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极简的暴政

1. 极简主义是近十年风靡世界的一种生活哲学。它试图通过将 “ Less is more.” 的美学口号落实到生活的整理和收纳中,来让人摆脱消费主义的陷阱,找到生活的重心和目标,获得人生的幸福和意义。


2. 虽然听上去 too neat to be true,但是这股风潮恰恰反映了我们时代的某种矛盾的精神气质。购物网站和生活类 KOL 明目张胆地向你布教,不但 “你拥有的越多,你会越快乐”,而且 “你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你拥有的还不够多”。这是因为我们都置身一种集体无意识:如果自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选择,那么更多的选择是值得的追求的目标。


3. 直到一些人率先从消费的迷梦中清醒,跌入一个更深的陷阱: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好恶,甚至于没有明显的好恶,面对纷纭的选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迷失。更多的选择并不会缓解我们关于自己是谁的困惑。这说明自由可能和个体相冲突。我们反对泛滥的消费主义对自由的承诺,其实是因为我们珍视在选择中变得模糊的个体独特性。


4. 极简主义的成功显然部分借助了个体主义的诉求。比如,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奠基性的仪式就是扔掉自己生活中不需要的物品。怎样判断我是否需要一件衣服,一口锅,或者一个烛台呢?在极简主义教主近藤麻里子看来,我们只需要遵循一个简单且实用的原则:看这个东西是否 spark joy。凡是能激发 joy 的,留下;不能的激发 joy 的,通通抛弃。通过将生活的原则简化到 joy 一个,极简主义出人意料地让参与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对人生的掌控感;而这,据说就是最纯粹的幸福和意义的源泉。


5. 极简主义是浪漫的。它对幸福人生的承诺不受时空的局限,也没有历史文化的负累,甚至都不需要过多灵魂深处的震荡;任何参与者只需要参考自己一时一地的心情,就可以将生活打理得赏心悦目。它的核心是一种震撼治疗,即在短时间内让你意识到一个振聋发聩的道理:你所拥有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你才能定义你自己。


6. 据说第一次接触极简主义的人在震撼之外,大多会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羞耻感(shamefulness)。他们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此之前是多么的贪得无厌,挥霍无度,没有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心。与其说极简主义只是帮助他们打理好自己的方寸居室,还不如说它向他们促狭的生活打开了一扇天窗。所以很多人会把他们的转变形容为一种皈依,仿佛践行极简主义的人是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活在另一个极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遵循斯堪的纳维亚的美学风格,每一个物品都有专门盛放它的格子,所有人都穿着环保的麻布衣料,俯瞰着庸庸碌碌的众生。


7. 没有暧昧不明,没有盘根错节,更没有彷徨无措。极简主义代表了人们对于效率,和谐,纯洁的浪漫想象。它是个人主义,世俗清教,以及道德洁癖的混合体。


8. 极简主义作为一种审美趣味,一种个体原则,一种人生理想,本身无可指摘,甚至有值得褒奖之处。然而,当它兴起为一种社交风尚,商业模式,或者固化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教义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面对极简的暴政。


9. 对于不信奉极简主义的人来说,极简主义的规训显得咄咄逼人。他们被看成欲求不满的动物,尚待唤醒的消费者,和未被启蒙的奴隶。他们不只是品味有差池,更是生活方式有危害,道德人格有瑕疵。


10. 即使对于信奉极简主义的人来说,极简主义允诺也好似梦幻泡影。一种普遍悲剧便是,你陷在极简主义的工具理性里,沉迷于表现得极简主义。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你的身外之物虽然在减少,但你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丰盈。你略带幻灭地醒悟,极简主义似乎更像是一节梯子,一班顺风车,一粒指南针;若非你已经知道自己想要抵达的目的地,否则它对于你来说将一无是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