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M編,接案編輯,分享與編輯有關的事與其他。 「為乾旱流淚,為涼夏可能欠收而不安踱步,即使被人說自己一無是處、沒人讚揚,也不以為意。我想成為,這樣的人。」宮澤賢治 頭貼 by lulljevic 個人網站:https://editorstw.com

出版課程筆記:《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Ep1:編輯工作的傳承與挑戰:資深前輩經驗分享

本系列筆記為觀看《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線上課程隨堂筆記。本套課程為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一系列進階編輯講座與課程,如對相關課程有興趣,建議主動關注文策院或光磊版權的FB唷!
前言

本系列課程為文策院主辦、光磊國際版權經紀有限公司承辦的一系列針對非文學書(非虛構)的編輯實務課程。有幸報名成功,得已參與這系列共12堂課、長達24小時的線上Live講座。由於是Live講座,本系列的實時筆記也比較鬆散,建議對臺灣出版、版權與IP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主動關注文策院的相關訊息,有相當多的免費講座可以報名參與。

本系列課程由八旗文化王家軒主編與馬可孛羅文化邱建智主編擔任主講師、主持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冬陽擔任顧問。

第一堂講座為「編輯工作的傳承與挑戰:資深前輩經驗分享」,邀請到左岸文化總編輯黃秀如與時報文化第一編輯部總編輯胡金倫主講。在課堂開始前,王家軒主編特別強調了這種出版人才的交流與培訓是過去少有的。受益於文策院的努力與光磊版權的規劃,使促進這幾年臺灣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傳承。

1-1 左岸文化總編輯:黃秀如 意外的旅客

左岸文化總編輯黃秀如,也被人稱為「小威」。有三十幾年工作經驗,而近十四年都待在左岸文化(也期許這就是自己最後一份工作)。於2000年時踏入職場,在進入出版社工作前也面臨不同階段的困擾。

跟著最近的時事,許多人文學系可能會面臨自己的職涯出路等焦慮。黃秀如主編就自己的經驗分享,當初政治系畢業後的心路歷程。不走學術圈與政治圈,在進入左岸文化之前做過十二種工作,待過媒體(自晚、國際編譯)、書店(誠品)、出版社(新新聞、誠品、左岸)。因為關心政治,也了解到與人有關的工作都是一種表演,要有心理準備你想演成誰?

過去擔任媒體國際編譯的經驗對後來處理版權很有幫助。相比過去層層把關、分層負責的媒體企業,進入出版社後負責的往往是一個人、一本書,單兵作戰的一條龍工作,在只有一個人把關的情況下就容易出錯。

過去的經驗會影響現在,如果能帶著你的專業來到媒體業、出版社,這個利基點才能帶來更豐富的觀點。編輯能力可以進出版社再學,但你進出版社之前的經驗作為你的養分,對你選書能力的養成才是不可或缺與難以取代的。

譬如在翻譯方面,不同領域的原文在不同脈絡下有不同的意思。例如軍事術語在不同的系統下有完全不同於平常翻譯的意思。也就是說,你本來領域的專業可以對你出版方面有很大的加分。

要常常逛書店(實體、網路皆然)。往往在逛書店時才會發現,自己在做的事情,別人早就做得更多、更好,因此可以給予自己刺激。逛書店也能發現是誰在買書、描繪讀者的模樣。實際的案例可能會突破你的刻板印象。

過去在誠品做《誠品報告》,是銷售情報、B2B的單位,做了將近四年,可以更了解各家出版社、書籍商品的生命週期。這些過去的經驗都是現在做出版的養分。

編輯是什麼樣的工作?

黃秀如總編指出,做編輯不能只在意製作面(要做得多好),而是成本、成本、成本。也就是製作人、製片的角色,製片就是打雜的,編輯基本上也就是打雜的,什麼都要管。要去搞錢、要去搞人。每天在處理的事情都是人的工作。

要了解自己手上有多少資源,思考怎麼小兵立大功,以現有資源去拚回報。不把自己當成大導演諾蘭,而是自比伍迪艾倫。(大製作小票房 vs 小製作大回報)

