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反身行为

我们可以针对自己做很多事。比如我们控制自己,规范自己,建构自己,又或者是憎恶自己,认同自己,创造自己。我们把这些行为统称为“反身行为”,即我们加诸自身的行为或者态度。理解反身行为几乎可以等同于“认识自我”本身。


然而,理解反身行为存在的一个迷思是,我们常常把它看成是单纯的 to self 的行为,即我们自己是这些行为的对象。这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朴素理解,仿佛在我们体内存在一块叫“自我”的石头,任由雕琢修饰。这种理解虽然符合大多数人的直觉,却是片面的。因为它没有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是 to self,“反身”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如果自我是任由雕琢的存在,那么雕琢者又是谁呢?


事实上,对反身最简单的解释就是 self to self。也就是说,在所有的反身行为中,我们既是行为的对象,也是行为的主体。这种理解曝露了“石头说”面对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自我是石头,雕琢者也是石头,石头如何雕刻它自己呢?这似乎存在着逻辑矛盾。


为了消解逻辑矛盾,一些人回应试图在结构上做文章。他们认为,我们可以把自我理解为层级结构,所谓的 self to self,其实是 higher self to lower self,即高层级的自我针对低层级自我施行的行为和持有的态度。这样一来,石头说似乎得到了较好的解释:所谓的石头其实是被约束和建构的低层级的自我,而雕刻者就是实施约束和建构的高层级的自我。潜在的逻辑矛盾得到消解。


这种层级理解依然存在漏洞。最直观的是,它预设了较高或者最高层级的存在,作为统领自我的规范性来源。但是,落实到人身上,它到底指的是什么?按照理性主义的解释,最高层级的自我指的是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它统领情感,知觉,欲望等等低层自我。这种解释从亚里士多德以降,一直是西方思想的主流,但到近现代遭到了很多挑战。比如休谟和斯密会问,为什么不是情感呢?尼采和萨特会问,为什么不是意志力?这个问题目前聚讼纷纭,却不是我的关注点。


在我看来,石头说以及层级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二者似乎都把自我理解为一种静态的存在,但这本身不是自明的。石头说的对静态自我的预设自不待言,很多人可能并不明白为什么层级说也建立在静态自我之上。我以为,层级说的静态思维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和石头说一样,它预设低层级的自我是静态的存在;另一方面,高层级的自我也不能幸免,虽然它的静态属性更为隐蔽。


层级说对高层自我的理解是静态的,因为它预设高层自我,无论它是理性能力,还是情感力量,又或者是意志力,其能力是取之不尽的,仿佛作为行为主体的高层自我永远处于能力充盈的状态。这并不符合现实,因为任何人的任何能力都是有限度的。换句话说,所谓的高层自我统领低层自我的能力是有可能枯竭的。它的每一次约束和建构都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接近能力的极限。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所谓的 self to self,其实应该扩充成 self to self with self。这不但说明了反身行为的主体和对象,也说明了它的能力来源。


反身行为不是一个永动的循环,自我能力的限度就是它的限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