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然別居
厭然別居

欲覽更多內容,請至我的博客:https://sanlier.blog 此處只做備份之用

1920-1921伊爾庫茨克省農民起義

1920年1月、2月,伊爾庫茨克省的高爾察克政府垮台。新上台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受到社會各階層熱烈歡迎,許多農民誤信宣傳,指望新政府取消苛稅和拉壯丁。然而後者各項政策卻令他們飽嘗失望之苦澀。

布爾什維克政權穩固之後立即開始生產資料公有化,對各種經濟活動實行全面控制。他們向農民攤派義務勞動,大規模動員1899-1900年出生的男子入伍以對抗波蘭軍和弗蘭格爾軍。

總的來說,那一年伊爾庫茨克省徵收糧食300萬普特(總產量680萬普特)、土豆22萬普特,乾草1150萬普特(《伊爾庫茨克蘇聯共產黨組織紀事》第2卷第1冊),相當於剝奪農民一半口糧,令他們背上沉重負擔。攤派、徵收期間布爾什維克幹部的管理混亂更讓農民深感憤怒,因為徵收過後沒給他們留下生活所必需,拿走的糧食也由於儲藏不善腐爛變質。

隨著1920年秋收開始和隨之而來的新一輪糧食徵收運動,農民們最後一絲耐性耗盡,發動了反布爾什維克起義。這次起義比之前全省反抗高爾察克的游擊戰爭規模更大。

巴拉甘斯基縣、切列姆霍夫斯基縣首舉義旗。10月21日夜晚切列姆霍夫斯基縣原帝俄哥薩克軍少尉葉爾馬科夫和民兵隊長瓦西里耶夫帶領農民起事,追隨者約500。由地方民兵組成的紅色支隊和紅軍官兵約470人前往鎮壓,交戰後大部分起義者逃入蒙古境內。

巴拉甘斯基縣起義運動蔓延更廣,覆蓋葉夫謝耶夫斯基鄉、吉洪諾夫斯基鄉、奧辛斯基鄉、新烏金斯基鄉和安加爾斯基地區等,參與人數多達2000。這些地方的起義主要由舊軍隊士官領導,目的是反對強制徵兵入伍,比如葉夫謝夫斯基鄉的起義領袖德米特裡·帕甫洛維奇·頓斯科伊(1891-1923)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奧辛斯基鄉起義領袖切爾諾夫兄弟等。紅軍第5師第35特別支隊投入鎮壓,利用組織優勢擊潰起義隊伍,倖存者被迫退守森林。

1920年10-11月的起義被挫敗後,伊爾庫斯科省布爾什維克對農民運動掉以輕心,誤以為這些人不再構成任何威脅,於是把軍隊主力從起義地點撤出。1921年1-2月,除少量內衛部隊和地方武裝外,所有正規軍都已撤離巴拉甘斯基縣。布爾什維克的草率決定給了起義者喘息之機,得以從打擊中恢復元氣,靜待冬去春來。巴拉甘斯基縣的小股游擊力量逐漸在才能出眾的德米特裡·頓斯科伊身邊團結壯大。

1921年1月底巴拉甘斯基縣聯合起義隊伍在德米特裡·頓斯科伊和參謀長維克多·切爾諾夫領導下再次活動。因為意識到無法跟裝備精良的紅軍大部隊正面抗衡,於是改變策略化整為零,組成15-20人的小分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初次作戰大獲成功,1月30日頓斯科伊帶隊在沙曼卡山襲擊了伊爾庫茨克市出來的內衛部隊,將之全殲並補充武器彈葯等。頓斯科伊隨後返回葉夫謝耶沃地區,多次襲擊那裡的小型徵糧隊。

1921年3月,隨著國內從軍事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過渡,政府廢除餘糧徵集制改收糧食稅(Продналог,即實物稅)。但這並未減少農民對布爾什維克的反感,認為糧食稅額過高。同時,農民也不覺得自由貿易就是真正的解脫,因為他們雖然可以自由售糧,但市場上沒什麼可買的東西。種種原因之下,起義運動繼續蓬勃發展,6月份到達頂峰,約20支起義隊伍遍佈全省,總數1000餘名,以20-150人的小分隊發動游擊。

