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婭和烏拉諾斯的吻
蓋婭和烏拉諾斯的吻

複雜多變自由職業;野生青年編、導、演;非正職模特 我將創造你/籠罩於身體之上/世間萬物都不可觸碰/唯有隆起的山峰/它們將親吻你

過期影評|Are you trying to save my soul ?——《墜入》一場絲絨夢境


有劇透,但它經得起劇透。文末有彩蛋。


“過期影評”

大學時期為某個電影公眾號撰稿,時常要追趕熱門電影去寫,追多了,追久了,便開始對電影感到麻木,尤其是對當下熱門電影迎合大眾的模式化敘事感到麻木。離開學校後,接到的其他類型工作越來越多,大概因為運氣好,也總是擁有許多選擇,可以挑最感興趣的去做,就像最近接到的《紅樓夢》改編劇本。這些感興趣的項目總是可以被我擴展成一個階段的學習計畫,比如:在改編《紅樓夢》的過程中學習古典文學。

逐漸覺得還是更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能夠探索更多喜好,擁有更多選擇,能夠從“流行”當中稍稍抽身一點,獲得一些局外人感。而為熱門電影寫評論總像是被人端著盤子硬喂,裡面塞滿了當下為我選擇的最熱門最流行的食物。

胃口是有限的,有限的胃口之內也想多多探索些別的,所以也就離開了那個公眾號。希望開始看一些“過期電影”,順便找個地方紀錄關於這些“過期電影”的感受。



最近遇到的一部過期電影是2006年Tarsem Singh導演的《墜入》,電影的故事內核其實很簡單,這是一個身心受到重創的特技演員被一個天真小女孩拯救的故事。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嵌套對應”的敘事手法和異常美麗的鏡頭語言。


一:現實與故事的嵌套與對應

電影有兩條明顯的故事線:一條是因傷住院的男子遇到了天真可愛的小女孩,他利用女孩對自己故事的癡迷,哄騙其幫自己拿到安眠藥從而擺脫不如意的生命;另一條則是男子為女孩講的故事,故事中,一群俠盜要去刺殺歐迪亞斯公爵,在刺殺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俠盜們接連遇險,在與男子對應的故事人物即將死亡時,與小女孩對應的故事人物救了他。而因為故事與現實的交融,講故事就是兩人的交流方式,現實中的小女孩也拯救了男子。


如果只是把這部電影當成同時講了兩部故事的片子,極容易看得不明就裡,尤其是“虛構的故事”那條線看起來有很多邏輯硬傷。但實際上,在這兩個故事下面還有一條主線,即兩個主角的認知感受和故事之間的相互影響。

男子帶著完成自殺計畫的目的心,即興給女孩講了個故事,女孩根據自己現實生活中的認知將整個故事在腦海中想像了出來。


故事中的人物與現實中女孩認識的人所對應。比如:故事中的蒙面俠對應男主角自己,故事中的印度人對應女孩的印地安朋友(因為印度和印地安的英語都是India,所以女孩大概是這麼理解的),故事中的Princess Evelyn對應醫院裡的修女護士Evelyn,Otta是讓女孩舔冰塊的黑人。歐迪亞斯公爵則被男主設置成現實生活中的競爭對手。


男子與女孩的認知與感受也影響著故事人物的感受和情節的進展。比如:男子在小女孩的盒子中發現了大象玩具,於是故事中就出現了大象;男子便意來襲,蒙面俠憋尿和公主告白;男子吃了“藥”後,以為自己正接近死亡,故事也變得危機四伏;男子一心求死,故事中的蒙面俠也變得毫無鬥志。


故事中難以理解的部分,其實是小女孩用自己兒童的認知在想像故事。比如:女孩曾問男子病房中的老人的假牙是做什麼用的,男子說那是老人用來儲存力量的。所以當故事進行到神秘使者失去力量時,女孩想像的畫面是他的牙齒掉了出來。關於神秘使者死後嘴裡飛出的鳥,大概與使者想要帶這群俠盜們尋找充滿鳥的綠洲相對應。

即興講出的故事通過兒童的想像劇場呈現出來,就應該是夢幻的,混亂的。


拯救與拯救

影片最開始有一個橋段很打動我,對基督教並不了解的小女孩誤打誤撞偷了聖餐拿給男子,對現實生活已失去信心的男子驚訝地問道:

“Are you trying to save my soul ?”

