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日常与精神共振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于是人们开始把它当作人生格言,以为通过审视自己的人生就能变得值得过。结果发现自己的人生经不起审视,很多原来得过且过的骤然变得不值得。这不能怪苏格拉底,因为他的劝告被曲解了。他说的是自我审视的习惯是一切值得过的人生的必备条件,而没有说审视能够让人生变得值得;这和人们的遭遇其实并不冲突。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细节之所以经不起审视,是因为我们很难为其找到充分的理由,或者说我们很容易在为其辩护的过程中失语。比如我们在家里叠衣服,别人问我们为什么叠衣服,我们可能回答,因为我喜欢井井有条,可当别人继续问我们为什么井井有条的时候,我们可能陷入沉思。一方面,我们可能觉得 “喜欢井井有条” 作为回答已经足够了,因为 “井井有条” 也算是值得欲求的特质。另一方面,我们鲜少有为类似的生活细节深度辩护的经验。我们知道他人希望我们给出更近一步的理由,一种更深入的省思,却一时失语。


类似的失语其实很正常。无论是我们的理性反思还是感性投入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按照重要性的高低次序分配给不同的事项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的工作,家庭,友谊,爱好因为是人生的核心筹划,自然占大头;而叠衣服一类的事是过场,算不得人生舞台上的正戏,自然相形见绌。它们就好像唱片里的注水歌曲,我们对它们提不起真正的兴趣,因为它们不值得。


这种思路很主流,但是不够。设想一个人学了 “神奇归纳法”,不但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从类似擦地板,叠衣服之类的小事中找到了宗教仪式般的庄重感。如果有人问她为什么喜欢做这些事,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可能告诉人们一个关于 “觉醒” 的故事:她以前做这些都像完成任务似的,按部就班,应付了事。直到学习了神奇归纳法以后,她才真的意识到这些事项的价值:它们不再是平淡的空隙,而更像是支撑起其它核心筹划的隐形支架。她仿佛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生活的肌理,并向它们一一致意。她会说,当她专注地叠衣服的时候,她感到一种精神层面的平静和无垠。


一个人如果认同主流思路,恐怕很难解释这个现象。谈及精神震撼,她们会习惯性地从更要紧,更核心的事情上去寻找;而处在这个序列最底端的事项常常被忽略。一件事带给我们的精神层面的共鸣是否一定和它的重要性成正比?大部分人会习惯性地说是,而从叠衣服中感到高峰体验的人显然是无法被忽视的反例。我倾向于认为精神共振和重要性是两个相互独立且没有必然联系的特质。我们不但需要摒弃陈见,承认从叠衣服中感受到神性的人获得的是真实的满足感,而不是故作姿态的扭曲,还需要努力向她们学习这种宝贵的艺术,因为通过这种精神仪式我们获得的不是廉价共鸣,而是不断向生活的根源追溯的紧密联结。这是一种无须交出自我的宗教,是唾手可得的精神宴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