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
P_

被取消的未来:你错过的和没错过的MiniDisc

(编辑过)
本文首发于“BIE别的”,这里是经编辑修改前的原稿。转载事宜请联系“BIE别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被取消的未来”是个啥?

“被取消的未来”(Cancellation of the Future)是已故的文化理论家Mark Fisher于200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理论,大概说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发展已经因在创造过程中对旧事物有意无意的过量借鉴而陷入瓶颈,无法像在过去的年代中那样在“创造未来”上取得质的突破。

看看现在身边的文化“新事物”,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除了摇滚乐没能重启,老电影老电视老游戏要么重启,要么就是出第十八代换汤不换药的续作,毕竟这样对投资人来说最保险。当你身边40岁和14岁的人都在玩同一个Pokémon和换皮MOBA手游的时候,对一个预料之外的未来再怎么执着追求可能也没用了,不如两眼一闭随波逐流飘到哪算哪吧。

“被取消的未来”如果是个实体物品,会是啥样?

再往下说就太玄乎了,说点实际的吧。假如“被取消的未来”是一个实体物品的话,它会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首先它在外观上看起来应该会很次世代,很有未来感,但同时也会有人觉得它很复古,尽显未来与过去的冲突;功能上,它本是被设计成为未来的人类服务的,但它却没能成为未来世界中的常见物品。这样来看,如果“被取消的未来”能对应一个实体物品的话,它的一种样貌很可能会是这样的:

可能你会问:“这位同学,你怎么把CD给装到3D打印出来的保存键里了?”

这并不是被恶搞的保存键,也不是被囚禁的CD光碟,而是曾经在地球上某些地方风靡一时,而在另一些地方毫无存在感的“次世代”音乐存储介质:MiniDisc(微型镭射唱碟,下文简称MD)。


MiniDisc:始于1992

自1982年Philips和SONY联合推出CD(Compact Disc)这一音乐存储介质后,随时随地收听高保真音乐开始变得不再是幻想。CD音乐在上市不久后就在销量上超过了黑胶唱片,又90年代初超过了磁带音乐,成为市场上最流行的高保真音乐介质。

1979年,Philips公司预告了CD的诞生

不过,在当时习惯了用磁带录歌(盗版)和听歌的人们也很快就发现了CD的缺点:碟子太脆不禁折腾;虽然音质很好,但便携式CD播放器体积太大,走路时太颠簸还会跳音;不能自己往上面录歌……总的来说,CD太娇气,太严防死守,不够朋克,没法用来shock the system。

发明家们自然也意识到了CD的不足,在CD上市不久后就开始在其基础上研制下一代音乐介质。面对CD的种种缺点,人们在80年代中期研发了体积更小且可以反复擦写数据的磁光碟

《机动警察:电影版》 (1989)中出现的磁光碟

磁光碟诞生后,在日本的计算机界有广泛应用,而在其他地方却存在感不足。80年代西方社会对日本疑惑、惧怕又向往的情绪在80年代的小说和电影中常有表现。日本彼时的形象影响了西方世界对未来的愿景,以至于在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还会频频出现磁光碟的身影,以“间谍用”物品的形象登场,成为塑造电影气氛的噱头产品。

1996年上映的《碟中谍》中,磁光碟作为间谍道具登场

时隔CD诞生十年,SONY在磁光碟的基础上于1992年推出了下一代成熟的音乐存储介质:MiniDisc


集磁带与CD之大成

MD是磁带与CD货真价实的结合体,它拥有磁带的多次擦写能力和耐用的外壳,同时又有拥有CD的数据存储方式和闪亮的碟面:在播放碟片时,MD与CD如出一辙,用激光读取碟面上的数据;当录制音乐时,激光头则将碟面加热,使碟面的磁性介质活跃起来,通过写入磁头改变碟面上的数据,完成录入。

MiniDisc被SONY标榜为“另一个时间线里的磁带”

一张MD碟子的默认播放时长为60至80分钟不等,跟一张CD差不多(使用低码率则可以延时二到四倍)。MD的磁光碟特性可以让人方便地录音,也可以用来翻录来自其他音源的音乐来制作mixtape。

