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误用

我们在日常语言中,经常会误用一些道德中性的词,赋予它们正面的道德价值,比如自控,比如听从,比如本真。要曝露其中的荒唐,我们只需要例举反例,即一些人在实现自控,听从,本真方面非常优秀,但我们对他们的道德评价因此却降低。


比如,反社会杀人狂在谋划实施杀人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展露过人的自控能力;虽然他内心充满报复社会的狂喜,但是他始终将它置于掌控之内,以免被它干扰。他的自控能力无疑是过人的,但是我们并不会认为他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相反,我们为其中表现的冷酷而感到不寒而栗。


又比如,一个在集中营中毒杀犹太人的小兵在战后军事法庭上为自我辩护道,“我的所有行为都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也没有违反德国当时的法律。所以,我就像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听从着外界的调遣。如果我有罪,那也不是‘我的罪’”。这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绝对是糟糕的自我辩护。我们并不会因为他的”言听计从”而高看他几分,我们反而会质疑,他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选择性地隐去了自我,成为恶的附庸。


再比如,朋友向你推荐《丛林之书》,你感到不解,“你难道不知道吉卜林是个种族主义者么?”你的朋友回答道,“我就知道你会来政治正确那一套。你难道不觉得他很本真么?他心里臣服于帝国主义霸权,所以在文章中毫不掩饰种族主义的偏见。比起那些在文章中美化自己的矫情作者,他着实真诚得可爱。”


听到这样的言论,你脑海里关于自控和听从的反例通通冒了出来。所谓自控,就是自上而下的影响;所谓听从,就是自下而上的回应;所谓本真,就是自己听从自己的控制,兼顾了两个方面。在普通人看来,这或许成为我们歌颂本真的理由,因为它毕竟兼有自控和听从两种品质;但考虑到反例的存在,本真也可能将恶放大,成为我们批判的靶子。


于是你对朋友说,“这无异于说,吉卜林不但全身心认同种族主义,而且在自己的文章中毫无顾忌地宣扬它。这种本真在你看来是可爱,但在我这里是无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