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消失的母亲

1. 《路加福音》里耶稣和众人分享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The Prodigal Son)。说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生性乖戾,爱发脾气,而二儿子成天惦记着他的财产。一天,老人在小儿子的要求下把财产全部给了他。小儿子然后就带着财产离家出走了。没过多久,小儿子就将父亲的财产挥霍殆尽,不得不回家。小儿子以为自己会遭到父亲的责骂,没想到父亲非但没有生气,还烹羊宰牛迎接他的回归。与此同时,大儿子还在田间劳作,还是从仆人的口中得知弟弟已经回家,以及宴会的事。妒火中烧的他拒绝参加宴会,老人劝他说,小儿子迷途知返,善莫大焉。这是个关于回归的故事,也是关于爱的故事,老人对小儿子的爱在无条件的宽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 作为普通读者,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不在场的母亲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在父亲一切理所当然的行为背后,我想知道母亲的声音究竟是父亲的附庸,还是不成功的反抗。当丈夫把累积多年的财产交给小儿子的时候,她是否试图阻止;小儿子离家出走的日子里,她是否彻夜未眠;当她再一次看到小儿子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她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我想知道她如何表达她的爱,是否和老人的方式不同,却更加动人?由于母亲的不在场,我们无从得知这些问题的答案。


3. 关于母亲的不在场,我们可以设想一种解释,即父亲,小儿子和大儿子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稳定的的关系。小儿子的回归是故事的核心事件,父亲和大儿子的对此的反应恰好形成了两极。大儿子拒绝参加宴会,是因为他拒绝宽恕,他代表了冷酷的一端;作为大儿子的对立面,父亲无条件宽恕小儿子,他代表了包容的一端。大儿子是冷酷的,因为他并不爱弟弟,他嫉妒后者;而父亲是包容的,因为他爱小儿子,而且他的爱毫无条件。当这两个对立面树立起来以后,大部分读者自然会遵循既定的安排去认同父亲,和大儿子划清界限。


4. 从传达讯息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最直接明了,最有效的安排;讲故事的人不需要母亲的声音。一方面,无论她认同老人还是大儿子,她的声音就会因为重复而失去效力;另一方面,如果她选择站在二者中间,没有明确的好恶,那么她暧昧的立场就会在读者心中造成不必要的困惑,阻碍讯息的传达。


5. 如果一个读者在乎的是接收并理解故事的讯息,她很可能不会为母亲的消失而困扰。她乐于接受简化的叙事,非此即彼,鲜明的独立。因为她需要不假思索的信仰所带来的确定性。在特定的语境下,她这样处置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可如果一个读者因为不自由而抛弃确定性,并且享受在不确定中发现新的自己,她根本无法投入如此扁平而刻意的故事。她会格外在意那个看不见的母亲,就好像在精美瓷器上发现了一道淡淡的裂纹,心中的芥蒂排遣不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