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Attachment

RadioLab 有一期探讨 attachment,有两则很妙的故事。

第一位被采访对象就有些不一般,他十几年来视若珍宝的是一枚蛋,而且是已经变质复活节巧克力彩蛋。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他神神秘秘地从卧室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里装着的就是那颗蛋,安稳地躺在暗色的天鹅绒衬里中。盒子一打开,采访对象的眼睛就忽地亮了,他突然和记者说起一件事。前不久家里失火,慌乱中,他下意识地抱起枕边的这个盒子就往外跑,事后想想,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诧异之余,记者问起这枚彩蛋背后的故事。

原来,彩蛋的主人小学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的调动,搬了好几次家,辗转了好几所学校。所以他成了那个永远的透明人,插班生。一年复活节前夕,他却意外收到了一生中第一次家庭派对的邀请。虽然很忐忑,他还是赴约了,派对结束时,邀请他的同学递给他一个盒子,说是送给他的礼物。他打开一开,盒子里躺着一枚普普通通的彩蛋,闪烁着些许廉价的光,却包裹着他内心深处不肯消散的“固执的甜”。

第二则故事更加离奇。爆料者称,自己在整理父亲的遗物的时候,发现父亲居然有一处私宅,里面藏有几千封陌生人的信件。令人费解的是,这些来信虽然寄到父亲的私宅,但没有一封信的称呼是父亲的名字麦克。确切的说,他们的通信对象都是女性,比如曼迪,芭芭拉之类的。这些信是父亲盗窃的吗?但为什么地址却是父亲的住址?该男子感到很困惑,便请节目组帮他调查个中原委。

几个月后,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爆料者的父亲麦克年轻时是个潦倒的作家,一直苦于自己的文字无处付梓。后来他发现,小报上的情感专栏格外受欢迎。于是,他也开始写情感小品,碰运气。无奈依旧石沉大海。后来他突发奇想,把稿件上自己的名字改成女性的名字,其他原封不动地投出去。不料这一招居然奏效,麦克很快收到回音。从此,他便以女性的笔名在各种报刊上为善男信女指点迷津。再后来,他还嫌不过瘾,开始以女性的口吻在报刊的征友栏广发告示。但凡有人垂询,他就开始在信中塑造一个弱女子形象:身世悲惨且与世界格格不入。他的这一伎俩看来很成功,家中几千封信件就是明证,其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几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年间,他并没有骗取多少钱财,也没有和任何人在现实中见面。他只是在来往信件中精心地塑造自己的角色,耐心地倾听普通人的琐碎日常。也许,他笔耕不辍的动力是身为一个写作者的成就感和被需要。

几周后节目组收到两封来信。

一封来自彩蛋先生。节目播出后,很多媒体联系到他,希望挖掘更多他和彩蛋的故事。但不幸的是,他的老家最近遭遇了一次飓风,自己的屋子变成一片废墟,而那只彩蛋也不翼而飞,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他突然感到惶恐,成天魂不守舍。他的妻子心疼他,从网上买了个一模一样的彩蛋,好应付记者的采访。他第一眼瞥见这枚蛋,竟然大叫了一声,然后狠狠地把它砸进垃圾桶。

另一封来自一位匿名读者。他声称和一位叫梅丽莎的笔友保持十年的通信,直到最近听了节目,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灵魂挚友居然和麦克是一个人。他给节目组写信,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样荒诞的现实。朋友们说,他应该感到愤怒,甚至向麦克的儿子索赔。但是他心里更多的却是感激,因为他之所以能从肥胖症带来的自卑情结中走出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梅丽莎(麦克?)的鼓励。他说,“就算一切都是假的,我就当用十年时间读了一部小说,一部绝顶好的小说。这样不算过分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