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fan
Yifan

漫遊者

瞞天機密 Official Secrets

這是一部比想像中要冷靜的電影,跟2015年得獎的Spotlight不同,女主角的行動比較是一時衝動,她事後也有些不知所措,而記者的追查也處處碰壁,最後的結果也不如預期,雖然這樣看是部相當反高潮的電影,但是故事中的許多細節卻讓人深思,種種不如人意的部分也反映出真實人生才會有的樣貌,也因此故事中所閃現的靈光才特別讓人感動。


這部電影就像去年講美國前副總統錢尼的電影Vice一樣,一直把我帶回2001-2003那幾年。2001年美國遭賓拉登攻擊之後,就展開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Al-Qaeda的追擊,雖然在當時也有爭議,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可以理解美國想要解決攻擊者的決定。但是在2003年美國決定要攻打伊拉克的時候,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就開始明確反對,尤其在聯合國沒有足夠的支持的情況下,更多人更是無法明白美國的決定。


我在2003年初剛好到舊金山一趟,就碰到了反戰者把大家扣在一起封鎖金門大橋,我想他們一定跟這部電影的女主角一樣,對於自己已經做了自己所能做的、卻沒能夠阻止這場戰爭感到非常無力。


現在回過頭來看,多少能理解那時候許多美國人還是被一股「復仇」的火燒著,他們就是想要攻打一個該死又倒楣的傢伙,也許他們如同我們也看出了海珊並不是美國政府所宣稱的擁有毀滅性武器(就邏輯來說,若海珊真的有這樣的武器,應該會在美國準備攻打伊拉克前使用),但是就是想要打伊拉克以平息心中的復仇之火。之後他們就後悔了,但是也來不及了。2004年小布希還是連任了。


即使能夠了解美國為什麼當年會做出這麼匪夷所思的決定,還是很難理解為什麼英國會決定跟美國一起違反聯合國的決議攻打伊拉克,畢竟2001年被攻擊的並非英國,英國人也沒有真的感覺跟美國人有血濃於水。唯一的解釋是英國自從二戰之後就已經決定了做美國最緊密的盟友的外交國策,所以在這樣的時刻更應該選擇緊跟美國的步伐。而當然對英國人民來說,二戰之後所立下的外交國策是否應該檢討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在伊拉克戰爭之後。


以下有劇情,慎入。


這部電影的女主角Katherine Gun是在台灣長大、直到大學才回到英國的third culture kid,在Guardian的報導中,Katherine提到third culture kid可能對其他人更有同理心,我想應該是在不同文化下成長的人對於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之間的那條線會更模糊,所以父母是基督教傳教士的她會跟一個庫德族的穆斯林男人結婚。


在另一方面,我認為third culture kid相比於接受一般國家既定教育並且生活在自己母國的社會文化氛圍長大的人會更輕易把自己跟自己的國家和政府分開。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她相較於其他人更不在意揭露這個訊息對英國政府造成的傷害。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其他人是因為不願意觸犯國家機密法所以才沒有選擇她所做的事情。也許這也可以視為她相較於其他人比較不受到國家「規訓」的影響。


接下來是當她遭受到「國家機器」的威脅的時候,她得到她的父母以及伴侶無條件的支持,她有朋友願意支持她,也有人權律師完全站在她這邊,更重要的是,當她的丈夫面臨被驅逐出境的惡意對待時,她的選區議員毫不遲疑挺身而出,直斥這是state bullying。


這些顯示出來的是,在一個正常的國家,人民會愛他們的國家、會跟他們的國家有連帶感,但是他們與國家的關聯遠比不上跟家人朋友以及其他工作、社團或宗教的關聯,所以國家無法情緒勒索他們,而在一個法治國家,國家也無法真正威脅他們,因為人民有家庭資源、社會資源、法律資源、政治資源可以應對。


只有在一個極權國家,政府會剝奪家人與朋友之間的信賴感,會剝奪參與社會、社團、宗教的權利,會讓被國家威脅的人無法有法律資源或政治資源可以對抗,所以極權國家的人民除了他們自身之外、只有國家可以依靠,這時候政府就會一直情緒勒索它的人民、一直威嚇它的人民,而它的人民甚至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宣稱自己非常愛這個國家。


另一個部分是新聞記者的求證的部分,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媒體即使必須考慮與政府和企業的關係,媒體還是享有完全的自由,記者們還有主編們隨時準備好出版值得出版的新聞,這是源自於人想要完成自己的天職的需要,這是每個自由人都準備好要犧牲麵包來換取的自由。


而在一個媒體自由且自律的國家,記者是受到尊敬的,也因此記者有足夠的政商關係可以打聽到各種情報、請有權威的專家協助鑑定。


相對來說,在一個極權國家,媒體受到國家的指揮,記者無法自由發揮,久而久之記者就會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記者,而即使有值得報導的新聞,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追查資訊、證實資訊。最後,媒體無法成為一個足以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只是政府的文宣機器。


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實是裡面的人都不是依照最有效率的法則在處理事情。首先,美國情報單位寄給英國情報單位的信不應該用轉寄的方式,應該是英國情報單位應該要自己消化過另外發信,這樣就無法追查到原來發信的單位。其次,假如Katherine Gun最後還是決定要自首,她不如一開始就去找記者,也省得記者繞那麼大圈去查證(雖然大部分的查證是即使她出現也還是要查證的,但是至少不會一開始就讓人覺得是反戰人士自己捏造的信件),而且可能一開始就要找人權律師諮詢。第三,Observer實在不該讓一個會執行拼音檢查的職員成為新聞印稿前的最後一人。


當然,這些處理方式因為是不完美的,才更顯得真實。若是Katherine Gun一開始就做好萬全準備,她的說詞就會顯得比較不真實(雖然我還是會選擇相信她)。而當時英國情報單位應該是非常不想配合美國情報單位收集聯合國會員國的黑資料,所以根本懶得重新擬一封信。


看完電影,才驚覺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世界從那時又改變了好多。美國就是當年反恐戰爭導致財政問題、也開始跟中國更緊密的合作,後來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風暴、中國舉辦奧運,2011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大國崛起逐漸明顯,然後習近平於2012年擔任國家主席。然後就是我們今天的局面:中美貿易戰(以及其他外交等層面的較勁)。


對於在所謂自由民主陣營的我們,也只能期望我們能度過這一個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對立。倒不是我們對於極權國家有多少恨,我們反而是利用這個機會檢視自己所選擇的體制是否有足夠強健的體質,是否在最惡劣的時刻還能夠保存我們對人、對自由、對理性、對法治的信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