紅軍發現擊敗這些起義者變得困難了,因為他們幾乎人人騎馬,來去如風,憑藉機動優勢輕鬆甩脫紅軍步兵。所以,起義隊伍越來越多地大膽接觸紅軍部隊。1921年4月18日,約120名起義者主動進攻特莫雷村西拉耶夫的騎兵分隊,試圖在後者中引起恐慌,協同潛入紅軍後方的小分隊夾擊掃射其陣地。後來120旅一部趕來支援,起義者被迫撤退。

除與紅軍交火外,起義者還頻頻攻打居民點,折磨、殺死共產黨員和同情蘇維埃政權者。顯然,布爾什維克的農村政策,以及充斥共產黨基層組織的劣跡斑斑的“流氓無產者”,招致起義者強烈憤慨。他們在各村莊發展眼線監視共產黨員,記下剝削農民者姓名,一旦進村就搜盡殺絶。

此外,起義者還致力於破壞蘇維埃政權經濟基礎,比如號召農民抗稅、驅散政府從農民手中徵集的馬車等。地方當局不得不承認這些行動可能干擾博代賓斯基縣、基連斯基縣的物資供應。起義者也襲擊糧食收購點或合作社商店,搶奪食品和日用工業品據為己有。某些行動則是顛覆性的,比如破壞鐵軌、電報綫,攻擊運輸彈葯的軍車等。常有起義者偽裝成共產黨員或紅軍士兵進行暗殺,例如1921年6月就有人假扮戴著紅星領章的戰士,殺死一名黨員並將其黨證示眾。

起義隊伍擁有各種武器,像俄產莫辛-納甘步槍和仿製款法國紹沙輕機槍等。但並不是每個起義者都配槍,軍火一直短缺。

如前所述,德米特裡·頓斯科伊是伊爾庫茨克省起義隊伍當中最有權威的領袖,手下人馬最多,活動範圍除巴拉甘斯基縣也遠至本省其他地區。他的隊伍號稱“保護勞動權利農民起義隊”,徽章圖形是鐮刀和寶劍,等級嚴格:分為第1師、第2師,各師又分多個騎兵連,設司令部統一指揮。

一些起義者希望找蒙古的羅曼·馮·溫甘倫-施特恩貝格男爵(Роман Фёдорович фон Унгерн-Штернберг,原帝俄陸軍中將)做靠山。“保護勞動權利農民起義隊”1921年春季派代表到蒙古國與男爵接洽,之後事實上向其臣服,因為4月份起義隊伍接到男爵命令把小部隊整編成大部隊。但需要指出的是,起義者仍然不信任“白軍”軍官,證據是“白軍”軍官從未在起義隊伍里擔任指揮職務。

如果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農民起義很可能癱瘓全省的農村共產主義工作,甚至切斷中央同地方的聯繫。意識到這一點,布爾什維克高層著手發動堅決徹底打擊。1921年9月組織省軍事政治會議,成立特別委員會抄沒起義者及其同情者全部家產。所有協助起義的人都被抓捕,交革命司令部巡迴法庭審判,起義者家庭成員則被大規模扣作人質。同時,宣稱對一切參與起義的人進行大赦。

1921年9月紅軍各單位奉命儘快消滅起義者,為此調動了用於國內平叛的“特種任務部隊”。其結果是1921年10月全省起義隊伍被打散,民眾也懾於政府高壓不敢援助起義者。儘管如此,卻一時無法完全撲滅起義力量,因為現行政策實際起著火上澆油之效。終於布爾什維克做出重大讓步:1923-1924年減稅,消除了農民的強烈不滿情緒。

1921年12月維克多·切爾諾夫在伊爾庫茨克市獲取假證件時被捕並槍決,1922年3月另一位起義領袖瓦西里耶夫也被俘,1923年11月特米特裡·頓斯科伊戰死。餘者一直抵抗到1926年。

伊爾庫茨克省大規模起義獲得民眾廣泛支持,直接參與者最多時4000餘人,幾乎波及省內各個縣。儘管最終失敗,卻迫使布爾什維克正視農村意見,延遲推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直到史達林年間,政府才憑著“集體化”和“沒收生產手段及土地”兩件法寶徹底壓制農民自由。

(本文資料來源:國立伊爾庫茨克州現代史檔案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