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受必悅宬貫古
月受必悅宬貫古

HsuKeFeng ’‘(_人) ’‘

網路做為文字載體

如果要反思大方向的整體語言或文化存續一類的問題,以此觀之,「只」檢討繁簡切換的確是小的。不過不失為一個開始或起步,或者一個嘗試。


可能更重要的東西是像制度,像是科舉考試給題目,久了就有常例,有習慣,有風氣,不去學進不了那個門。連古文大家如韓愈、蘇軾回顧他們的應試文章都有如下評語:



「顏忸怩而心不寧者數月……若屈原、孟軻、司馬遷、相如、揚雄之徒進於是選,僕必知其辱焉。」(韓愈.答崔立之書)


「軾少年時,讀書作文,專為應試而已……故每紛然誦說古今,考論是非,妄論利害,攙說得失,此正制科人習氣,譬之候蟲時鳥,自鳴而已,何足為損益?」(蘇軾.答李端叔書)




蘇軾進論好幾篇當然邏輯清楚,說理明白,但總是要總結到儒家的觀念裡,順手把老莊、韓非拿出來批一批。這些文章自然沒有他在赤壁寫的那幾篇的文學藝術價值。

科舉廢了,但只要有考試作文,這種習氣就免不了。哪怕你是韓愈或是蘇軾。臺灣指考高普考跟大陸高考都一樣,我想你所謂繁簡無太大差別指的是這個,這是很明白的。可能高考生文采還好些。


我覺得要說語言文字使用可以分載體跟制度來討論:

任何的載體都會影響文字的使用。只有竹簡的時代,書當然不得不簡;絲帛貴重,寫完本文還有剩空白捨不得裁,抄錄其他文章的片段。紙和印刷術普及前的時代當然不可能有小說、報紙、雜誌,太細微瑣碎的描寫太浪費。


跳到現代網路當然看似載體是無限而且永存的,實際上有限的東西變成我們的視野。限定在一個又一個的視窗,一頁又一頁的滑滾,一個站轉到另一個app。現在設計滑動很少會想讓觀者可以滑到盡頭,這不是羊皮紙卷,用的墨水不用錢還可以附圖。


手機的普及會讓我想到1984裡頭的電屛,大大的電視在你家裡,你不得不受它的監視及宣傳。喬治奧維爾預見到電視電影的影響,他料想不到現代的可悲是我們「自願地」拿著小電屛,湊著我們的臉。沒人逼我們被宣傳、我們自願接收與轉貼。還忙著上傳自己的動態與心情,恨不得從裏到外被監視。

書裡的主角溫斯頓.史密斯找電屛空檔及死角,只留下一行代表自由意志的字也好。

而我們耗盡所有的時間,投注所有的視野,留下字也要在電屛裡。



網路載體看似沒有限制,實際上還是有的,限縮的變成:

1.我們一天還是24小時。

2.我們對密集的文字失去耐心。


大眾要影片,要限動,要gif,要meme。要一秒鐘抓到大眾的眼睛,且讓他知道你在說什麼,或否,抓到眼球的贏。生動、貼合時事、富含哲理、帶點幽默、留個彩蛋,愛心讚喜歡emojis心情拍手轉貼置頂分享留言回應訂閱。


所以看似無限的載體卻稀釋資訊的密度,文字分到的餅(公眾視野)就先輸給影片跟圖片了。文字的餅又一大片是新聞跟社論,社群論壇文,當中又有好多重複的資訊。

純創作的詩、小說、隨筆有沒有餅乾屑?這樣的環境會如何影響語言和文字呢?


對讀者是難題,一篇好詩值得被好好讀,但你剛剛在看新聞社評與網友評論,眼球和手指動得太快,心也沒有靜下來。怎麼在同樣的視窗快速的切換到欣賞作品的模式?


對作者是難題,適合的窗口不多,只是希望一點關注與交流。撇除有聲有色的競爭者,似乎時事與社論才是大家想看的。標題要下功夫,前一百字要下功夫,最好附張圖片,因為你創作的可能只有這些會被看到。能不被這些影響用詞與文氣嗎?可能創作永遠都是辛苦的筆耕。


這是載體的影響,再回來談談制度。

這也是Matters大家關注的話題,平台會不會變成觀眾導向?現在算是草創,大家總有拓荒者的熱情。


但人多了之後呢?有聰明人找到適洽這個平台的觀看模式、收益模式,寫出的文章與其他筆耕者比較,取得不相稱的利益和關注之時呢?打壓到了其他各種類型創作的首頁佔比之時?或消除了大家各自辛苦經營的小書櫃被二次瀏覽的可能性?


觀看與收益的鏈接是Matters的賣點,但也是一把雙面刃。當然希望網站的流量大,和創作者分享收益。要如何平衡觀看的流量與品質,保留各類作者發表作品的空間,覺得是很大的挑戰。


Matters的基礎夠好了,至少不隨意刪帖,不審查關鍵字,排版舒服且自由,設計簡潔美觀。交流的風氣在我的視野裡也活絡且健康,團隊也有新東西跟活動在產出,跟社群也有良善的溝通。


寫作-觀看-收益的簡單鏈接也對不曾想過靠寫作賺錢的個體戶,是很大的鼓勵。寫作有人看卻收不到錢很常見,寫作為了收益投向不同觀眾也是無奈。


這樣的平台會發展成怎樣,在反思語言與文字的大問題之中占什麼地位,掀起什麼變動,我不知道,好像也只有共勉之能說。對我來說,我當這裡是1984主角溫斯頓.史密斯私藏的小筆記本,寫一些自己真正想法的地方,更好的是還可以有人交流。可能更類似湯姆瑞斗的日記?




平台的制度,開給作者的條件影響甚巨,反饋除了讚賞跟實際收益,有的數據也能讓創作者圍著它們轉。觀眾停駐時間是個數據;觀眾看到哪不看了?觀眾從哪裡鏈接來的,又往哪裡去了?什麼主題的觀眾是有實質消費力的?封面縮圖跟標題影響多大?如果真的關心流量與關注,就不得不想這些東西。如果不關心呢?那還是回到紙筆吧,看得見摸得著抱著睡覺,至少我是這樣子的。


直到寫什麼、作什麼都有人看,不然想被看見的總是要揣摩看的人想看什麼。從應試作文到網路平台好像沒有改變。


很奇怪的是我寫到這裡想的不是怎麼去順應改變,而是怎麼樣才能維持不變,我也說不上哪個更難一些,還是回到自己想要什麼吧。


做個總結回到繁簡,好像真的是小問題了。牽涉到一點制度分別、一點載體分別。但我認為這就是可以採取的其中一步,至少是一小步吧。不然要反思語言跟文化,總是要採取一個行動,可能每個人能做的不一樣,這個只是其中之一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