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力再說MariosBB
瑪力再說MariosBB

社會心理學愛好者 美麗新世界1984號 手撕吾毛工作室 Youtube頻道:https://bit.ly/3oM9dLW 電報群:https://t.me/mariosBB 推特:https://twitter.com/MariosBB1

浅谈中國十大政治經濟學邏輯錯誤

经济学家张维迎曾经讲过一个寓言故事:

中国的改革是从马背上画白道,画到变成真斑马的过程。一个以马为牲口的村庄,马很懒,都不干活。村长听说邻村的斑马很适合干活,想把村里的马换成斑马,但遭到大部分村民的反对。村长的一个办法是,晚上在村民们入睡之后,在一些马的背上涂了一些白道道。第二天,村民们质问村长为什么把自己的马换成斑马,村长解释说没有的事,马还是原来的马,自己只是给涂了颜色而已。村民仔细一看,确实如此,也就没有当回事。村长每天晚上继续做同样的事情,村民也渐渐习惯了。直到有一天,村民突然发现,他们原来的马都被村长换成真的斑马了,但确实比以前的马更好,他们也就认可了。我们的改革不论是价格改革还是国企改革,都是把马换成假斑马,再换成真斑马的过程。这对我们未来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Hello大家好,我是玛力,我们这类视频主,自媒体,经常被五毛粉红抨击为「带路党」「恨国党」「汉奸」之类的头衔啊,这个我早已经习惯了。在我们内容的的留言下面,我发现经常会出现一些看似理性又极具辩证性的观点来驳斥,非常的具有代表性。我之前频道有一期中国是否遵守WTO规则那一期,也曾经一度引发热烈讨论,留言评论高达2000多条。也吸引了众多键盘政治经济专家发表观点,非常遗憾的是,那个频道被YouTube给干掉了,具体原因大家可以看这一条视频。

好,那今天我就尝试以「逻辑」的角度来谈谈经常在出现的十大迷惑性极高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谬误。如果你是刚刚翻墙出来的懵逼派,建议你认真学习了。由于观点比较多,每一个我不可能展开过多论述,我希望用我浅薄的知识尽量帮大家多一些思考的纬度。好,废话不多说,那我们开始咯。

谬论一 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社会发展观和商品价值观)

说到辩证呢,很多人开口立论就是马克思说过如何如何,那我们就从辩证方法论的祖师爷马克思马大爷谈起。我们都知道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本来都快被国内学术界废弃的学科,居然这几年又开始回炉了。辩证唯物主义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矛盾和对立的,即所谓辩证性,而任何事物都是有都是有特定规律的,即所谓决定性。我们以经济学为例,在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中下页的欧洲,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个没有在工厂上过一天班和开过一家公司的纯研究性学者,马克思的理论大多来自他的想象和他身处的现实地位,缺乏基本的案例和数据支撑。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之一的的奥地利学派曾经体无完肤的驳斥过马克思的理论。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马克思经济学最核心的观点是借用了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但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其客观的劳动属性决定的,即所谓这个商品一旦被产生,就拥有了价值,而推导出他后面的一切理论,这个理论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唯心主义」色彩。至于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门格尔就指出,其实商品的价值是取决他的「实际效用」的。举个例子,说如果你生产了一个不能开机的电脑,就算花了大量心血,那这个东西也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这个东西如果不能满足市场和人的某个需求,那从何谈起价值体系呢。一旦劳动产生绝对价值体系不成立,那至于后面马克思推导的剩余价值论,剥削理论,以及资本主义崩溃论都无从谈起了。

如果说经济学上面理论还值得商讨的化,那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毒害了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了,最具影响力的即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三段论,不管你认不认为马克思的的唯物主义是不是决定论,但他的理论始终都再强调一种必然关系和因果关系,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定义成一条线性曲线,这本身就违背现有的社会学,加上后来「混沌学」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更加证明了我们身处这个世界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从何而来历史的必然呢?我曾经在有一期视频「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历史」中说到,其实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资本家们也孜孜不倦在研究马克思的理论,就算他说的都是对的,处于对自己生存危机的考虑,资本家们也一直在尝试应对这些危机的方法。比如你说我占据生产资料工人要造反是吧,那我们来个全员持股如何?你说我剥削你是吧,那我们建个工会如何?最明显的就是灯塔国强大的工会组织几乎已经变成了工人压榨资本家的工具,从而间接的促进了全球分工体系的发展。

总结来说,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定义哲学的一种,还是有他的学术价值的,从学术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体系,我也没有能力一一反驳,我也不是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但随着现代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发展,我认为马大爷的理论至少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可证实性。由于他过分的强调唯物主义决定论,就很容易变成某些集权组织用来蛊惑人心的工具,进而发展出各种大家耳熟能详的理论变种。这种危害程度不亚于当年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谬论二 中国的崛起靠的是「中国模式」及体制优势

