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融合式爱情

很多人把《呼啸山庄》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情看成爱的典范。从凯瑟琳的一处自述我们似乎可以窥见这种爱情的特质。她说,

"I am Heathcliff!He's always, always in my mind: not as a pleasure, any more than I am always a pleasure to myself, but as my own being."

这是典型的“融合式爱情”。身处爱中,爱者和被爱者的身份融合在一起,认同彼此的价值,共享彼此观察世界的视角。于是,二者陷入融合式爱情的过程,就是个体身份逐渐消失的过程。到最后,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

这种爱情观影响深远,由来已久。时至今日,很多人习惯于把自己的爱人称为“自己的另一半”,仿佛两人在遇到对方之前“只是一半”,并不完整;遇到对方之后,自己的生命才获得了久违的圆满。这一动人的图景来自古希腊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构想,他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还说到,人原本是球形的怪物,有四条腿四只脚,两个头。但由于球形的人太过于自负,蔑视神的意志,所以被神劈成两半,散落在各处。于是被劈开的“半人”穷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遗落的另一半”。这大概是西方融合式爱情观的发端。

融合式爱情观也遭受非议。最直观的弊端是,它似乎意味着身处爱情中的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独立的灵魂”。因为会导致个体的消弭,倡导个人自由自主的现代社会对融合式的爱情观格外警惕。那么,融合与自我是否能够同时保持呢?

有人提出一种构想。如果我们把“自我”比作一个圆圈,把“融合的共同体”比作另一个圆圈,那么在两类模式里二者可以共存。

A. 自我是小圈,被包裹在共同体的大圈里。B. 自我是大圈,包裹共同体的小圈。

Nozick 认为,性别在 A 和 B 的选择上似乎有差异。比如,男性更倾向于选择 B,即亲密关系只是他存在的一部分;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 A,即她们更愿意在亲密关系中确定自己的存在。

Nozick 是哲学家,他的论断并没有调查数据支撑。但是他的分析是有价值的,说明自我在 A 和 B 两类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在 A 中,自我依附于共同体之上,自我对于自己边界的确认,以及自己存在的价值都要求诸更大的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说,A 中的自我仍然没有获得完整的独立自主,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B 就不同了。所谓的共同体并不是自我的全部存在依据,而只是自我身份的一部分;这样既保留了自我的“关系属性”,又没有在对关系的确认中丧失了自我的独特。因此,自我的存在和行动不会受共同体的操控;自我反过来对自己身上与共同体的联系总是保持觉知,反思和控制。这是自我独立自主的根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和共同体的共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