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nai奶奶
Nainai奶奶

在城市繁擾中打轉,透過閱讀、戲劇、電影安放每份情緒,喜歡以文字記錄意識流淌的點滴,捕捉歲月流逝的浮光掠影。

【讀後感】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

「什麼是愛自己?」

沒辦法這麼自然而然地喜歡上自己,覺得自己好多事情都沒做好。總是期待自己能變得更好,卻又一次次地對自己失望,儘管已經竭盡全力,結果卻不盡人意,或許,只能接受自己只有這樣了吧。

不久前,經營「奶奶心理學」對我來說變成一件辛苦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回不完的私訊,每個人都打著好長好長的問題,我想竭盡所能的接住每個墜落的人們,卻漸漸地開始迷失方向。明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但在情緒過於低落的狀況下,一切想法都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懷疑自己是任何人都能取而代之的垃圾桶,對方傾訴完就一走了之,又或是對方只是需要一個剛好有空又懂的陪伴的對象,只要符合資格,不管是誰都可以。

原來期許自己能透過「奶奶心理學」的知識弭平資訊落差,並進一步的溫暖他人,事情卻好像漸漸走樣了,溫暖他人的同時我不斷地消耗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都睡得不好,甚至惡夢連連,無法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徒剩空虛與寂寞。

沉寂數日,還在思考如何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恰好收到采實文化寄來一本書《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讓我期待黑暗的生活中是否能有一絲絲的轉機,更期待近期低落的心情是不是有轉圜的機會。

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在說些什麼?

不翻開書本,單看書名《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第一印象會認為這是一本諮商心理師導引讀者如何一步步照顧自己,進而學習喜歡自己的教學,或許內文會搭配故事以及心理切角來讓讀者了解如何實際行動。然而,這本書其實是一位矽谷創業家卡馬爾・拉維坎特所寫,是經歷創業失敗、失戀、親友過世後掉落谷底,為了東山再起,透過高喊「我愛我自己」這句誓言,重新掌控人生的一本全程記錄。

我愛我自己,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連串行動的開端

卡馬爾・拉維坎特曾經也很討厭自己,無法接受現實為什麼這麼糟糕,甚至懷疑生活是不是真的會一路這樣糟糕下去,但是他透過深刻的省思坦然面對自己的各種面向,無論是可能惹人厭的面向,又或是人人曾經羨慕的樣貌。我們每個人都不想展現自己脆弱的那一面,卻又得接受自己的脆弱,才得以看見自己的完整面貌。

而在書籍內容的一開始,卡馬爾・拉維坎特直接地為自己立下「愛自己」的誓言,每一天都喊著:「我愛我自己。」我是相當懷疑實際執行成效的。這樣催眠自己,會不會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又或是不肯深度思考,撫平內心深處的傷口,而自作主張地透過「我愛我自己」這句話來告訴眾人,其實自己有在努力,只是一切就是沒有好轉呢?

資料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535244/

培養愛自己的習慣前,要願意坦承與接受脆弱

由於深度懷疑卡馬爾・拉維坎特立下誓言「我愛我自己」的可行性,更懷疑這些方法是否只對卡馬爾・拉維坎特有效,所以在閱讀完《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後,我又查詢了相關資料,甚至看了另一本暢銷心理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來沈澱自己。

最後,讓我最為深刻的體悟就是「想培養愛自己的習慣,就得接受脆弱。」

在《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中,卡馬爾・拉維坎特並沒有特別提及這句話,也沒有特別著墨在「脆弱」上,也許是他沒有察覺,又或許是正值脆弱的我內心投射使然,卡馬爾・拉維坎特在我眼中就是不斷地實踐這句話。

愛自己,從這四個實際行動開始

在立下「我愛我自己」的誓言後,卡馬爾・拉維坎特更進一步做出實際行動,他透過這四個方法,努力不懈的日日練習,進而讓「我愛我自己」這句誓言成真。

1. 心智循環法:催眠自己,事情就是這樣

低落的心情會讓人焦慮,無止盡的擔心還沒發生的未來,又或是懊悔無法改變的過去,以為自己正在思考,實際上雜亂的思緒早就讓時間如流水般匆匆飛逝。不記得自已到底擔心了多少件事情,只知道事情根本沒有解決,問題還是在那裡。

