恰恰存在大量中国化元素,或者是传统元素。相反。这些元素反倒在大陆不常见。近年来大陆不仅在拆除基督教堂,连佛教都一直在染指。很少人知道,在大陆的藏传佛教比起汉人本土佛教派别而言,藏传佛教一直作为政治统战而推广,而本土教派则被修改的支离破碎。

活佛培训班发会哦

再来说说108课纲。如果从现实角度来讲,两岸的历史类专业,台湾的内容显然要客观地多。一来是信息的公开,学生在课堂上,在网络等地方得到的信息资料,要远多过大陆。二来是台湾的历史与东南亚,全球贸易息息相关。而我在阅读相关材料和考试大纲后。很客观地说,其中”国史“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与大陆无异。2017年统计台湾原住民55万人口。连原住民也要学习中史,不知大陆网友作何感想。由于历史专业在两岸都存在工作不好找,就业率低的问题。大陆即使是文科生,对于历史,包括大学里的研究。也往往存在现实问题。诸如社科院的经费和成果远低于台湾。这点包括曾经的文革前老三届。老三届之后的大陆史学界,明显凋敝。我推荐大家读读大陆出版的中国历史,和台湾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进行对比。108课纲对于中史的部分应当视作教学调整而非去中国化。

台湾历史教育书籍,史前时代
台湾历史教育书籍,近代

可以看出对于中史的部分,从先史时代,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史,明清,现代与大陆的初中,高中历史教育并无不同之处。我这里要强调几点。第一个两岸的历史教育,教材出版,不在于去中国化这伪议题。而是除开现代历史部分,其他部分几乎一模一样。文史工作者不一定是文史教育者。专攻断代史和专攻世界史也不同。第二个,对于两岸学生来说,我不知道台湾的情况。在大陆高考的大环境之下,历史老师往往当不成班主任,历史课也往往被拿来上自习或改上数理化。毕竟不好出成果,高考可选专业少。历史在不同省份往往是联考或者远低于数理化的分数。得不到重视是情理之中。这是从教学上出发。比如河南高考,数学150分,文综(历史,地理,政治)300分。很难让追求升学率的学校去用大时间教历史而非数学。市场上补习班也不会教历史,因为没人报班。再加上大陆历史编篡的曲笔和政治观。往往是以马列的思维去解读中国历史,或者说历史教育和思维的不同。简简单单在教育方面指责台湾去中史,毫无理由。

台湾历史补习班,可见中史比例

再拿江苏高考举例,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各科原始满分120分,文科考生必考历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从两岸学制和升学来看,都不可能花大时间去培训历史。而台湾的教育特点也未必不教中史。(大家可以看看高中生备考。这已经是绝大多大陆人学习历史的时间,在高考之后,往往会按地摊文学当兴趣,更不要提非学生,基本不会花大时间去学历史研究,从年轻人角度来说,年轻人与我们工作有本质区别,人生观尚未成熟,你让年轻人每天花大量时间研究历史,先不说能不能接触到档案,连经费都无从谈起。坐不住冷板凳)

其他问题,诸如慰安妇,皇民化等等。大陆网友往往带入毫无现实基础的思维来污名化台湾。这些研究不仅仅是台湾的问题。相当学术且有现实的冲突。包括法律,人文,历史等等。大陆,东南亚台湾都会遇到此类问题。仅仅说皇民化。这类无稽之谈,可见大陆大量的愤青污名化台湾。近代历史的争论和现实政治,并非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问题。就像我说什么是中国化一样。仅从世俗生活来说。两岸欣赏的娱乐节目,包括明星。如梁静茹马来西亚人,是华语乐坛歌手之一,其歌曲在两岸三地大量传播。这类事情证明。两岸在日常世俗文化上,饮食习惯上都能找到相似之处。仅仅是政治上的差异,成为大陆攻击的对象。

台湾金门建筑
台湾古建筑
土楼

客家,福建,两广移民。其中的乡土研究。和宗教信仰。他们从大陆带去了许多元素,也吸收了南洋的文化元素。再带回大陆。比如客家围屋,比如福建,广东的一些古迹。有典型的南洋风格(广东骑楼)。这些算不算中国文化?这种文化融合,很难说是民粹元素。而在民国大量的革命党和海外华侨加入共产党或国民党。两党在香港,东南亚的渗透和地下阵线,和宗教,民风,新文化改造等都影响了现在的中国文化。这方面的叙述还要再开文章详诉。

