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een
Noreen

有時沉默,有時健談。 閱讀/翻譯/思考/好奇寶寶/有點宅

【雜談】Reset

(编辑过)

以前有個研究所的學長說:每寫完一章論文,就必須放空一個月

當時我還是個菜鳥,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只覺得好誇張啊,有這麼嚴重?

現在輪到我寫論文,熬這個簡直自我吞噬與啃咬般的長文的同時,我也總算明白了寫一章休息一個月是怎麼回事。

約一個月半前,依照指導教授指出的問題,我修改了前面一整章,新增了下一章。一共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然後,透過手指輕點的電子郵件送出之後,我的魂魄彷彿也被那道光送出去,不知不覺放空了至少一個月。(閱讀的進度雖然勉強繼續跑著)

當然,中間去跟教授面談的時候,還是有努力從浩瀚的宇宙裡將被撕毀的三魂七魄打撈組裝起來。

但就像教授在學期末也被各種教學與行政的期限壓垮,沒能把整篇足足將近六十幾頁的全文看過。

我在發送信件時也清楚這件事:在這個極致壓縮生命以榨出任何一滴生產力的時代,要讀超越三十頁以上的專業領域的文章,對任何人來說,其實是非常可怕也難以負荷的精神勞動。

所以,我隨信附上了這次修改跟新增的範圍,至少指導教授能在百忙中就這部分幫我監督一下,老實說我就非常感激了。

因為剛改完寫完那一長串,我也失去了回頭把前面四十幾頁逐頁校閱過的氣力。彷彿好不容易摸到終點線就倒下的跑者。

我都沒盡到自己該有的責任(好孩子不能學),又如何能要求別人呢?

結束面談後的我,連成語的構字都講顛倒,對閱讀資料的重組能力支離破碎,連網誌的更新也都無法進行,只好自嘲說我「腦傷」很嚴重。

明明在剛寫好那一章的時候,我還覺得自己能再往下寫,中邪似地一直寫一直寫,精神奕奕地寫到最後直接畢業。為什麼一覺醒來整個化為一灘沙了呢?難道是我意志力薄弱嗎?我經常為此沮喪、懊惱起來。

可是友人聽了之後,卻不這麼認為,她說:

恐怕是身體的疲勞跟精神的疲勞沒有跟上。

大腦在交出稿子的瞬間還呈現瘋狂快轉的狀態,不停不停地吐出話語,但也不斷地質疑自己每句話的立場與可信度,可不是隨便把字寫上去就能了事的。

確實,精神上的疲勞感有時候雖然緩慢而沉默,但後座力驚人。

我現在才領悟,這就是寫論文最蝕人血肉的部分,老實說讀與整理資料什麼都還是小事(雖然非常耗時),如何寫成的過程本身才是最可怕的。更別提還有對未來的不安跟對自己沒信心,根本腹背受敵。

也難怪學長當初說要休息一個月,毋寧說一個月也算恢復迅速了。

據說研究者經常礙於種種面子問題,彼此之間其實很少會吐露在研究過程有多少痛苦與掙扎。感謝那位學長如此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脆弱,讓多年後的我明白,原來我並非孤單一人。

這篇文章也是,雖然只是一個試著藉由排列文字以招回生魂之紀錄。

但若有誰,為了寫作上的精神疲勞而責怪自己怠惰,也希望你明白:這絕對不是只有你如此,這只是肉身之人的常態。好好地休息,好好地找回節奏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