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德
沃德

人工智能 | 高新科技 | 全球市场

《流浪地球2》:所谓的人类的文明,到底是谁的文明?

你的地球,关我屁事。
转自 八角楼上 作者 小庄

好的电影不管其题材是科幻还是文艺,其最终的主题一定是关于人的。《流浪地球2》也是如此,它里面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主题就是所谓的人类的文明

当地球面临太阳氦闪的危机,人类文明即将毁灭和消失时,人类要如何去拯救地球,拯救自己?

电影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数字生命派,一条是地球流浪派,也就是电影里的移山计划。

数字生命派的人认为,何必花费如此巨大的代价,去谋取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和制造发动机,拖着地球去流浪,以避免太阳氦闪危机,这个方案中间实在存在着太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成功与否着实难料。与其如此,何不选择躺平,用科技手段将人类的意识上传,有意识就有人类,人类可以选择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而不必一定是人本身的存在。

而走移山计划路线的人,则认为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要去尝试为人类谋求一个生存的可能性,有人存在的文明,才会有意义。所以他们不惜一切努力和代价,即使要付出生命,也要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

很显然,移山派在这里所说的人,和数字派所说的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数字派所说的人,是一个上传的意识、甚至只是一个数据或者一个信息。而移山派所说的人,是活生生的在地球上劳动耕作,组建家庭,繁衍后代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个体。

两条路线上的人,首先是观念上的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应对太阳氦闪危机的执行路线。起初,在各国组建联合政府尝试移山计划的时候,数字派的人并不占据任何优势,不管是道德优势还是实力优势,他们甚至在法律意义上已经被移山派实力碾压,是被法律所取缔的一个方案路线。

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在人类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文明里,没有几个人真的愿意被肉体消灭,然后只剩下一个被上传到数据库里的意识。但凡是还有一丝与地球一起存活下去的希望,不管是哪个阶级的人,他们都会想生存下去,生存下去就意味着以生命的形式活下去,而不是以数字的形式。

但是随着移山计划的进行,居然越来越多的人倒向了数字派,数字派甚至形成了一个可以和联合政府进行武力对抗的组织,且这个组织有持续与联合政府对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强到了什么程度?强到了可以组织武力对太空电梯进行摧毁的程度,双方之间你来我往,剧烈的武装冲突不仅造成伤亡,而且几乎令移山计划就此破产。

于是有所谓的“太阳氦闪不杀人,移山计划才杀人”的说法。

所以,毫无疑问的是:数字派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被定义成了“反派”,而移山派则似乎天然代表着正义的一方。

理由也简单:我们拼死拼活,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就是为了捍卫人类文明,捍卫大家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活下去的希望。你们这帮数字派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在背后使绊子,真是其心可诛,罪无可赦。

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观影之后,也在各种破口大骂和谴责数字派,觉得这就是一群赤裸裸的“躺匪”。

“躺匪”可不可取?这个问题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但凡有点正常思维逻辑的人都知道,“躺匪”思路不可取。

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仅仅在于: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躺匪?以至于躺匪为代表的数字派的力量,竟然已经可以持续的武力对抗联合政府?

这样强大且持续的力量,其背后必然有其社会基础。

难道这个社会基础里面的人,所有反对和质疑移山计划的人,都是被某种境外反人类势力煽动的愚民吗?

《流浪地球2》为什么说它好,好就好在电影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道德的审判,甚至连指责都没有。

如果一个社会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道德和观念的分歧,那么不但无益于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一定会掩盖事实的真相。

一切观念和道德路线的分歧,背后一定隐藏着社会实践路线的分歧。

其实电影在很多细节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大家已经观影的或者还没有观影的,都可以留意一下,电影中抛出了一个思考题,那就是当人类社会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后,这些人类的科学文明成果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电影没有直接抛出答案,但是又把答案赤裸裸的暴露和展现出来,那就是无数的工人沦为无产者,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大量普及以后,无产者不但没有享受到文明的成果,而且不断地充实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大军里。在机器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出现的不是人类控制机器,而是机器控制人类。这种控制不是说机器有了人类的意识因此可以控制人类,而是人类必须依赖机器进行生产,而对于没有掌握机器的无产者来说,智能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他们越来越失去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电影里,当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尝试移山计划的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大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群众的起义、暴动、游行、反抗。

大家天然的以为,这些起义的人是在反对移山计划,由此形成了一股数字派的社会基础。其实根本不是,他们反对的仅仅是他们的当下和本身。换句话说:他们反对的不是什么移山路线,还是数字路线,他们反对的东西恰恰就是当下的生存状况。

我们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的文明。可是人类是一个十分抽象的词汇,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人心中关于人类的概念是不同的,甚至关于地球的概念也是不同的。

就拿地球来说吧,对于大多数的劳动生产者来说,他们对于地球的概念就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他们可以直接接触和看到的,就是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也就是我们说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以及种种以地球资源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各种科技文明成果。

然而矛盾也就是从这里暴露出来,当所有的文明成果,自然资源,生产资料,技术文化在未来的社会里,越来越为少数人所垄断的时候,那么对于失去了这一切的那部分人类群体来说,地球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时候,当有人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全人类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一批数字派的社会基础,在他们看来,他们连眼下的生活上面临的灾难都解决不了,哪有心思跟着联合政府一起去拯救地球呢?

在多数移山派的人看来,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可是在数字派的社会基础群体看来,那只是你们的地球,跟我毫无关系。你们考虑的是人类与地球生存下去的希望,而他们考虑的仅仅是眼下如何生存下去的希望。

这时候数字派的社会基础一旦形成,就必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观点,也就是意识形态。此时,如果有什么外部势力一引导,一个社会力量就形成了,这就是数字派的来源。

对数字派进行道德审判何其容易?可是要消灭数字派的社会基础才解决根本问题。

《流浪地球2》表达的主题远远高出了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的范畴,它倡导集体的力量,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英雄能够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它需要的是所有人的团结合作,是所有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一句话:人类的文明需要人类共同去拯救,一两个英雄是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的。

不仅一两个英雄完成不了,它也不是某个阶层就能独立完成的,人类的文明,需要人类的所有群体一起去拯救。

既然人类的文明需要人类共同去拯救,那么换个说法:人类的文明又岂不是应当属于人类所有人?大家拯救的是地球,那么这个地球又岂不是也应当属于人类所有人?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数字派的社会基础就永远存在,当大家对他们提出道德审判的时候,他们也只有一句话回复你:你的地球,关我屁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