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亦
梵林亦

自由世界的漂泊者 科学思想的爱好者

罗诉韦德案被推翻之后,我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裁定女性堕胎并非宪法赋予的权利,这件事在国内外的互联网上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我刚读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没有仔细关注事件的细节,这是在最近几年形成的一种看新闻的习惯。因为很多新闻事件,在刚刚爆出的时候,报道的信息并不全面、准确,经常标题党、渲染情绪不说,后面还常常出现各种“反转”。还有一条,我的经验是:高质量的分析评价,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出炉的。那我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去追这些“热点”?不过草草浏览后,自己还是有些模糊的印象:1.美国最高法院“禁止”了堕胎;2.美国政治整体趋向保守和极化,美国“退步”了;3.美国三权分立的制衡可能出现了问题。

在没有进一步核查和了解之前,这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观点”,不知道正确与否。

稍微沉淀之后,从一些权威媒体看了这件事的细节,比如BBC中文网的报道:BBC《堕胎权与“罗诉韦德案”》。发现我原来认为的第一条是错的:这一裁决并不意味着美国禁止堕胎,但是它允许各州自行彻底禁止这一医学程序。也就是说,最高法院原来不允许各州制定反堕胎法律,但是现在它不管了,各州可以自己决定了。

后面读了些文章文章,看了很多评论,感觉都是情绪化冷嘲热讽的多,但是引用的论据或者阐述的逻辑并不让人信服。

关于评论,我的理解是更应该听从“专业人士”的分析,这个专业人士不是指教授之类的头衔,而是在这件事相关的细分领域有专业知识和深入研究的人。不是你的专业领域,即使你是诺贝尔奖得主又怎么样?像鲍文、凯利.穆利斯等晚节不保的也非常常见,英文甚至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诺贝尔病」(Nobel Disease),说的就是大量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之后,会去从事伪科学或迷信研究的现象。


对于这件事的评价也是如此,《声东击西》邀请武汉大学宪法学教授黄明涛,做了一期节目,《关于堕胎权,大法官们在吵什么》,从宪政和法律专业角度做了解读。


具体的专业细节和解读感兴趣的可以去听一下这期节目,我只说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吧。

主持人对美国现状有些失望和担忧,问黄明涛:我感觉美国现在保守派力量太强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已经失去了制衡作用吗(大意)?黄明涛回答说:美国也有自由派力量非常强的时候,当时制定了很多一些保守派看来很激进的法律和政策。虽然现在美国最高法院保守派占了绝对多数,但是如果民意改变了,后面还是有可能自由派占多数,但这个时间可能是二三十年。这个过程会是个慢慢掺沙子的过程,美国三权分立的制衡,并不只是现在架构的制衡,也是从时间维度的制衡。就最高法院存在来说,因为大法官的终身制,所以即使现在民意很极端,国会(因为周期短)的一些极端政策,还是会受到制约的。


在这个看不清未来的时刻,在这个对各种现实充满失望的时刻,这段话还是给了我乐观的信心。

此事发生后,美国很多人非常绝望,有个网友对美国自由派议员AOC提问:“我们完蛋了吗?还有希望吗?”

我今天在一篇newsletter上看到了她的回答(AOC精彩回复),非常精彩:

1️⃣ 不要二元对立地想问题,好的/坏的,完蛋了/没完蛋。这个世界上很糟糕的事情发生,但也有好的事情被推动,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还是做一个发声者、参与者、创造者?

2️⃣ 其实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世界已经存在了——在一些小的空间、小的社区里。我们并不需要创造出什么崭新的解法,只需要将那些好的解决方案推广、放大,让更多人知道。

3️⃣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面对,包括“润”也是一种面对的方式。所以,我们不管怎么样都要选择,没有中立的位置可言,我们要尽全力做出最好的选择。

4️⃣ 你可以感到害怕、悲伤、愤怒。但是,你也可以创造一些美好,你可以保持温柔,你可以让自己喘口气——只要我们还在,抗争就还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