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Attunement


Zadie Smith 把自己突然喜欢上 Joni Mitchell 过程叫做 attunement,仿佛她自己是一把终于调对音的琴。从讨厌 Joni,认为她根本不会唱歌,到爱上 Joni,觉得她契合了自己的心声,不过是刹那间的变化。


从小浸淫灵魂乐的 Zadie 不止一次因为自己对 Joni 的无感而引起周围人的侧目。你居然不喜欢 Joni?怎么会这样?那震惊的口吻仿佛在暗示,不仅她的品味低下,精神世界残缺,甚至她整个人都变得难以理喻起来。人们按照审美品味区分亲疏,筛选圈层,Zadie 是知道的,但是她从未想到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个人的音乐可以造成如此深的隔阂。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身边的人得知她对 Joni 不感兴趣后,总会殷勤地向她推荐 Joni 的某张专辑,某首歌,或者是某句歌词,大有一种试图拯救她于无知的意思。然而,别人越是催得紧,Zadie 就越是抗拒。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喜欢她,可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Zadie 确信自己的感受并试图捍卫自己的审美自主性: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强迫自己喜欢这回事。


文艺评论家 Rita Felski 讨论审美价值时提到两个维度,一是客观口碑,一是主观愉悦。在判断一个对象的审美价值的时候,无论是学院派系还是通俗圈子似乎都更在乎大多数人怎么看,专家怎么看,传统怎么看,而有意无意地看轻个体的审美体验。然而,好口碑的作品可能无法给自己带来好的审美体验,这是常识;在客观口碑的强压之下,不少人倾向于检视和让渡自己的审美能动性,却也是令人遗憾的事实。


比起审美体验,人们更关心附着在审美体验上的身份标签:这群人喜欢这种东西,如果我也喜欢这种东西,那么我也会成为这群人的一员。事实上,这种身份归属感的基石脆弱不堪:你并不会真的变成另一种人,你只是会显得像那些人,因为你不是真的喜欢那些东西,你只是显得喜欢。


Zadie 大可以选择显得喜欢 Joni,让自己显得是 Joni 的乐迷,从而让自己的品味和人生显得没那么不堪。身边的人肯定会相信她,因为没有人真的知道另一个人的 “显得” 是否名不副实。Zadie 在是否喜欢 Joni 这个问题上的不妥协,看似微小,实际上不仅捍卫了审美自主,还肯定了真实的价值。她追求的是真实的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真实的自我。


Zadie 说,自从进入 Joni 的音乐以后,她完全变了个人。Joni 的音乐带来的顿悟在 Zadie 的生命中断裂出崭新的开端。难怪回想过去的自己,Zadie 忍不住纳罕:who was that perso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