泰国风格建筑
台湾
香港特色
市场与广东。大陆内地并无不同
香港牌坊
香港夜景

 如果说上海是海派风格,广东,天津,武汉,南京都有规模不小的西洋风格建筑和现代设计。这不同于西安,山西等地又不断重修的仿古建筑,和规划旅游园区。这种建筑风格并不是简简单单拿古建筑来彰显文化概念。还有商业因素,城市宣传因素。以及其他规划。比如大唐芙蓉园,比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类似于一个地标,商业街,文创等等。当然在这些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大陆的强拆想象也很严重。因此,在两岸都朝着现代化,城市化迈进的时候。台湾很多地方不如大陆”洋气“,被视作基建落后。如果完全地没有这些元素,又被大陆网友视作日本风格严重。如果经常旅日,那么对台湾一定感受相当不一样。而大陆的现代设计,逐步参考日本。像苏州的博物馆是华侨貝聿銘设计,吸收了大量西方设计元素。

港台风格融入的”中国“元素
港台饮食中餐

我对于这类强调台湾去中国化的网友,只有深深的无奈。从现代商业角度来看,所谓的大陆传统文化和符号象征,无一例外大量吸收西方经验。比如重庆火锅,梅兰芳京戏,徐悲鸿的新国画等等。产生的时间均是以西方改造东方传统。且京戏出现本身就很晚。像中国茶叶的输出,其中包括行销知识,包装,广告,产业化。如晚清容闳作为思想家,同时也是商行从业人员,专门负责茶叶出口。其中的民间历史,商业交流,经营元素,不单单是传统文化。这需要大量的文史积累。就像解释一座城市的繁荣,除去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简简单单说什么是中国化,什么不是,太过武断。由于本人长期经商,对于此类品牌的历史。(比如同仁堂,中医国粹)有一些涉猎。无一例外都是以西方经验来改革本土传统。这也暗含了衣食住行的发展历史等等。政治化的文化舆论导向,与民间的历史大相径庭。

正如丹麦语和挪威语几乎毫无区别一样。正如Deciphering the Terms Dutch, the Netherlands, and Holland。其中区别不仅仅是历史,翻译的不同。如果说台湾独立建国派在强调台语而非闽南语。那么一定是政治上的意向。而不是语言学,社会学等等词汇叙述异同。A demonym is any name derived from a place that helps describe people who live there. In some cases, the demonym preceded the place name. For example, Finland is the place where the Finns live, just as Germany is the place where the Germans live. The people came before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and place name. (Parts of what we call Germany was called Prussia until 1932.)In English we denote place of origin by suffixes The most common suffixes that denote place are: -(a)n (Chicagoan), -er (New Yorker), -ese (Chinese), -ian (Norwegian), and -ish(English).

我从这种例子中看到,台语的目的不仅强调我是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而且强调归属属性。从现状来看,台湾本地的所谓中国元素和香港的中国元素都是始于传统且未失传。如果要解释两地为何要脱离共产党统治。必须从源头,也就是什么是中国化做出回应。而非笼统地说两地去中国化。毕竟不懂闽南话在台湾不会寸步难行。也不会感受到进入了外国一般。如果中国共产党宣传的中国化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概念,那么去中国化就是去共产党化。如果这个中国化是代表从清末流传,形成的民俗。台湾并未抛弃这些民俗形式。尤其是55万原住民要被迫接受汉人文化。而番仔(sula)这样的侮辱性词汇也并未从闽南话中祛除。在不断被大陆打压中华民国的符号,为征求话语权,和身份认同,同时保存台湾社会的多元性。本土派的尝试不能说过分。台湾在地元素中有相当的中国元素,但要注意也有南岛风格和西洋风格。就像澳门不会被五毛骂去中国化,但澳门不能按照中国化去理解。这种差异是政治归属上的差异。再比如婆罗洲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也是福建,客家移民建立的王国。却不被认为是中国化的势力范围。虽然婆罗洲和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有不少相似的结构。这个问题又被引申出,华侨是不是中国人,华侨代表中国文化吗?可见,其中的复杂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