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然別居
厭然別居

欲覽更多內容,請至我的博客:https://sanlier.blog 此處只做備份之用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俄羅斯軍眷補助

我們今日復生,又見光明。

願上帝,令這戰爭繼續進行。

—— 坦波夫軍嫂,1916年。

1877年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創立俄羅斯最初的士兵家屬補助金計劃。他此前主導的兵役改革將“稅民兵役制”變為普遍義務兵制。1877~1878年俄土戰爭期間,動員預備役時遇到了問題——當養家男人為信仰、皇帝和祖國浴血奮戰,他們的家庭何以度日?於是,鄉村和城市的地方自治組織承擔起戰時軍人眷屬的保障任務。

此項措施無疑十分重要,使得軍人眷屬能夠熬過戰爭,迎接丈夫/父親回家,或在他們傷殘/死亡後領取撫卹金。不過在俄土戰爭和後來的俄日戰爭中,這一措施的種種弊端也逐漸體現出來。

首先,補助按規定只發給“沒有足夠生活資料的”困難家庭,但誰屬於困難家庭似無客觀標準,由地方當局斟酌決定。有時一名軍嫂會被拒發補助,只因她“有親屬接濟”或“有營生”。其次,補助的發放依賴地方自治組織財政狀況,即使有資格的家庭也可能遭遇遲發或停發補助的情況,理由是“地方上沒錢了”。

鑒於發現的各種問題,俄皇政府制訂了補助下層軍官及其家庭的新法案並提交國家杜馬審議。1912年6月25日,在亞歷山大二世首創此種制度35年之後,尼古拉二世皇帝簽署了該法案。

新法案規定國家承擔對軍職人員及其眷屬的撫卹金、補助金支出。所有被徵召軍人的家庭皆可獲得補助(口糧),不再需要自證資格。

口糧以現金形式發放,額度為軍屬生活地區規定食品的價格。家庭成員每人每月可獲得:

麵粉:1普特28俄磅(27.8千克)
穀物:10俄磅(4.1千克)
食鹽:4俄磅(1.6千克)
素油:1俄磅(0.4千克)

國家宣戰後,各地自行確定口糧金額並根據食品價格重大變化隨時調整,但不得晚於每年9月1日。5歲以下兒童享受半額。城市每月支付一次;鄉村每年支付四次(3月、6月、9月、12月),每次付滿三個月金額。

補助發給軍人妻子和17歲以下子女,包括17歲以上無勞動能力子女。另外,受軍人供養的父母、祖父母、兄弟或姐妹也可獲得補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眷補助(口糧)成為民政部門最大支出項目。1914年國庫該項撥款1.906億盧布、1915年6.237億盧布、1916年11.068億盧布。整場戰爭全國被徵入伍軍人家庭共獲得57.15億盧布補貼。作為對照:戰前俄羅斯財政支出預算為33.829億盧布,1914~1917年間非戰爭支出總額145.719億盧布,亦即社會開支的約40%用於發放軍屬補助。

戰爭爆發後各地糧價高漲,補助金額約在每人每月1盧布64戈比~4盧布90戈比之間。1914年補助(口糧)平均3盧布,1917年3月1日漲至4.08盧布,1917年9月1日6.84盧布。1914年共一千萬軍眷領取補助,到1917年3月1日昇至兩千六百七十萬人,1917年9月1日三千六百六十萬人——平均每徵召100人發放256份補助。

軍人家庭僅靠官方補助能活下去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況表明,這嚴重取決於居住地和家庭構成。對於無子女軍嫂和需要付房租的城市家庭來說,僅靠補助往往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因此某些富裕城市自戰爭之初就犧牲地方預算增發軍眷租房費、取暖費和服裝費。公共委員會也積極行動幫助軍人家庭,向有需要者提供食品、住房和取暖,籌辦幼稚園、庇護所和工坊,協助完成家務勞動,並提供醫療、法律等服務。僅在戰爭頭幾個月(截至1915年4月1日),城市、地方自治會和社會組織就貢獻了150萬盧布的額外援助,約等於國家補助的5.6%。由於此種援助並非面向全部軍眷、而只針對有需要的人,因此對後者無異雪中送炭。

然而那些一直仰賴丈夫薪水生活的城市女人仍不得不自謀工作。如果說戰前俄羅斯農村人口過多,雖經徵召仍有足夠勞力,那麼城市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就很顯著了。於是各行各業充斥婦人,她們成功接替丈夫從事售貨員、服務員、各機構職員甚至門衛、售票員或有軌電車司機。這方面應當指出的是,正因為城市勞力短缺,直到二月革命之前僱工薪酬漲幅都是超過物價漲幅的。所以女人出門工作完全符合實際,儘管戰時東西貴,但薪資購買力卻高於戰前。