开始有了马克思主义谬论的基础,我们就比较好理解「中国模式」了。虽然你现在很少听到中国的官方渠道提及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模式的作用,因为本身就太牵强了,或者八杆子打不不到一块儿去。那就只能提什么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所谓「中国模式」。

好,那我们就来聊聊「中国模式」。众所周知啊,中国经济近40年高歌猛进,一路碾压各国跃居世界第二。

我们来看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经济起飞曲线。我们看到啊,1960~1980年都是几乎是没有什么增长,从80年代开始有了缓慢的增长,直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了明显的增长。直到2000年之后,增速提升,几乎是一柱擎天式的增长。

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来描述下这几个时间点。60年代-80年代初期,这个时间段全宇宙都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了,我们就不过赘述了。从80年代开始,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开始了,即所谓摸着石头过河。以当年的小岗村土地承包制为代表,慢慢开始有了私有制经济或者私人承包经济。农奴终于翻身成了资本家,可以自己掌握部分生产资料了。还有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慢慢放开部分商品的价格,让市场来定价。以前一盒火柴如果要涨1分钱都要中央政治局开好几次会,慢慢一些地方将国计民生关系不大的小商品价格放开。但是重要原材料及生产资料的价格,还是国家来定价。所以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种所谓「双规制」的定价策略,即所谓计划内的商品价格政府来定,计划外的交给市场。

在1981年,国务院成立了价格研究中心,找了一拨经济专家,买最牛逼的计算机,想根据经济模型算出的商品的“理论价格”作为政府指导价的参考。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个价格一直没有算出来,就算计算出了,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用现在的经济理论来看,如果政府有能力算出合理价格,那还需要改革吗?但是有些商品必须得有指导价格,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某些产品有两种价格,有权力的人就可以拿到计划内的指标在市场上倒卖赚得利益,即所谓“官倒”。马克思只说资本家很贪婪,可没提特权阶层和老百姓也很贪婪啊,所以当时经济秩序非常混乱,腐败横行。

直到了1992年那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说,我要要搞「市场经济」,这样才算真正的的开放了市场,马大爷被邓大爷啪啪打脸。(这里稍微多说一句,由于1989年的那场地球人都知道的悲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开始对中国经济制裁,直到克林顿政府上任后才慢慢解除封锁)所以我们才看到90年代开始经济才算有了明显的增幅。中国人终于可以自由的人民币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直到2001,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中国在美帝的扶持下加入了WTO,说到这里啊,小粉红们不要激动,还真的要感谢克林顿这个老色鬼,我在「国家资本主义」那期视频也提到过这个事情,大家可以去了解下,我就不过多描述了。

这里很多人又要问了,为什么这个奇迹发生在中国,而没有发生在其他国家,这个非常简单。第一,中国有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且劳动力也要消费,有消费就有资本市场。第二,港澳台及其海归资本家的介入帮助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启动,他们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行者,由于文化和血缘的关系,可以快速的融入本地市场。第三,当时的老美顶着巨大的意识形态压力,一方面想通过资本的糖衣炮弹腐蚀社会主义(集权主义),认为反正大家都有钱赚,难道不香吗?另一方面则天真认为中国人有了钱,就会开始追求民主了。第四,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好接过了美国和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隙,填补了这部分空白,同时解决了中国的的就业问题。

好,故事先说到这里。我们回想一下开始说到的这些,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政府只是做了尊重市场规律的改变,舍弃了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虽然一开始还不是很情愿,想硬来中国特色(双轨制),但是觉得再这样搞下去自己都没办法活了,才终于放手。)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就这样成了。

现在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和共识是人类 97%的财富,都是在过去 250 年也就是 0.01%的时间里创造的。为什么在过去 250 年里出现?我想答案非常明显了。

所以中国经济的崛起,跟所谓中国模式没有半毛钱关系,或者说中国模式就不是一个模式,就是靠的马克思的老对手——资本主义经济学。如果非要说中国模式的话,这几年的「国进民退」倒是算一个。

谬论三 集权便于发展,民主容易停滞(良政模式)

这个谬论是在谈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例证,还有一些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斯福新政和苏联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成就。

故事背景我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我就不过多描述了。我们台湾为例,这种言论者往往拿出现在台湾经济的增幅和过去小蒋集权时代做对比,得出的结论就是你看现在所谓民主了吧,不行了吧。

这个是一种典型的多重逻辑谬误集合,我们简单分析几种

1.归因谬误,许多人会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混淆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联系可能只是偶然的,或者只是原因之一。比如我们开始说的亚洲四小龙例子,他们的共同点是确实在当时的历史坏境有一个政治强人采取了一些集权措施,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并不能说明只有这种方式行得通,况且这几种集权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2.既定观点问题谬误,这一招对于转移视线特别有效,试图用诱导性的问题来逼对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级问题,从而破坏理性的讨论。我们还是回到开始这个案例。如果你这样问,为什么你看在亚洲四小龙起飞时期,都是有一个集权的政府在领导呢?这样就很很容易让对方陷入你预设的问题陷阱中。这一招中国舆论可谓是运用的炉火纯青,比如你经常能听到这些问题,为什么只有中国是过去10年GDP增速超过10%的国家?你看美国死了那么多人,你觉得他们的制度如何?如果欧盟那么好,那英国为什么要脱欧?

