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受必悅宬貫古
月受必悅宬貫古

HsuKeFeng ’‘(_人) ’‘

Hello Matters

臺灣人。來到Matters是一個同學推薦的,益者三友他屬於友多聞。和他聊到我在知乎跟品蔥感到的差異,想知道廣大14億人口除了主流官腔、煽動反共、無知冷漠之外,還有些什麼聲音?個個都能長篇大論,對我來說卻陌生又模糊,弄不清那張才是真實的面目。有的學知識很豐富,評到最後結論留島不留人,讓我懷疑前面看了些什麼。早上蓋棺,晚上翻案,更多文章前朝舊史翻了十七八遍的案,筆走龍蛇,還能再做三翻,但就是翻不到今天吃飯的桌子上。很想了解14億人口中平常聽不到的想法是什麼。

我1991生,民國八十年,90後。教育上是從國民黨史觀轉到去中國化的一代。鐵路省會沒背過,國中多一門鄉土課,教些地方縣志、俗諺俚語、仕紳小傳、風土民俗等等。同輩就是天然獨理所當然,我卻因為這個裡所當然沒辦法完全和他們站在一起,心裡總是有一塊,一大塊疑惑不解。我也有許多親戚是程度不一的韓粉,為此我也無法說我羞與552萬人為伍云云,因為不論哪一邊都是身邊的朋友家人,我知道他們在其他方面是怎麼樣的人。我總是期待不同的聲音,期待相同立場的人不同的論述;期待不同立場的人真正的溝通交流。期待辯論的前提是雙方都期待被說服。或是妄想。

過去社群上最大窗口是PTT,但這個平台漸漸失去生命,禁止新血進入卻仍有帳號交易,網軍四起。過時的系統阻礙有意義交流的效率:版面能容納的文字量;過去為特點的推文系統在今日毫無推薦的意義,發錢文下面一片乞丐推錢,還有多少人記得文章值1000P是長什麼樣子?一行文也無助於討論,推文莽下結論或插科打諢的習氣讓鄉民容易被帶風向,標籤簡化任何人物及議題。還記得過去什麼叫懶人包嗎?現在懶人包不要多於一張圖片,imgur加/a/就會被噓不能自動開圖(好吧我也會噓),以前盜ANSI圖加對白還要基本ascii上色……總之,想找個新平台,看些好文章。

自己也寫些隨筆。

關於拍手,覺得是個好系統。剛來前幾天追了好多作者,過兩天發現有的作者量大到是本小書。文章都值得一讀但得花時間,要細細思考如何在這讀人跟讀文章。

拍手不是讚或愛心,給或不給,甚至我覺得只是以喜歡的程度給拍手可惜了這個設計,所以我想有一些原則在Matters上拍手給回饋:

1.我讀完的文章,至少給一個拍手。說簡單點是已讀,但沒那麼糟,因為我至少已經選擇了標題,也沒有因為各種原因左轉不讀。可能對我來說比較敘述性、個人抒發無所謂支不支持、文學電影評論但我未讀過原作……等等,我看完了但沒有什麼意見,一個拍手。

2.我讀完了且不同意部分觀點的,兩個拍手。某種程度上我就是想看這類文章而來的,所以在視角、思維上我雖不同意,我至少知道:『啊,有這麼看問題的人寫這樣的文章。』有這樣的感覺也值得了兩個拍手,像是不論誰演講完了雙手總是拍那麼幾下,這樣的拍手。

3.我讀完且認同大部分觀點,三個拍手。同溫層點愛心給讚的感覺,我不可抑制的被看習慣的標題吸引,又不忍心不看完因為順順的,舒舒服服的。不過缺少更進一步的看法,也沒有被觸動引起思考的點,三個拍手。

4.我認為找到知音,知己,四個拍手。文章太好了,像是兩人雙手來個擊掌!說來慚愧,其中兩個拍手不如說是給自己的,閱讀總是有那麼幾分在找認同『這就像是我自己寫的呀』擊掌!

5.在任何情況下覺得被教育了,五個拍手。不論觀點、視角,提供新的思維。若能立場想法相反於我原本價值觀但我又忍不住點頭稱是,那比起讀五篇已讀文章不是學到更多嗎?常常看兩三個拍手的文章不如時間留給自己寫文章,四個拍手該慚愧,既然覺得這我也寫得出怎麼不是我寫的呢?以現在看來,大部分文章值得五個拍手。

原則大概如上,過去幾天的既往不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