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宁做我
毋宁做我

I read about the good, the beautiful, the self and love. *The better part of my heart is open.

历史中的朋友

对我们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不是同等重要。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更依赖过去的历史而非当下的感受。比如一个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当下的相处中突然表现出“触及你的底线的行为”,让你觉得他不再够格成为你的朋友,你该怎么办?

亚里士多德的建议是,通过重新回忆你和他过去历史来重新评估你们在彼此人生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所谓回忆,不是惯常理解的重新感受一遍曾经的默契和喜悦,这些都是聚焦在具体的行为或者事情;而是重新感受过去的他作为人的存在,以及与之相互依赖的过去的自己。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良性的友谊中,参与者在心理上是相互信赖的,我们笃信彼此可以在“成成为更好的人”的路途中可以相互扶持,我们相信彼此的判断,选择和未来的蓝图,因此我们的任何一次行动都是共同的行动,我们的每一次收获都是为了共同的善好。处于这种状态的两个灵魂,即便不是完全一致,也是处处契合。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好友看成“另一个自我”。

基于这样的契合,参与友谊的任何一方出现差异,纰漏,矛盾都是对如音律般和谐的关系的侵犯和背叛。这也是对参与者的损害,因为我们已经把自我倾注到对方身上去,他的背叛无异于我对自己的背叛。足见友谊之脆弱,维持友谊之艰难,终结友谊之玉石俱焚。正是出于对过去友谊的珍视,亚里士多德建议,当我们发现朋友“像变了个人似的”的时候,不要急于中断依存关系,而是借助过去的历史来照亮当下的不和谐。也许,当下触及底线的行为实属偶然,它并不代表朋友当下的所思所念,也不会预示他未来的所欲所求。那么,你依然可以毫无保留地爱他,信任他,让他成为你人生中的重要支柱。

亚里士多德对过去经验的信任无疑具有古典特色,那时的人们认为人的人格一旦成型,就不容易改变,即使偶尔做一些出格的事,也不会妨碍整体人格主导的行为和感受模式。这一预设在现代社会是否依然成立,恐怕是个问题。现代人每日接受的经验,遭遇的诱惑之驳杂多变亚里士多德恐怕难以想象。很难说这些陡增的经验和诱惑不会增加人们变心的可能,毕竟人性的弱点几千年来就没有变过。从这个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不但低估了现代经验的复杂,也低估了现代友谊的脆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