MD使用的是SONY自家研制的ATRAC数据格式,尽管相比CD和WAV文件而言属于有损格式(292kbps),但音质足够好,大多数人根本听不出来区别。在可录光碟(CD-R)价格昂贵的90年代初,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来录制数字音乐文件无疑是MD的最大卖点。

MD碟片小巧的体积是其另一个卖点。它的直径比CD小很多,厚度仅是磁带的一半,这为新一代便携式音乐播放器能够以更小巧的体积登场提供了前提。

MD对比CD体积 (图片来自Techmoan)

在产品美学方面,碟片的保护性外壳可以使MD像磁带一样在外观设计上玩出更多花样,也使MD碟片更适合把玩。用不同颜色的MD来装载音乐,似乎能给音乐加上不同的滤镜,在潜意识里为你的音乐调整EQ。

红色的录摇滚,黑色的录金属,透明的录电子,金色的录Jazz & Soul,蓝色的录流行,屎黄的录[此处插入你最讨厌的音乐流派]

虽然MD作为存储介质是挺酷炫的,但第一台MD播放器的仓促登场却没能给MD开一个好头。


MD播放器:从臃肿到华丽

SONY MD Walkman MZ-1 (1992)

1992年末上市的SONY MD Walkman MZ-1是世界上首台MD播放器。磁带Walkman的成功已经让SONY意识到on-the-go听歌的重要性,所以这第一台播放器就是奔着便携性使劲的,但却没能像首台磁带Walkman一样取得同样的成就。虽然延续了Walkman的名号,但便携性相当堪忧,比80年代初期的Walkman还要大上不少(114 x 139 x 43mm,700g),想插进衣兜还是有点困难。

阿诺的车载音乐播放器:MZ-1这台机器曾在《最后的动作英雄》(1993)中闪现

更离谱的是,机内电池只够播放75分钟的音乐,只能勉强播完一张碟子。你要是手不老实来回切歌,估计播了半张碟子就熄火了。据说在MD首台播放器上市后的第一年,SONY只卖出了不到五万台机器。

在“软件”方面,自录MD还没开始流行,又脏又快的磁带翻录根深蒂固,仍然是无法取代的音乐分享玩法。而发行在MD碟上的商业音乐专辑相比同期的磁带、CD专辑少之又少(虽然不乏重磅作品),大多只是SONY自家音乐厂牌下音乐人的作品。

MJ的Dangerous出现在MD的广告上
玛丽亚凯莉的首专MD版(1992)

毕竟是花了多年精心研究的新媒介,SONY自然不会因为初始的失败而放弃。在不理想的初号机诞生后的几年间,一系列的MD整活行动立即跟上。

1993年末上市的MZ-E2上去掉了录音功能,仅以播放器的形式登场。相比初号机,E2的体积非常小巧(106 x 76 x 19mm),重量更是只有220g。使用内置电池可播放两小时,外挂电池盒则可以达到4小时,已经可以算一台带得出去的口袋机了。

装备了线控器的 MZ-E2(1993)

不久之后,类似磁带卡座和家用CD机的MD座机也上市了,意图使MD成为家用Hi-Fi音响套件的一部分。在便携式MD播放器的发展上,体积进一步小型化、功能增强与逐步完善,以及在机身设计上的多样化使得MD在90年代后半段的存在感逐渐增强。同时AIWA、SHARP、Panasonic、Sanyo、Kenwood等等你能想得到的音频电器产品公司也都纷纷加入到MD播放器的生产当中。

分别于1996和97年上市的MZ-R30和R50是MD播放器中的两个经典机型。虽然不是最炫目的机器,但它们差不多可以说是MD告别臃肿和低电量的转折点。两台机器都是可录可播的全功能机型,但在体积和重量上则延续了MZ-E2的小型化,内置电池更是可以播放7小时之久。在其之后诞生的机型往往更加省电,使用一节AA电池可以播放几十小时。