3、合成谬误,即如果事情从部分或微观上来看是正确的,并不代表从整体上就是正确的。假设集权和统一管理让四小龙快速发展,但如果当时所有的国家都这样搞,那四小龙也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商品和服务也可能找不到买家,也就不存在这个模式的有效性了。

所以,站在世界的角度,各国经过野蛮生长之后,只有大家从政治经济上趋于大同,才能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制衡模式。中国要证明自己,光从有钱说服力是不足的。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只要经历过集权和民主的国家为什么就算经济停滞,也不愿意回到以前呢?

谬论四 香港是被宠坏的孩子

首先,这个谬论完全是站在一个中国式家长的角度来看问题。对于这种观念,国内主流舆论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是香港的年轻人由于对生活不满的发泄,另一方面是西方敌对势力乘虚而入,煽风点火。进一步的说法是认为现在大陆发展已经慢慢超过香港,所以香港经济地位在逐渐丧失,随之而来的工作机会变少和高生活成本之间的矛盾。中央政府已经给了香港最好的资源了,是你们这些废青不思进取而已,还要勾结国外反动势力。

好,我们看啊,任何一个资源集中型城市,比如北京、东京、台北都有这些问题,为什么这些城市没有废青闹事?这些都是表象和说辞,香港问题的原因很多,今天我们只谈一点,就是一直被刻意回避的一方面,就是制度和理念的不兼容性。

我们最近经常听到这种说法,先有一国才有两制。但是无论从「中英联合声明」还是到「基本法」,给国际社会和大部分香港人的理解在于一国是基于两制,或者说制度的不同是香港回归的基本承诺。这两种理解本身在逻辑上就有很大的偏差,所以在这样的偏差下面的一国两制注定是会出现问题。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先有一国才有两制,如果执政者觉得两制出现了问题,或者两制威胁到了一国的主权,那么两制就会削弱从而优先考虑有利于一国的政策。

对于香港民众而言,如果两制得不到承诺的运行和法律的保证,自然对一国的认可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开始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开始说到,是对制度的理解从来就没有达成一致,或者当初规则制定者故意含糊其辞。当时的中国的制度、经济,都跟香港有明显的差距,定一国两制的就是为了尽量让香港不要改变太多,只要你回家就行,所以自然而然国际上的理解会认为一国基于两制。

三十多年过去了,香港的立场至始至终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是建立在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都是成年人,有独立完整的人格,你曾经答应我的事情你要做到。而这期间中国由于在经济上的崛起大大提升了道德自信,所以就从之前「盼儿回家」的观念变成了「儿要回家」甚至「儿要孝顺」。所以这就是香港自回归以来和中央最大的一个病结。

第二,虽然已经回归二十多年,对于香港,中国政府其实还是缺乏制度自信的。这种不自信的基础在于,其一,一个已经习惯了层级分明中央集权的政府,从官到民,都没办法理解对于某个行政区希望能和中央以平行线的方式进行自治,他们么办法理解香港已经是一个公民社会意识,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这样会脱离控制走向独立。其二,在于制度和法律本身逻辑的缺陷,由于没有明确这方面的约束条款。所以越不自信,越是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快国安立法,越这样做效果越反。

第三,对于认同和自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一个难题,只是需要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充分的耐心。其实港澳台及其周边的整个华人社会,对于血缘和文化上的中国人这个概念本身是不抵触的。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甚至香港「爱国主义」一直都是是最明显的。从早期的接济大陆难民,前回归时代的六四系列声援,九一华东水灾赈灾、九三年的「减灾扶贫」义演。以及回归后的九八水灾、汶川地震等都组织了大量的民间社团为大陆同胞赈灾义演、捐钱捐物,慷慨解囊。还有一个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需要钱的时候,涌入大量的香港同胞投资。

这些非官方自发的「爱国主义」行为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香港人从原始情感上更容易跟中国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香港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过渡的放纵和废青的自暴自弃,也不在于他国政府的说三到四。根本还是两地制度上的硬伤和不兼容,但如果执政者能少一些家长观念,多一些妥协和信任,香港本可以成为另一个改革开放的经典案例。

好了,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久了,那本期的视频就先说到这里吧。我们下期再接着谈关于那些政治经济学的谬误,之苏联篇。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化,欢迎留下你的看法。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化,帮忙点赞转发订阅支持一下。我是玛力,我们下次见,88咯。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