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心酸的寒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让我想起自己一次相似的经历,多年漂泊在外,见到儿时旧友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以前常去的那家米粉店生意好不好。心中越关切的问题,越不容易问出口。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种“不容易”是因为“不能”,即我们想要了解故乡的人事是否如初的欲望是如此强烈,颇有些语无伦次地问了梅花,问了米粉店。按这种理解,乡愁更像是一种情绪,当我们的理智被缠绕,被羁绊,价值的罗盘便顿时失灵,自然不会按照事物的重要性来发问。这种主次颠倒,是理智被情感裹挟的结果,令人动容。


还有一种理性点的解释。这种“近乡情怯”的不容易,不是因为客观上的“不能”,而是主观上的“不愿”。为什么我们会不愿把最关切的问题直接呈现给他人?一种说法认为,这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体现。我们不是不关心,而是害怕最关心对象的如若遭遇不测,我们在情感上无法平复。于是,我们先拣轻松的说,再层层递进,从而一步一步做好自我的心理建设。


我揣摩,可能存在一种更为心酸的解释。这种无法直抒胸臆的不容易,确实是主观上的“不愿”,却不是因为揪心可能的噩耗。在此之前,我们可能揪心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是否妥当和可能。这是一种“不放心”:她是值得分享这些问题的人吗?她会热情回应,还是冷漠以对?或许在漫长的漂泊生涯里,我们已经饱受冷眼,终于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甚至“他人即地狱”,于是学会把自己包裹好,小心翼翼地试探,以免错付了真心。这无疑是最为心酸的可能。当乡愁来袭,我们居然不能在怀乡的情绪中放肆,而是在言语中不断武装自己。而这层甲胄越厚,折射出我们对人性的信心越稀薄,对人的境遇的观感越凄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