MZ-R30和R50

便携式MD播放器进一步小型化,由于音乐介质的尺寸限制,此时最轻薄的磁带Walkman也没法在便携性上和MD抗衡了,MD已成为最易于携带的随身音乐播放器。

磁带Walkman在近20年的型号多样化进程同样发生在MD播放器身上,只不过被压缩在了短短几年之内,这就导致了MD播放器外观设计的爆炸性喷发。除了早期机型黑黑黑的经典商务风设计风格,被回过头来称作“Y2K”的设计风格伴随着西方世界的消费主义狂潮,在MD播放器的设计上大显身手:闪亮的铬金属色、透明塑料盘片、伪3D渲染次元突破式的外壳等充满时代感的元素一应俱全,在iPod把极简风潮带来之前进行一场世纪末的狂欢。

Panasonic SJ-MJ7(1997),铬金属色凸显时代特点


SHARP MD-MS722(1998),面板好像被卡西欧电子表附体了
SONY MZ-E44/45 (1998),好像伪3D渲染图实体降临
SONY MZ-E800(2000),机器人的抹茶切糕
SONY MZ-R900(2000),首台支持MDLP功能的便携式播录机 ,通过录入低码率的文件(牺牲音质)来节省储存空间,使一张MD碟子最多可容纳下四张CD的内容
SONY MZ-E900 (2000),R900对应的不可录音版,是现存体积最小的MD播放器之一(77 x 12 x 71mm, 58g ),仅比一张MD碟子厚一点,可以轻松进入牛仔裤口袋,外壳为轻且坚固的镁合金


SONY MZ-E500 (2000),铬金属太阳照亮新世纪
AIWA AM-NX9 (2003),面板好像来自科幻片
Kenwood DMC-S77 (2003),好像HAL9000升级版
在广告攻势上也大力猛击
在广告攻势上也大力猛击

在互联时代开始之时,MD却失联了

90年代末,随着MD播放器各路型号百花齐放,更多的商业音乐专辑开始在MD上发行,MD这种音乐媒介终于在亚洲发达地区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有了较强的存在感,但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却因SONY在市场开拓上的限度而对MD鲜有问津。因为普及度不高,所以MD外观看起来够科幻,常被好莱坞用来忽悠人。

《世纪末暴潮》(1995)中MD被用来储存体感记忆
在《黑客帝国》(1999)中则用来储存黑客程序

而在这个时候的现实世界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可录光碟CD-R的价格直线下降,自己在家刻录CD已经是可行的玩法。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MP3音乐开始改变人们收听和分享音乐的方式。相比之下MD已颇具老态,仍然需要像操作传统音响设备一样来完成实时录音,作为一台数字文件播放器,却没能让其与电脑进行互联来享受数字设备的便利。

面对这个诟病,2001年12月,在苹果的初代iPod上市两个月后,SONY终于姗姗来迟地发布了可以用数据线连接电脑的MD播放器——Net MD系列。

MZ-N1(2001),首台便携式Net MD播录机

Net MD系列播放器可以让人将多种音乐格式转换成ATRAC格式后拷贝到MD碟片中,速度要比实时录音快上不少,在电脑上编排播放列表也更加方便。

遗憾的是,尽管名字里有个“Net”,但Net MD与互联网的互联性却丝毫没有相通之处,更像是受互联网泡沫而催生的噱头式命名:电脑对Net MD播放器的数字文件写入是单向的,只能由电脑端通过SONY的独家软件向MD播放器中拷贝音乐。也就是说,你没法像使用U盘和MP3播放器那样,把朋友的MD碟子里的歌反向拷贝到电脑里,除非是用MD对电脑进行传统的音频输入,等上漫长的70分钟,然后再手动分割曲目,重命名,归档……等等,而这点用普通的MD就能做到。这种设计在当时那个创建CD ISO镜像已经成熟的年代简直落后得不可思议。

更可怕的是,Net MD的配套传输软件只能让一个音乐文件同时在三张碟子中存在。如果想把这首歌写入一张新碟子,就必须从之前写入的一个碟子中将其抹去。这些种种因版权保护而做出的限制使MD在MP3文件下载和分享已经日渐流行的当年无法迎合互联网初期的弄潮儿们对开源、共享等次世代生活方式的追求。

假如Net MD能比实际早一年推出,再让文件能自由传输,对文件格式不加限制,留出余地让用户充分发挥数字时代的street-smart,也许就能让MD在2000年代更加普及……当然,这只是假如。


Hi MD! Goodbye MD!

