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友谊中的个体

1. 友谊中的个体值得重视。在友谊中,我们对朋友怀有无与伦比的复杂感情。它是一种喜爱,但这种喜爱并不聚焦在朋友身上的某些特点,而关乎朋友这个个体。在我们的感知中,这个个体是如此的完整,就好像我们观看一幅画时,扑面而来的浑然一体的印象。


2. 而当我们以为,我们喜爱的是朋友身上的一些特点的时候,异化就发生了。一方面,我们把完整而鲜活的人拆分简化为冰冷的特点;另一方面,特点的同质化意味着我们的喜爱可以自由迁移,我们的朋友可以被轻易替代。然而,真正的朋友是无可替代的,她们牵动的是我们特殊的神经,在我们心底激荡起独一无二的温暖,柔情,甚至愤懑。


3. 友谊包含尊重但又不是单纯的尊重。如果尊重意味着普遍适用的 “因为每个人都值得”,那么它就遗失了蒙田所说的 “因为是我,因为是他” 的独特性。这种罕见的契合由朋友的独特禀赋和历史,我们的禀赋和历史,以及我们与朋友之间共享的历史联合塑型。


4. 我们对朋友的尊重是量体裁衣的 “只有她适合”,更是 “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为了她好”。具体来说,如果我们交友的内在动力是为了获得快乐,或者是为了逃避寂寞,那么我们追求的就不是真的友谊,我们也不配拥有真的朋友。真正的尊重表现为帮助朋友成为更好的人,亚里士多德的提醒似乎依然有效。


5. 友谊中自私的倾向有时会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即它会让我们过分关注友谊,而忽视了朋友本身。当我们试图分析友谊对于我们的价值的时候,这种倾向就会暗地里潜入我们的思维中。我们强调友谊这一种关系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比如通过想象和接受对方的世界观使得我们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变得丰沛,通过激发多种层次和类别的情感让我们确认自己的生命活力,通过共同分担经营人生的责任来让我们克服存在的孤独和脆弱。当这些益处作为友谊的附属品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坚定我们在友谊中投注的心血。


6. 然而,当它们逐渐变成我们交友的主要甚至唯一目的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我反噬的效应。将友谊简化为维持关系从而获得益处,我们便把友谊变得容易掌控。然而友谊本就不是可以操控的关系,它甚至不能有计划地培养,因为朋友作为独立自主的人的反馈和参与不能被操纵。这意味着,为了利益而操纵友谊的人永远无法从友谊中获益;这些人的企图心注定了一开始萌芽的就不是友谊,而是扭曲的盘剥关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