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
Adrian

订阅我的newsletter: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Dynacard

我们说时间管理时我们在说什么?

我们可能长期以来对时间管理都产生了误解,在我们谈时间管理之前,我们应该搞清楚,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管理的是什么?

在我们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时间管理绝对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但在我以前的认知当中,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把事情排列好,然后再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这也使得我一度把时间管理做成了事件管理,但慢慢的我才意识到:

时间管理 ≠ 事件/任务管理。

其实时间管理和我使用什么工具无关,和我们能不能把事情排列好无关,时间只是我们要做事情要投入的各种成本的抽象表达,时间的背后是人的精神成本和物质成本。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时间并不需要被管理,真正需要被管理的是哪些被时间所代表的成本,而管理这些成本的目的是期望达到某种结果,而我们投入的这些时间是否产生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是评价时间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时间管理不是影响结果好坏的唯一因素】。

所以,对结果的预期有多清晰,或者说我们对目标理解的清晰程度,会极大影响我们时间管理的效果好坏。

时间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时间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 设计层面:明确目标,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同时定义我们如何才算完成了目标。
  2. 部署层面:拆解任务,明确优先级,确定我们需要在各块儿分配的精力和成本。
  3. 执行层面:按照拆解出来的任务的优先级去执行。

第一步:明确目标

为什么要先明确目标?

因为时间管理是手段,服务于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目标的清晰与否会直接影响我们时间管理的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我们经常遇到的场景,我们需要做一个ppt,然后大概可能要花一天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应该认真的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PPT?

首先得明白,做PPT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这个PPT用来干嘛才是我们的目标。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明确目标就开始动手做的话,会是什么样子?

最开始的时候,我可能就开始打开网站找素材,开始写ppt。

后来我学会了使用一个工具,可能会在TODOlist里面添加一条TODO:“完成客户演示ppt”,然后开始去网站找素材,开始设计PPT,捉摸着怎么让PPT更好看。

但这样做可能大部分时候是低效的,因为在没有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做事情会陷入迷茫的状态,很容易抓不到重点。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让我们在大的方向上不会跑偏,大方向是对的,我们做时间管理才会有的放矢,不至于抓瞎。

还是刚才做PPT的例子,我们需要搞清楚,我们做ppt是为了干嘛?我们从PPT用途的角度来说的话,可能会想到:

我们做一个PPT是为了给客户演示,但如果只思考到这一层的话好像还不够,给客户演示好像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个目标进一步的进行精确的描述,我们做ppt是为了给客户演示,最终促成交易。

当我们对我们刚才定义的这个目标进行修正之后,我们似乎得出了一个更加精确的目标。

这时候可以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描述这个目标,因为这里的描述方式会对我们下一步拆解目标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这么描述:

如何通过ppt帮助我们和客户达成交易?

这里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方式描述我们的目标呢?

因为“为什么”的问题通常会引发我们的思考,但不一定能引导我们做出行动,而“如何”会引导我们去思考行动,因为我们接下来是要为执行层面做准备,所以可以使用”如何“这样的句式进行目标描述会更具有引导性。

这是我想说的第1点: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有清晰目标我们才有可能正确的使用时间。

书籍推荐

<aside> 📖 OKR工作法:谷歌、领英等顶级公司的高绩效秘籍-克里斯蒂娜...如何激励不同的团队一起工作,全力以赴去实现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硅谷的两个年轻人汉娜和杰克,像很多人一样,在萌生...查看原文

</aside>

第二步:将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任务

在第一步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目标的定义,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对我们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我们接着说ppt的故事。

刚才我们定义了为什么要做PPT,做PPT的目的是为了给客户演示并促成交易,那么我们就需要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如何才能通过PPT达成交易?交易的关键是客户愿意花钱或者时间来交换我们产品的价值,所以围绕价值这个点,可能会存在如下关键问题:

  1. ppt能够让客户清楚的理解并认可我们产品的价值;
  2. PPT能够让客户明白我们提供的价值是他需要的;
  3. PPT能够让客户明白使用我们产品确实能帮助他们变得更好。

(以上都是我脑补的点,仅仅为了讲清楚这个逻辑)

这时候我们大概会知道在这个ppt中哪些东西是必须要有的,就是抓重点。

所以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但这个时候的思考需要对执行层面有指导意义,所以需要对上面三个问题换个描述方式:

  1. ppt如何才能够让客户明白我们产品的价值;
  2. PPT如何才能够让客户明白我们提供的价值是他需要的;
  3. PPT如何才能够让客户明白和我们完成交易后,他的投入产出比是高的,也就是花钱买我们产品的价值是值得的。

当问题被我们替换着成三个的时候,是不是看起来有些眼熟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拆解出我们要做的事情了,可能有下面这些事情:

  1. 梳理我们产品的价值点在哪里,最好是能有案例说明;
  2. 梳理客户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他们的问题和我们产品价值的匹配点;
  3. 预测以当前的产品价格可能给客户带来的产出有哪些,可能需要大致计算一下;

但是仅仅是明确了以上问题,可能还不够,我们可能还会想,我们PPT呈现上需要更加专业,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一些素材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步。

  1. 搜集素材,PPT美化。

再进一步的话,我们可以将以上几点进行一个归类:

  • 信息搜集,用来完成前三个动作;
  • 素材搜集,用来完成第四个动作;

当我们完成了将目标拆解成具体的动作的时候,我们大概已经知道我们需要在哪些事情上分配精力和时间了,你就可以把这些待办事项放到你的TODO里面去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完成的最后一步是,我们在这些已经明确的动作上,各自分配多少精力,这一步由任务的优先级来完成;

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明确目标只是第一步,但能否从目标中正确的拆解出我们要做的事情,这将决定我们的精力要放在什么地方,至于这些地方的精力放多少,将由我们的第三步来决定。

第三步:明确任务的优先级

这也是最后一步,给具体的动作排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网络上有很多tips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事情的难易程度来排列优先级,我们要先完成简单的以避免挫败感,把硬骨头都放到后面来做,

但我觉得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怎么排优先级,取决于我们分解出来的动作中,哪些动作是我们必须做的,必须做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不做,这个目标就无法成立,而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最后做的,他对我们的目标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们回到PPT的例子,我们拆解出来的那4个任务重到底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呢?也就是如果不做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就无法成立?我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了分类,P1代表必须做的,P2代表应该做的。

P1:ppt怎么样才能够让客户明白我们产品的价值;

P1:PPT怎么样才能够让客户明白我们提供的价值是他需要的;

P2:PPT怎么样才能够让客户明白和我们完成交易后,他的投入产出比是高的,也就是花钱买我们产品的价值是值得的。

P2:素材搜集,ppt美化。

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我们可能经历了如下思考:

首先,我们卖一个产品给客户,得让客户知道产品有什么用。

其次,我们要卖一个产品给用户,那么这个产品必然是用户需要的,也就是说客户不需要产品的价值,那么基本上我们定义的目标就不会成立。

那有人说第三个和第四个为什么变成了应该做的了呢?

那是因为客户对产品是否能让他们变得更好,通常会有自己主观的判断,同样ppt看起来是不是专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别太烂就行)。

而对于我们已经确定了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分配我们的精力了。

比如,客户信息量较少,所以我们要去搜集和了解更多客户信息。

我们对自己产品的价值比较明确,而且之前有很多客户案例,这部分不应该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往后放放。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大致有一个估算,更多还是看客户这边的理解;

最后搜集素材和ppt美化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到此我们就可以对做PPT这个事情下面的任务排优先级了:

  1. 确客户问题点,并找到我们产品价值的切入点。
  2. 准备我们的优秀客户案例;
  3. 估算下客户如果购买我们的产品之后的投入产出比
  4. 美化下PPT

对了上面的事情最好是有一个时间截点,不能无限制的去做,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估算下。

推荐应用,滴答清单,包含事件管理,优先级,deadline,子任务管理,这几个关键功能已经能满足在具体执行的时候管理事件了。

以上只是为了讲清楚思考过程,并非每次都要按照步骤一步步做,养成习惯之后,其实大部分是在脑袋里完成的。

最后

时间管理本质上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精力应该如何分配,而非去管理时间,而我们精力应该如何去分配取决于我们目标的清晰度,目标越清晰,拆解动作越精准,这件事情做起来就越有方向,我们就算列了一堆TODO,假设我们不知道这事儿是为了达成什么目标,那么只能说充其量完成事件管理,而非时间管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