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琛琛
於琛琛

半路出家的政治學徒一枚,文字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時而浪漫,時而尖銳,時而簡潔,時而瑣碎。【近注】不需要追蹤我,最近忙於家事和讀書,也沒新文章可以追蹤。

後記。

(编辑过)
就這樣。

發表〈六四讀書筆記〉這篇文章時,沒料到會上熱門,也沒料到這篇文章會被某人一再關聯,老實說我覺得很煩。

許多中國人總是言之鑿鑿的斷定外人提到六四必定對中國有個什麼政治目的,可是他們忘了,又或者不理解:六四之於某一代的台灣人或香港人、甚至是世界其他地區的人,並非只是書上的一段描述,是親身經歷。再怎麼說六四不過就是32年前,不是320年前,活在世界上的人也有半數人在32年看過新聞報導。

沒錯,我們不曾在天安門廣場上,然1989年時,跟其他中國各省份要趕去廣場的云云大眾一樣時刻守著電視關心事態發展,如果要說台灣人或香港人曾在哪一刻也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整場民運大概就是那一刻,過後,這個認同一再碎裂——被中國政府一再碾碎,最終灰飛煙滅。而這個過程,依舊是親身經歷。

六四不只是中國人的事情。如果和自身經歷沒有足夠的連結,六四作為一種紀念活動、一種抗議 ,是不可能持續32年的。

中共從經歷過六四的這一代中國人身上拔除了他們的親身經歷,置換了回憶,那是中國人和自己統治者之間的事情。至於中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人權?他們信自己的政府論述與否,與我何干?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你們高興就好。

不過,一如繼往,很多中國人不能接受這種「你們高興就好」的說詞,他們會硬逼著我們說六四是一場不負責任的民運、學生不顧工人的訴求硬要鬧事、政府鎮壓雖有瑕疵但是絕對必要,他們始終見不得我們對這段親身經歷或者記憶有不同的解讀。

這幾天Matters上有許多中國人發表了對六四各種角度的修飾,寫得再長、再看似有理也說服不了我們,是寫得不好嗎?也不是,一段歷史有各種面向,每個面向都值得討論,要說對錯也都可以公評,然為什麼仍然說服不了我們?是因為這些文章也只能發表在Matters,而不是微博、豆瓣、知乎、還是任何在中國境內的公眾平台。

你們對六四的看法不僅對我們而言不重要,顯然對中國、中共、和境內13億中國人,其實也完全不重要。

所以請盡情享受Matters上的發表文章,但別費心留言,最好也不要關聯我的文章,我不會回應,我不會說:喔原來是這樣啊!原來六四是這樣啊!我不會,畢竟我的六四的經歷不是中國政府餵養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