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满足于不完美

满足于完美并不是值得欣羨和赞誉的美德,因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本能;满足于不完美才可能是美德,因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挑战,需要付出努力。

满足于不完美并不包含认知和判断错误。它并不意味着我们错误地把错的看成对的,把坏的看成好的,把丑恶的看成美好的;也不意味着我们针对准确的认知下错误的判断。否则它就不可能是美德,一种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的禀赋。相反,正是准确地把握了现实的不完美,且妥帖地判断它为不完美,才使得随后的满足显得特殊而珍贵。总之,在认知和判断层面,满足于不完美并不存在人们误以为的亏欠。

满足于不完美并不是我们的本能,尤其当不完美与我们的个体人生休戚相关的时候。世上的不完美不胜枚举,但并不是每一种不完美都让我们介意:当不完美出现在我们人生的核心筹划中的时候,我们才格外心怀芥蒂。这是因为核心筹划涉及我们最关切的事业,最信赖的关系,最窝心的感情,关乎我们人生明显的起落和走向,自由和福祉,重量和意义。所以,核心筹划是否完美自然是我们最在乎的事。我们或许可以轻松地接受别的不完美,但对于核心筹划中的不完美却很难消化。毫不夸张的说,围绕核心筹划的诉求几乎占满了我们所有对于完美的想象。

然而,这种看似美好的憧憬也是一种诅咒,尤其当我们考虑到人的脆弱性作为一种基本的存在前提的时候。除了物理质料层面的脆弱和有朽,人的脆弱性集中地体现在我们并不是自足的个体:无论是个体价值的实现,还是自由和福祉的达成,没有一项我们可以完全靠自己;他人的参与在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为了对抗这种根本的脆弱,我们选择和他人结成互相依赖的网络,从而既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部分地为他人的人生负责。

汲汲于自己的核心筹划是否完美一个潜在危害就在于,它让我们过度关注自己的人生,而疏忽了自己在他人的人生中应该承担的要务。当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核心筹划是否完美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完美的理念和自己的现实境遇之间的差距,这里的完美是一个绝对的极限;而当我们同时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核心筹划是否完美的时候,我们考虑的却是完美的理念和我们共享的现实境遇之间的差距,这里的完美就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极限,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二者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后者有自我牺牲的可能。我们为了重要的他人的核心筹划的实现,甘愿牺牲实现自己的核心筹划的机会。在这一前提下,我们甘愿接受自己核心筹划可能不完美的结局;这种对不完美的满足堪为美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