2004年,iPod即将进入第四世代,普通一点的MP3播放器也已经是白菜价,市面上的CD随身听也少有敢不带MP3播放功能的,MD显然大势已去。SONY在全面转向MP3播放器前,对MD系列做出了最后的升级:Hi-MD。

Hi-MD碟片

Hi-MD使用1GB容量的新式Hi-MD碟片,提供了播放无损音乐的能力,但仍不支持碟片对电脑的文件传输。在便携式Hi-MD播放器的国度,只剩SONY一家还在留守,其他厂商早已纷纷弃船。

SONY MZ-NH1 (2004),首批Hi-MD播放器之一

2006年SONY推出了Hi-MD的终极型号MZ-RH1,也是SONY推出的最后一台便携式MD播放器。这是一台可录可播的全功能机器,但体积仅比一张MD碟大一点。用料高端,外观漂亮,充满科技感,可以算作MD不错的收官之作。此外,这也是唯一一台可以将MD碟片中的内容拷贝到电脑中的MD播放器,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早已经没人关心了。

SONY MZ-RH1 (2006) SONY末代黑科技的收官之作

在这台机器之后,SONY就再也没有推出新的MD机型,去专心搞MP3播放器了,自创的ATRAC数字音乐格式也到死都没开源。其实SONY早在1999年就曾推出过使用闪存的数字播放器,但只能播放其独家掌权的ATRAC格式,实在是太孤高了。无奈当时无论是厂家还是用户都更青睐亲民的MP3。直至2004年末,SONY才首次推出了能直接播放MP3文件的播放器,算是亡羊补牢,让Walkman这块招牌离了MD也得以延续下去。

作古媒介博物馆上,可以看到上面写着“MiniDisc生于1992,死于2013”。

这是因为SONY于2013年宣布停产所有的MD播放器。当时的公告曾令人一惊,因为许多人以为MD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死了,但又没人能说清是具体是什么时候:有的人说可能是在少下两顿馆子就能买一台闪存MP3播放器的时候;有的人说可能是在出现彩色屏幕iPod的时候;有的人说可能是在Spotify还在播盗版音乐的时候。

但是,MD真的死了吗?

搜索一下,在今天仍然能看到独立音乐人费劲心思去淘透明壳的MD碟子,然后在上面印上自定义的花纹,用来实体传播自己的音乐;也有技术咖在研究如何在WIN10系统上运行Net MD的配套传输软件,如何让MD播放器的驱动在新系统上正常运行;另外,也许是受到Cassette Store Day启发,今年还有人在网上组织了首届“MiniDisc Day”,帮独立音乐人们宣发拷贝到MD上出售的作品。

当然更少不了那些仍在默默用MD听歌的人。

vaporwave、futurefunk和synthwave等网络音乐流派下的音乐人曾在过去几年中使用MD碟作为传播实体音乐的媒介,从设计内页到盘面印花,一切DIY

另一方面,MD也成为一个不太大众的文化标签。Kanye West在2018年曾给未上市的新专辑配上MD的照片作为封面;Tumblr上也有用户自发为喜欢的娱乐产品做MD的mock-up。由于在当今已经无法靠追逐最新的电子产品来凸显个性化的时尚品味(因为你有的别人也都有,还比你快半拍),所以便去逆向追逐诞生在过去的、但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产品了。

网友虚构了Call Me by Your Name电影原声的MD版(图片来自PRKORN)

往大了说,MD在诞生时拥有超前的概念,好不容易等到应该放开了使劲搞的年代却太过拘谨而自断前程;MD诞生在同一家公司在同一年生产的同一个功能的产品要有十几种外形不同的可选型号的时代,它曾有着令edgy teenager、数码发烧友、潮流人士欲罢不能的酷炫外观,让产品设计师们在极简和扁平风将数字产品搞成全年龄通用的模样之前十足地过了一把瘾。

往小了说,MD曾经是深受一些人喜爱的听歌工具,又是一些人仅仅有所耳闻的高端数字产品,更是一些人从没听过的、现在告诉他也不信的噱头产品或雾件。

你既错过了它,同时也没错过它。

MD所代表的,就是未来编织师在过去用心用力编织出的那个我们没能进入的未来。

Poppel Yang

2020-12-1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