所以,就專心想著「我愛我自己」就足夠了。

你可能也會懷疑這樣有沒有用,這根本就是在忽略現實,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法,但是根據《原子習慣》的內容可知,當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相對應的做出怎樣的行動,因此,將心智循環法當成日常習慣,不斷的自我催眠,就能讓這句話在心底深度扎根,在你失落的時候、迷失的時刻,內心就會自動浮起「我愛我自己」這句話。《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的心智循環法也可以轉換成其他句型,重新塑造自我認同,像是不斷對自己喊「你已經足夠努力」、「今天你也盡力了」這些話,來避免自己總是自我譴責。

2. 靜觀法:七分鐘的專注呼吸

時間不需要太久,戴上頭罩式耳機,點播幾首最喜歡的歌,專注在呼吸上就足夠了,這個世界已經太過嘈雜、太過紊亂,那些日子裡汲汲營營的過度追求,已經掏空的身上所有的能量。

花七分鐘專注地深呼吸,並且沈浸在「我愛我自己」這句話。

這段時間過去,悲傷不會忽然逝去,卻能稍稍地感受到內心的富足以及飽滿,冷靜下來以後,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糟糕,而在慌亂時覺得無可救藥的事情, 似乎都還是有轉圜的餘地。

3. 照鏡法:面對自己

有多久,你沒有好好的端看自己了?可能自己也知道,這段日子過得很糟,所以面容憔悴,卻也無力改變現狀,索性逃避面對自己的每個當下。事實上,你需要好好的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脆弱,面對自己的悲傷,只要願意接納各種情緒,才能夠看見心上的遍體鱗傷。

不要批判、不要責備,拿鏡子照照自己。如果可以,在鏡子中給自己一點關愛的眼神,因為你真的累了。然而,在期待別人願意接納自己前,就得先接納自己的各種面向,否則別人給你多少的愛,你都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值得接受那麼多愛,卻又矛盾的希望大家主動不斷地照顧你。

千瘡百孔的內心,再多的愛也裝不滿。

4. 提問法:如果愛自己,你會怎麼做?

寂寞的時候,總是容易鑽牛角尖。低落的時候,討人厭的聲音就會不斷的迴繞耳邊:「你憑什麼難過?」這種時候,適合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問問自己:「如果我是真心的愛自己,我會讓自己怎麼過生活?」

提問自己的時候,不會是責備的語氣,而是從關愛自己的角度出發。從第三人稱切入的提問法,讓我們能脫離過度執著時容易陷入的鑽牛角尖,進一步在原來的思想中植入更客觀的見解。

所以,難過的時候就用提問法暖暖自己吧!

「你是為什麼難過呢?」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你已經很辛苦了,今天好好休息,好嗎?」

然而,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多數的自我提問仍然在自我責備的階段,繞回前面提及的心智循環法、靜觀法、照鏡法,都能更好的協助自己踏實的愛自己。

照顧別人以前,先照顧好自己的心

但是,練習好這四種方法,就能永遠不再掉入悲傷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情緒的多元是我們能夠感受世界的重要關鍵,而悲傷的失落讓人更加珍惜難能可貴的快樂。《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不會讓你永遠快樂,而是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不管生活多麼糟糕,都還是會有好轉的那天。

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不是一本教學書,是作者卡馬爾・拉維坎特從人生谷底重新爬起,一段自我療癒的探索歷程紀錄,他的方法或許對你而言不全然有用,然而,卻可以從他的故事中自我省思:「他是這樣愛自己的,那我可以怎麼做?」

這句蔚為風潮的「愛自已」,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偉大宣言,也不會是我們在低落時才需要想起,並且花費一生去追逐的目標,「愛自己」是一種理念,是我們為了學習照顧好自己,而日以繼夜不斷實踐的生活習慣。

本篇文章轉載自奶奶的個人網站
當然,是我本人寫的,喜歡的話歡迎在底下拍個手支持我呦!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