小結:去做真正關心的事情。編輯是一種內容生產者,內容永遠在那裡,只是手段改變。了解別人在做什麼,就不會落伍。掌握內容,學新把戲。

1-2 時報文化第一編輯部總編輯(前聯經總編):胡金倫

被稱為金倫法王的胡金倫總編,曾經服務於麥田、聯經等等著名人文書出版社(2002年進入麥田、2009年進入聯經擔任總編;與2013年才進入麥田的王家軒錯過)。於去年(2020年)轉到時報文化第一編輯部擔任總編輯。

對胡金倫來說,在編輯這一行,要抱持永遠學習的態度面對工作,因為永遠都會出錯。而這自然就會面對該如何與讀者互動這檔事。胡金倫提出了兩種面對讀者的態度:

  • 橫眉冷對讀者指:永遠的沈默面對讀者的批評(虛心接受);卑而不傲
  • 俯首甘為讀者牛:永遠為讀者而服務

同時也指出在時代的變化下,目前的編輯更多需要走出幕後,面對讀者與群眾。也就是過去是「安靜的編輯」,現在則需要「吵的編輯」:

  • 安靜就是力量的編輯?不多說不批評、幕後的編輯
  • 噪音就是力量的編輯?很會說、走到幕前、主動的編輯

在疫情之後,國外很多主編、總編都走出幕後,用主動的方式面對讀者。

為什麼會進入這個行業?

胡金倫分享其由半島至島(馬來西亞來到台灣),他以及那時代的僑生、留台人畢業後的未來打算,何以大多選擇留在台灣。在於解嚴後的台灣,在文化藝術方面環境深具誘惑。經歷過台灣豐富的出版、視聽環境,會令很多人想要在畢後留在台灣,並進入相關行業。這些至今都仍是台灣可以驕傲之處。

出版類型的變化

麥田最早期以文學、歷史、軍事大宗;聯經則一直以人文思想、學術、文史為主;而時報早期有非常多的文學、人文書的出版,後來則慢慢加入多元的出版類型。

不同的出版社在各類型的出版比例考量上,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不斷在改變。胡金倫從入行到現在二十年來觀察,每一家出版社出版的類型一定跟著大環境景氣的影響,也跟主事者的決策、市場的氛圍影響其選書。

品牌/形象的建立

建立品牌形象不是一天就能達成的,除非你剛創社就能馬上做出轟動世界的大書。大部分出版社都是靠過去出版的資產建立品牌和形象:也就是作者群、舊書(自製書)與譯稿

但這也會讓人設想,投資這些是不是一種錯誤?一種罪過?如果選書失敗,這麼多的「庫存」還能算是資產嗎?明明是資產,卻換不到現金。那到底是不是累贅或包袱,對歷史越悠久的出版社,這些越是大問題。

前人種樹,後人庇蔭?思考前人種的樹,結的是好果子還是壞果子?

累積的資產必須活化與善用。即便不是自己經手的作品,依然視作自己的孩子。

透過改版、賣版權(或賣譯稿,用預付版稅方式賣,非賣斷。越經典的東西,投資的報酬率越高)、電子書、有聲書、影音播客⋯⋯將(賣)「不動產」化為(賣得)「動產」。

其中,現在「改版」的意義有非常多,將長銷的東西不斷改造:增加新的序、新的導讀、換封面、重譯⋯⋯

譬如麥田新出版的「張曼娟的課外讀物」套書,重出的四本經典就是脫胎於過去既有的資產
重新包裝(從過去胡金倫經手的十五本舊版故事盒子書系的作品中挑出四本重新編輯出版)。

胡金倫總編也因此思考,為什麼這套書要過20年後才成功。是當時的編輯(指他自己)沒做好?因為作者的地位與名氣嗎?還是時機氛圍?當時的編輯缺乏充分溝通?透過這樣的檢討,他也因此思考,有時候當下的付出無法立刻轉換成成就,自己接手的工作也不必然完全出自自己。因此每每面對新的作品時,去想如何讓後人善用資產才是王道;當舊有資產歸屬到自己的工作時,就想辦法怎麼活化。不同的版本都是新的嘗試,一種投石問路、測水溫的工作。

他舉出《槍砲、病菌與鋼鐵》這本時報的長銷經典為例,累銷超過十萬本。這本書每年再刷幾千本,但是再活化為電子書後,竟發現每年單單電子書就賣一萬本。表示紙本書、電子書各有各的需求,不會因為出了電子書就瓜分市場,而可能因此開拓新的版圖,接觸原本不方便購買紙本書的市場。

