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戚本禹回忆录 读后思考

戚本禹在回忆录里说过,路线问题是个重大问题,而这个问题在那段历史里也是或明或暗地贯穿始终的,以这个路线问题为主线结合文革期间的一些重大事件就能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了。

我们党内历来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凡是提到路线斗争,那就是最高级别的问题了。建党那么多年,加起来党内也就是陈独秀、李立三、王明那么几次斗争被称为是路线斗争。而每次发生路线斗争的时侯,都意味着要更换领导。

庸俗的来看,毛刘两人是权力斗争,但究其根本我觉得还是路线之争,而这一点戚在书里提到一次,但其实整体在淡化,因为如果事实证明刘邓的路线是正确的,那么戚及其他秀才在文革中所作的事情都失去了正当性,失去了意义,这是他无法面对和接受的。所以他没有对路线问题做是非判断,书内容主要是说他的所见和所闻,他的个人倾向是支持文革,但他没考虑过文革对中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而只是拿很多事例说明党内队伍的腐化变质严重(这点后面讨论),以此论证文革的必要性

戚书里的这段话就是很好的说明:

围绕着是否搞“包产到户”所展开的党内斗争具有前所未有的特点。之前在d内发生的髙岗、彭徳怀事件,主要还是一些历史恩怨和如何维护党内团结、防止出现d内的分裂的问题,并没有往是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件事上发生争议。而这一次的斗争则是关系到了究竟走社会主义的集体化的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的“单干”的道路问题了。
毛主席很清楚,当时政治局常委的多数和他的意见不一致,如果在这个时候召开中央常委会或者常委扩大会,来表决走什么道路这样一个大政方针的话,他很可能会变成少数。这样一来,主张“包产到户”的那些人马上就可以转变d的路线。其实,像刘少奇、邓小平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所考虑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个人权力问题,或者仅仅是个人的利益问题。那样看问题的话,只是把问题庸俗化了。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至于他们的抱负是不是正确,那是另外一件事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讲,这绝非是单纯的个人权力之争,而是方向路线之争。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要权力,而是说权力是为路线服务。

再来看下具体是什么路线之争:

60年之前还没有”两个路线”,只有一个路线,至少表面是,但两派在对待农村经济上的分歧已经初见端倪,刘邓主张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到户,而毛是坚决反对分田到户的,他支持农村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集体化。我个人猜测党内大部分人暗地里是站刘邓边支持包产到户,因为合作化其实是比较失败的。随着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两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以至于无法调和了,这也促使了毛发动文革

文革时期毛的路线:

mao希望在文革运动中实践巴黎公社的原则,发动群众监督人民公仆,防止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为此,“十六条”指出“要像巴黎公社那样,必须实行全面的选举制。”mao的这个思想是很明确的,这就是他后来讲的要寻找一种方式,一种“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的方式,人民群众监督公仆的方式,来克服我们d内存在的“阴暗面”。

刘的路线,用毛的话说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至这两个路线的明确分化,刘毛两派的分歧也公开化了

至于哪个路线正确,我也不想评判,各位看官自己去判断吧。但我想提下建国初的腐化变质问题。戚书看下来,也是被当时干部的队伍的腐化之丧心病狂而震惊,很多人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没有动摇过信念,在面对和平时代的糖衣炮弹时却纷纷缴械投降。宋美龄的“他们只是没有尝过权力的滋味”这句话很有先见之明。腐败问题也是毛一直担心并且堤防的,他的策略是文革,发动群众,至少让群众不要害怕有权力者,要敢于与他们斗争。

个人认为,权力带来的变质腐化乃至压迫剥削,不是意识形态能解决的。比方说打倒了地主,出现的权力真空,还是要人去填补,于是乎地主阶级又换层官僚皮席卷回来(而且会席卷的这么快,基层之腐化因共产党的权力势力渗透之广也变得普遍且严峻。不知道毛是否相信社义在制度上具有清廉、纯洁等优越性,如果他相信的话,那建国后的腐化现象一定让他失望透顶) 。有人的地方就有权力的滥用,就会有腐化、压迫,只能在当前社会水平的可用条件下去制衡去约束,使用意识形态铁拳解决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虽说如此, 看看现在的基层和官僚, 不得不服毛的远见. 在他那个时代, 他只能用那个时代可以用到的资源和理论, 以至于诉诸于意识形态铁拳, 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创建一个由人民监督的真正民主的zf, 一个人人站起来, 谁都不许跪的国家, 他的想法太超前了

这个过程中, 他最后粉身碎骨, 甚至使整个国家饱受痛苦, 而囫囵地全盘否定, 这种有违实事求是的做法, 却是使历史不断循环的推力, 这才是时代的悲哀.

只要恶龙还在, 屠龙的意志是应被呵护的, 屠龙的方法是需要反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