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亦
梵林亦

自由世界的漂泊者 科学思想的爱好者

草堂笔记(七)——反思成功和成功学

反思成功和成功学

曾经有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常出差,往返于国内各个机场的时候喜欢逛那里的书店。印象里最显眼的位置,永远陈列着关于成功、商业、管理的书。很多店里还有块24小时不关闭的屏幕,上面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或激情澎湃或故作深沉地传道,有时候是马云,有时候是你根本不认识的面孔。

那可能是成功学最火的时候,从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到曾国藩、胡雪岩,从王阳明、孙子兵法,到董明珠、曾仕强,不管土的洋的、老的新的、理论派的还是实践派的、商业圈的还是跨界来的,都可以用一套天花乱坠的理论指点你、教导你,让你相信“我的/他的成功可以复制”。

可能因为我是个较真的人,对于这些总是抱着审视的态度,没有全身心的信仰和实践。 不仅如此,对于那时候同样火爆的执行力系列图书我也是充满怀疑,所以后面连个好的员工也做不成了。比如单位领导推荐下属读《给加西亚的信》时,我研读半天,认为这其实更应该让领导反思学习,还写了篇文章公开发到博客上。现在想想,这都是阻碍我最终走向成功的因素。

最近很多年都没有去过机场书店,听说成功学热度下降,书店的经营策略也有了些变化。这可能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多、可能性大、试错成本低,而且能看到很多成功的榜样,追求成功就大行其道。而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降低,佛系、躺平之类的思潮也就慢慢流行了起来。

【文章:机场书店:鸡血成功学正在淡出】

链接:http://www.iaion.com/sw/33116.html

想起这些,是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 迈克.桑德尔(Michael J.Sandel)写的《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这本书的作者桑德尔可以说是当代最有公众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牛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他多年前为哈佛学生讲授的公开课《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深刻而有趣,被放到网上之后风靡全球,带起了一波国内外大学公开课的热潮。他对于正义、金钱、公正的研究还有很多,这本书是他的新作。

【视频:《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t411U7JA/?vd_source=c88351c9583c3e2ceae830abc39ece56

对成功和成功学的反思如果也分层次的话,简单级的就是对陈安之、刘一秒等完全伪科学的成功学的批判,包括假借马爸爸、曾国藩等成功者名头或假借三十六计等伪国学经典名义的伪书。普通级的就是破除对各种名人自传的迷信,比如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很多人确实很成功,但未必能说清楚自己为什么成功,他说的可能头头是道,但大多是一些“必要不充分条件”,而且很多他自己提取的因素可能是不准确或者无法重复的。困难级的就是从研究的层面对成功和成功学专著和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而桑德尔的这本书一定是地狱难度,他从更深层次的从哲学层面反思了这个问题。

【书籍: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335482/

书籍的论述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空谈,像他的课程一样, 内容非常联系生活、联系现实。现实中的成功学理论,很多是告诉你怎么努力、怎么拼搏、怎么认知升级、怎么自我提高。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条件:只要你才能够好,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这种“才能主义” 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价值观之一,却并不能说明事实的真相,而且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首先,才能主义背后的价值观是:人的命运完全操之于自己,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才能能否转化为成功,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作用, 比如时机、幸运、家庭背景、社会条件等等。在很多时候,这些因素起得作用甚至更大。比如高考时候,一分的差别,就可能决定你是否能上一个好的大学,进而影响你未来的收入,这一分能说明你们的才能有很大差异吗?凭什么就要对未来造成那么大的差别呢?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的社会是存在一些公平和不正义的,需要我们反思和改善。

其次,秉持这种价值观对于成功者和失败者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带来更多社会问题。社会精英或者成功者,会认为自己享受更多的成功、财富、尊敬是一种自己努力、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种傲慢会带来偏见,也会让精英们忽略了底层劳动者的声音。而对于底层劳动者来说,社会上认为低薪是他们不努力、才能不好,使他们无法获得尊严和满足,进而会对精英产生敌视,转向民粹主义、国家主义的政党,川普的上台与这种思潮就息息相关——他从不谈向上流动,而是和白人劳工一起大骂精英阶级。

同时,才能主义会导致文凭至上、学历至上,使教育和考试变成一种军备竞赛而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这种压力会对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有调查现实,美国好大学的学生,1/5考虑过自杀,1/4有心理问题。

桑德尔在书中也提出了他的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对富豪和金融业从业者征更多的税,改革大学入学制度等。相比思辨部分,这部分的建议就不那么精彩了。

我在这里提到的只是书中精彩观点的九牛一毛,还是去看看原书,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启发吧。


【歌曲:只要平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L411373h/?vd_source=c88351c9583c3e2ceae830abc39ece56

这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主题曲,整首曲子都是比较平淡的曲调,用一种倾诉的感觉娓娓道来,讲述着关于人生的感悟,有些平淡、有些哀伤、也有些超脱。

我很喜欢听“小石头和孩子们”演唱的这个版本,简单的钢琴伴奏、清纯的童声,让整首歌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放过对错才知答案
活着的勇敢
没有神的光环
你我生而平凡
没有神的光环
握紧手中的平凡
此心此生无憾
生命的火已点燃



这次先写到这里,希望你有安详愉悦又有收获的生活。
如果喜欢这个newsletter,也欢迎将它转发或推荐给朋友!
如果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接回复或者发到yangfan0129@gmail.co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