他總結道:「人文書創造的業績是日積月累的。人永遠不在其位,今天你做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是為後人留下東西。

這時代編輯最重要的工作

在這個主題,胡金倫討論他認為的編輯與作者之間的關係。這兩者之間的互動是包括照料、噓寒問暖、照應生活以及最重要的——催稿,所構成。編輯在面對不同性格的作者時,需要扮演多重角色,有時是嚴厲的父親,有時是虔誠的仰慕者;既是老師,又是被發洩的對象、私人生活的照料者、忠誠的朋友、心理輔導等等。

但歸根究底,是要取得作者的信賴,這因此才表示你是一個值得信任的編輯。

同樣地舉一反三,在作者之外,編輯也要與翻譯、設計師等協力者建立關係。當然編輯與出版夥伴們之間的關係要因地制宜,不見得適用於不同類型的作者、工作者,編輯與作家的關係也各國風氣不同,但核心在於摸索出與協力者之間洽當的關係,取得夥伴信任,推動出版工作的順暢前進。

編輯的核心與價值:不斷在改動,從被動到主動

呼應前面所提,當前時代的「編輯」從「安靜的」走向「聒噪的」編輯。也就是從幕後走向台前。胡金倫整理出四個時代,編輯在出版產業所扮演的角色演變。

  1. 紙媒時代:製作人,從尋找作者到成本控制、市場推廣與參與。
  2. 網媒時代:導演,媒體變得更多元,新增多種傳播方式。編輯除了要完成書本的印製,還要考慮如何將書籍轉化為適合不同媒體利用的內容,讓原本的作品在紙本出版外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3. 全媒體時代:如何將一種內容轉化為多種產品。過去,編輯只處理文字性內容,現在則需要處理聲音與影像。為了配合新媒體需要,編輯必須與作者商量如何剪裁紙本的內容,製作出不同的影音產品。要有能力產製十五到三十分鐘左右,清楚表達議題與陳述的內容。
  4. 自媒體時代:編輯必須尋找在不同媒體出現的作者,共同商議如何將社群媒體的文字或聲音轉化為商業、可出版,有利可圖的內容。

在目前直播與網紅當道的年代、拋頭露面賣書的時代。不只是總編,主編乃至於第一線的編輯,各個都要會讀、會吵、會戰。這或許不適用於每個人,卻是一個時代趨勢。幾個指標性出版社的編輯都有長期經營個人的社群(顏擇雅、朱亞君、富察等等),要確保你有能力與人辯論、引起話題。

不同階段編輯的目標:資歷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你,想要做的事?

是想準備薪火傳承?栽培新人?達成文化使命?還是努力知識傳播?但其實編輯沒那麼偉大。在編輯生涯中總有你真正關切、想做的事,早晚會意識到那些夢想。

編輯(文學與人文)的角色與作用:在現實與理想中的樂趣與殘酷

在講座的結尾,胡金倫指出現在作為一介人文書編輯,所要具備的能力。他歸結為兩大項:

  1. 對成名、素人作者的敏銳感受與觀察,例如朱亞君總編。投入栽培了林立青、大師兄等作家,開啟讀者新注目的書寫領域。
  2. 對文字有特別的鑑賞能力

但他同時也指出,在這個百家爭鳴、眾家爭搶的時代,作為編輯要思考:你是一個可以等待的編輯嗎?等一本書的出現、等一個作家的誕生。這沒有絕對的答案,但胡金倫總編分享自己是一個可以等的編輯,但等待是有條件的。

有些時候作家與書稿不是說有就有、說來就來,而是累積數年以上的人脈與資歷後,與作家之間的信任與約定成熟,才會開花結果。許多書約是等了五六年、十年以上。在等待的同時,也就是投入編輯與出版職涯的工作期間,得要持續經營人脈、累積成果,成為一個有說服力的編輯。說服力來自於你的實務經驗與主動的熱情。胡金倫總編也說道,自己是個「花心」的編輯,也就是保持多元的興趣,才能增加更多的契機。致力於去做不同的事,不斷推陳出新,才有辦法等到對的人、對的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