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与自我的周旋

我们回顾过去,常常会特别留心一些人生“节点”,也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抉择时刻。比如高一时读文科还是理科,高考后选什么专业,大学快毕业时选择工作,出国还是考研,诸如此类。


如果我们对自己现在的境遇还算满意,那么就会把功劳归结为过去的某个节点所做的选择,“多亏我当时没有跟风去考研,我完全不是学术的料……”。反之,我们则会对某个选择耿耿于怀,“当初我就不应该听父母的,选了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肠子都悔青了……”。得意的,都在庆幸当时“坚持自我”的英明果断,懊悔的,多半是遗憾当初受了“他人”的影响,没能“做自己”。


我们对“自我”的关注并非偶然。比如,你会格外关切“属于你”的东西。你在手机上浏览到一条文字新闻,一座百年小学被拆,你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当你的小学好友微信告诉你,新闻里的学校就是你们的小学的时候,你难免会心头一紧,顿生悲戚。


和你的小学相比,你的人生和你的关系更加密切。你的小学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你的人生就是你,是你的全部。此外,你的小学和你的联系,即便再密切,也只是偶然。也许,如果当初你的父母调换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你就不会到这个小学求学,人生轨迹会是另一番景象。但是,你的人生和你的联系却是必然,因为你的每一个选择必然构成的就是你的人生。


正因为这种密切的联系,对于你的人生,你不仅在意它是否“属于你”,更关切它是否“代表你”。你在气头上对自己的父母说了几句重话,你的父母并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们知道,虽然那些话都是你说的,但是,你心里并不真的那么想,它们不能代表“真实的你”。


一个人被愤怒挟持,说了“违背本心”的话,通常会被原谅。一个人被“他人”挟持,做了“违背本心”的事,也会被人谅解。借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为什么常常会在意人生抉择与自我的关系,尤其是当我们想推卸责任的时候。


“现在的生活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样子,我一直都活在他人的期待里,父母,老师,朋友……最后活成了连自己都厌恶的陌生人。”


从感情上,主人公的遭遇着实让人同情,那种“活成原来的自己讨厌的样子”的疏离感,异化感我们每个人多少都能感同身受。但是,如果他借此就下结论: 这虽然是我的人生,但是它不能代表真实的我,所以我不应该对此负责(我的人生一团糟,但是不是我的错),我们不禁感到困惑。


一个人真的能够过着“厌恶的陌生人”的生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