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
Mia

寫字以及畫畫的女子。中醫在學。 聯合報 尋找潛水伕專欄 (bit.ly/2tLhfy0)。

散讀小寫-《人性枷鎖》

最近稍不忙,這一個月裡讀了余秋雨的 《山居筆記》,和毛姆的《人性枷鎖》,彷彿得到某種滋養,不再困乏。但是總覺得自己讀不夠,該記錄下來,又想,應該要每月都分享一本書,以鞭策自己讀書,希望可以接下來的一年裡可以實現,也算是新年的目標。

書影

毛姆在台灣地區不太紅,書名是經典,但經典的意思也就是大家都沒讀過的書,反而比較容易從對岸學生的口中聽到,特別是《月亮與六便士》,究竟是要為了理想而活? 還是現實呢?

當然這樣其實也是不負責任概括地說。

近八百頁的小說,濃縮了一個人的一生,書中沒有特別驚心動魄的細節,卻描繪了一個人的一生,無波瀾壯闊,就是普通人;無驚人成就,就是一般人。

且讓普通、不凡的辯證留在這,我只想談意義,更精準地說,生命的意義。寫到這,我又不禁開始畏縮了起來,因為生命實際上並沒有意義呀,芸芸眾生在地球表面佔據如此短暫的時間,意義是並不存在的。人,身在天地間如浮游過客。「倘若生命並無意義,世間也就無所謂殘忍。他的作為和不作為皆非重點。成功與失敗都是浮雲。」

在還沒有讀小說之前,我是隱隱有這樣的想法,但也責備自己消極。可是當抄寫下這一段文字時,卻開始有放鬆的感受。我們總是過度在意失敗、在意各式各樣的情緒,困惑在其中,而不得解脫。

「織毯師傅編出繁複花紋,不為別的,單純是滿足個人的美感,故人類大抵也是如此活著 … 既然意義並不存在,一切又不重要,面對生命這巨大的經軸(宛如毫無源頭之河,奔流不息,卻又不斷流向大海),每人可選擇不同緯線編出人生樣貌,從中汲取個人滿足。其中最易理解又完滿的面貌,就是順利地出生、長大、結婚、生子、養家,最終迎向死亡;還有其他複雜但美好的面貌,其中缺乏幸福與成就,但讓人憂心的表面下,卻蘊含著某種雅緻。…幸福與痛苦同樣不值一提,如同其他人生體驗地出現,都是讓整體面貌更為豐富。剎那間,他彷彿能超然看待生命中的大小插曲,不再像以往那樣情緒隨之起伏。當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有助於人生面貌更加繁複,終有一天生命走到盡頭,他會滿足見證其完成,宛如一件藝術品的誕生,唯有他知曉這件作品存在,因散發的美麗不在話下。隨著他離開人世,作品也會立即消失。」

將生命比喻為藝術品,而自我決定如何實現,那麼勞動呢? 日日工作,為的金錢、為的活著-

「對世界上成千上萬人而言,人生不過是永無止盡的勞動,既不美麗也不醜陋,只得像四季更迭那般默默承受。他忽然感到滿腔憤慨,一切似乎都徒勞無功。想到人生並無異議,他就打從心底不甘願,但所見所想又加深這個意念。然而憤慨之後其實還藏了一層喜悅。倘若人生沒有意義,也就沒什麼可怕了。忽然間,他渾身充滿力量,勇於面對人生。 」

我挺喜歡的。


講另一件小小的事情。

除左生命意義的命題以外,讓我感到最有趣的事情是,其中一個角色,米卓爾,一個生性冷淡、粗俗平庸的人,菲力普卻為他醉心不已,頗有張愛玲筆下角色的影子。

充分利用菲力普為人的弱點,近乎花光了菲力普的積蓄,甚至在菲力普第二次接濟他的時候,想用性引誘他,未料失敗,在盛怒之下,刮花了菲力普的親筆畫、拉破沙發、砸壞一所有鍋碗。

於是我不禁會想,到底是怎樣一個女子,會有如此行為?

挺好奇的,希望有一天我會明白。


參考版本:毛姆(W. Sommerset Maugham)著,林步昇譯,《人性枷鎖》,麥田出版,2017年初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