與此同時在農村家庭(尤其多子女家庭),國家補助起著重要作用。戰前的鄉村處於半自然經濟狀態,大部分供應市場的商品出自大型農場。小農戶種植、養殖的東西基本自產自銷,僅售賣少部分,現金收入相對較低。開戰後情況起了變化,農民現金收入顯著增加,而支出因酒類停售減少。按照謝爾蓋·普羅科波維奇的說法,戰爭第一年全國農民額外收入12億盧布、第二年13.65億盧布、第三年20.76億盧布——高於戰前農產品銷售額(18.63億盧布)。對高級麵粉、糖、甜食、紡織品和其他日用品的需求也增長了,村鎮零售額相應增加。流向農村的相當一部分“現金”就是國家軍屬補助。

如果說戰前家庭男人管錢,那麼戰爭時期的軍嫂其實是第一次獲得自己支配的大額資金(按農村標準衡量)。坦波夫市杜馬主席就說:“目前大多數有資格獲取補助的女人,除年邁無力者外,每月到手15盧布甚至更多,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弗拉基米爾·格魯科(著名將軍之兄)也有過類似意見。

某些多子女軍人家庭一旦獲得補助金,往往自己停止勞動轉而僱工。倘若軍嫂住在公婆大家庭裡,定期領取國家補助會明顯改善她的地位和周圍人對她的態度。常有農民一聽說要去援助軍嫂就拒絶的情況,因為村裡人覺得她們拿錢夠多,無須社會救濟。

總體而言,正如現代研究者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人家庭保障工作井井有條,國家撥付的補助和地方資金足夠支撐軍眷日常生活。符合規定的人群多數情況下都能準時足額領取補助金。

再來比較一下帝制時期和偉大衛國戰爭(譯註:蘇德戰爭)時期的軍屬補助情況,結果很有趣。

革命後向紅軍戰士家庭支付補助金的制度屢經變更,1935年徹底取消,理由是“廣大勞動人民物質福祉廣泛增長”。(對於這種理由,各位不要忘記:1930年代四分之三的蘇聯人口居住在農村。1935年國內安定無事,機械化/集體化村莊穀物收穫量為每公頃7.3公擔,二十年前的1915年是每公頃8.6公擔)

偉大衛國戰爭爆發第五天,政府開始向入伍軍人家庭發放每月現金補助。

對於無勞動力的城市家庭,第一家庭成員每月補助100盧布,第二、第三家庭成員50盧布,第四成員及之後的無補助。如果家庭中有1個勞動力,比如軍人妻子,外加1名無勞動能力者(兒童、老人、殘疾人),則無資格享受補助;如果有兩名16歲以下兒童,每月100盧布。如果兩個無勞動能力的孩子“變成”一個,補助金取消。最後,如果一名勞動力有3個或更多無勞動能力的親戚,每月補助100盧布,注意不是按人頭髮,是總額!才不管你要扶養10個親戚還是20個親戚。

上述補助金額僅在城市執行,農村地區一律減半。

1942年7月城市最高補助金漲到250盧布(農村125盧布)——針對5個或更多無勞動能力成員組成的家庭。有1個勞動力+5個或更多無勞動能力成員的家庭每月200(農村100)。其他家庭待遇不變,雖然物價貴的多了。

僅就有資格領取補貼的家庭構成而言,蘇聯體制比皇權體制更苛刻。革命前所有軍眷都能領補助,而蘇聯呢,限定無勞動能力者起初最多3人、後來5人,至於那些“僅”1或2名無勞動能力者的“不幸”家庭,沒有補助。

蘇聯補助的購買力又怎樣?如前所述,皇帝補助的金額是根據自由貿易中某幾類商品的價格制定的。戰爭年代蘇聯補助是按照理論上餓不死人的最低標準物價制定的。

(表格引自原文,未轉換正體字)

如果在蘇聯真實市場環境中按照“皇帝標準”制定軍屬補助,每人最少2000盧布,是蘇聯實際城市補助的10~20倍、農村補助的20~40倍。

皇帝補助儘管有種種缺陷,卻足以在戰時養活大部分眷屬。許多家庭尤其多子女家庭的補助比上前線的一家之主的軍餉還高,一些士兵甚至因為補助不願返家工作生活。蘇聯給軍人家庭尤其多子女家庭的補助,導致他們掙扎在生死邊緣。

1941年6月26日蘇聯政府決定給入伍軍人家庭發放補助金的時候,無人能未卜先知今後的戰事會多麼艱難。因此這微薄的蘇聯軍屬補助,實乃史達林主義蘇聯比俄羅斯帝國更貧窮、革命後民眾生活水平下降的諸多例證之一。


本文最初發表於我的個人博客,有修改。更多內容請點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