小女孩在他連連追問下也沒有懂,她不知道那是聖餐,也不知道吃了聖餐意味什麼。

就像是小女孩並不是帶著自覺的拯救心,而是靠著對故事的興趣,聽故事的慾望,對故事結局單純美好的期待,不經意間救了試圖放棄生活的男子。


在男子講述的故事最後,小女孩深入地介入到故事情節中,以自己的意願改變故事情節的走像,激起故事中蒙面俠的鬥志,改寫他與歐迪亞斯公爵決鬥的結局,從而完成對現實生活中男子本人的救贖。

二.極美的畫面與鏡頭

這部電影的畫面和鏡頭轉換是最為人所稱道的地方,大量的高飽和色彩、奇幻的構圖元素、磅礴的全景視角、華麗的場景轉換。我在觀影過程中幾乎是每分每秒都要凝神聚氣去盯著畫面看的,生怕放過任何一個精雕細琢的鏡頭和美輪美奐的細節。

早期特效電影、定格動畫形式、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後現代藝術,甚至包括話劇的表現手法都被塞進了這兩個小時,各種藝術風格和形式銜接拼湊得沒有一點違和。

和大多數畫面奇幻且為人稱道的電影不同,《墜入》不是通過3D技術製作出來的,它的所有場景都採用實景拍攝。導演花了五年時間去23個國家取景。


印象很深的幾個畫面

印象更深的畫面剪輯:

牆面上是鎖孔透過的人與馬的倒影,接著門戶洞開,漂亮細瘦的馬頸下是耀眼的白日,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

新美洲蝶慢慢旋轉,顏色漸變,最後變成墨綠色的蝴蝶島。

故事中的人物踢到了咖啡,咖啡慢慢滲透到布中,緊接著就是透藍的天空下巨大的白色的布,白布靠近地面的一段有鮮紅的血液一路染上來。

音樂

今天早上醒來,睡眼矇矓中重看了這部電影,忽然發現從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電影的主題曲是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配上片頭片尾的黑白影像看起來實在別有韻味。上一次觀影時太過關注畫面,沒有注意到影片的音樂細節。




電影中另外打動我的一點是它的拯救方式——講故事。

故事是很重要的,不論是每個人的童年時期,還是人類的童年時期,故事可以用來去解釋或理解那些事物和現象。童年時,每個小朋友都擁有布娃娃、娃娃屋、故事書。ta們用想像力去編排或理解情節,故事中往往投射著ta們現實生活的影子。


徐葆耕講過人類的童年時期:

那時候人的知識幾乎等於零,他對於周圍所處的自然界——對於頭頂奇妙的天空,對於他身旁的山,對於他眼前的河——都懷有一種好奇而恐懼的心理,因為他不了解,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就咆哮起來了,自己很容易被這些東西毀滅......
剛才還是鳥語花香,轉眼之間烏雲密佈狂風大作,大雨傾盆山洪爆發,自己的家人蹤影全無。他會思索,這是怎麼一回事?從他自身的經驗出發去預測,那一定是天上有一個力量比自己大十幾萬倍的神,他發怒了...... 

於是神話就誕生了,不了解的事物尋求解釋。


除此之外,講故事還有另外的意義,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做過的敘事治療,這是雙向情感障礙病情很嚴重時對我最有效的治療。

珍妮特曾經談起虛構寫作對她的意義,“我寫了一個自己可以承受的故事,另一個故事太痛苦,我無法從中倖存。”

虛構寫作像是給了故事另外一條出路,已經發生的事情太沈重,壓在心口的情感需要表達,我們在故事中看見並聚合自己,於是字落紙上就有了另外一條出路,寫作者本人便可以沿著這條出路從困局中走出來。



對於這部電影的批評也很多,除了因沒有完全了解小女孩的認知對故事的影響而感到電影沒有邏輯外,還有指責其形式大於內容,甚至只剩下形式的聲音。

其實在我看來,藝術領域中,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內容的一部分。同樣的觀點或故事內核用不同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區別就在於形式本身的特質。


講到這兒,想說一個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承認既往傳統表達方式的價值外,也需要探索更多新的表達方式。文學史上講宋詞,說其只是把唐朝詩人修築的道路延長了,疏鑿的河流挖深了,把某一個意思寫得比唐人更深刻,某一個字眼或者句法用得比唐人更工穩,可是沒有去冒險去開拓新天地,風格和意境也多多少少都是唐人的影子。


表達方式的探索是必要的,很多人喜歡拿“敘事性”去要求所有電影,但電影的發展實際上是去敘事性的。


我還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不止在電影上,還是文學或者藝術作品上,即時沒有那麼成熟,但探索就是這樣的。


彩蛋一:介紹一件我覺得在探索新的表達方式的作品——《絲詩》

《丝诗》既是一本书,又是用液态丝绸制造而成的植入式生物传感器。“丝与人体组织是兼容的;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排斥丝,即使大脑表面那么敏感,也可以与丝兼容。“
简·博文的诗歌源于一个信念:当我们阅读这种置于体内的生物传感器,语境并非中立,而是前设了关注,以有五千年世界历史的材质写成。
這是诗歌与医学科技結合,以纳米尺度写成,探讨丝于体内的文化、科学和语言复杂性。


彩蛋二

因為不喜歡看當下熱門的電影,所以發現了這個網站——MUBI


這是一個只有30部影片可選擇的網站,每天會新增一部影片,也會撤下一部影片。網站的選片關注各個流派,不會忽略獨立電影,即使是相對小眾的戲劇和實驗性影片。如果你也在大數據的相關推薦中打轉,找不到探索新電影的衝動,也許可以試試這個網站。



好啦,祝你在生活中游刃有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