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力再說MariosBB
瑪力再說MariosBB

社會心理學愛好者 美麗新世界1984號 手撕吾毛工作室 Youtube頻道:https://bit.ly/3oM9dLW 電報群:https://t.me/mariosBB 推特:https://twitter.com/MariosBB1

公知在中國為什麼被污名化?中國公知鑒別指南

hello,大家好,我是瑪力。

近期的视频留言中我发现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那就是「公知」。之前我还没没觉得有什么,后来仔细品读之后,发现公知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我才恍然大悟,如果你不认同一个公共人物的观点,但又无力反驳,又可以骂得很文雅的话,便可以说此人就是一个公知!

说实话,我是前几年才正式听说「公知」这个词,是来自于当时疯传的一篇的公众号文章,作者本来也算是一个「公知」,大骂国内某著名公知在节目中低俗挑逗某大龄文艺女青年,又嘲笑其被某著名主持人杀的片甲不留,文章中用截图字幕的方式加以佐证。这片文章当年非常火爆,以至于我饶有兴趣的去看了这个被批判公知的节目,并成功圈粉,至于是不是那篇文章说的那样的感觉,看过的朋友大家见仁见智吧。

我个人感觉从那个时候起,「公知」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我们来做个实验,打开百度,输入公知两个字,结果是这样的。

所以,为什么这样一个还算中性的词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面就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呢?

那么我们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公知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后半句我们先不评价,前半句是对公知的字面定义,我们注意到这里对于公知几段解释,都用了分号,既然都用了分号,那么我的理解就是只要满足这几个描述的中的一个或者部分都可以认为是公知。比如大学教授,行业专家,有影响力的媒体人,诸如此类等等吧。

好,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看下国内最喜欢批判公知的都是哪些人呢?(見文末視頻)

首先,这些高举批判公知的人,自己就是公知,自己就是KOL,自己就是大V,自己就是网红。他们一直孜孜不倦的将他们反对的公知进行简单的定义,核心思想就是崇洋媚外,西方至上。

公知说我们要多自省,他就说我们要秀肌肉。公知说政府不够透明,他们就说你知道政府有多努力吗?公知说别人哪个地方值得学习,他就说我们有特殊国情。你看着像不像饭圈女孩的逻辑,反正不准说我的爱豆不好。说来说去,他们的言语中透漏着权威和真理,他们往往高举民族大旗,经常宣布内部指示,你不想相信都难。他们经常说公知是带路党,文化汉奸。至于公知有没有带路,可能还分很多种,有不想走老路的,有另辟蹊径的,有走投无路的,至少被带的人还可以自己选择,没有要求你一定要信公知吧。而反公知的公知,观点说来说去,就给你一条路选,要么跟我回家,要么滚!

所以,既然你们掌握了话语权,那麻烦你们把公知的定义规范下,不要顺便把自己也骂了。

第二,我在国家认同那期里面最后说到,我说我相信世界会趋于大同,国家之间的壁垒会逐渐消除。很多朋友留言表示大同不太可能,国家意识和价值观的区别还是会长期存在的。我想解释下,这里大同并不是说完全一样,而是人们会用求同的态度去理解存异。这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啊。胡大公知都发微博说了,大家是不是对民主自由有点「草木皆兵」了。既然是这样,那何必怕不同版本的解读呢?

那我建议啊,环球时报不如牵头来办个奇葩说和吐槽大会,让海内外各大公知来讨论讨论也未尝不可嘛。这样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践行也有一个很好的民众推广作用。所以,我是不太不理解你们这些反公知在抵制什么?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来就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而且我们正处于全球化进程已经不可逆的今天,每个人每天接受的讯息亮都在无形的改变着我们的意识和决定。我们可能因为某一件小事爱上一个人,又可能因为一个误会恨死一个人,还有可能某天顿悟之后拍一拍尘土拂袖而去。你有坚定拥护你的价值观的自由,我也有随着时代不断更新我的价值观的自由。所以当遇到公知传递的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冲突的时候,我们完全有自主选择听还是不听,信还是不信的权利。是不是也变相的给了我们思考和甄别的机会的呢?我想到一个场景,曾几何时,元旦跨年演唱会这种形式呢,从芒果一家独大各大卫视百花齐放,老百姓想看谁看谁,芒果番茄们也赚的盆满钵满,虽然台下暗自较劲,至少台面上大家按照游戏规则来,谁也不欠谁。那我们再来看,马上将上演的第37届全球观众最多的电视综艺节目,从8点开始,在那个moment,不熟悉的朋友以为各家电视台被同一个黑客攻击了。我们先不说收视率如何如何,这几年的除夕,你认真看完几次呢?

第三,公知都是半罐水

我们常说,没有精钢钻就别揽瓷器活,抵制公知的最常见的一个说法就是,这厮就是搞某某行业的,你懂经济吗,你懂政治吗,你懂科学吗。这逼就是一个外国人,他能懂中国?这货就是一个文科生,他能说理工科的东西?这些公知就知道瞎BB问题,又不提解决办法,诸如此类的很多很多质疑、不屑和讥讽。说到这呢,我想起开始谈到的晚会,今年一个搞二次元的办了一场跨年晚会,居然吊打了各大卫视。

所以,当文科生柴静拿出那部「穹顶之下」的时候,视频仅仅存在了不到一周就被和谐了。还没等官方表态,那些反公知们就坐不住了,各种评论各种意淫充斥着舆论。所以连普通大众都无法继续思考柴静是不是说出了真相,反正是被和谐了。

当文科生崔永元跟科学家激烈争辩转基因是不是对人体有害,我们幸而还能看到他占据头条,当他公报私仇揭露阴阳合同的时候,我认识了新疆还有个叫霍尔果斯的风水宝地。当他继续揭秘最高院“卷宗神秘失踪”事件的时候,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有些过于敏感,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这些公知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去作死自己,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摇头叹息,或许这些公知他们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关注,但他们失去的东西呢?

吃瓜群众在反公知的公知们的权威阴影下,指责普通公知们不懂科学,不懂政治,不懂经济,班门弄斧,跳梁小丑的时候,那行业内的本职公知又是什么结果呢?

网络能查到的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出处,普遍被认为是来源于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我们不妨看下这批公知的名单,作为一个普通的民众,这些公知的学识我没有资格去评价,但应该不会逊于大部分键盘专家吧,15年过去了,有多少还能活跃在国内主流学术观点第一线,又有多少已经被拉入了黑名单呢?

所以,我们回到百度百科关于公知定义的下半句,「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公知”一词更是对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己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自认担当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尤其在微博等网络环境中,第三方提到“公知”多含有讥讽的意思。」

我们不妨把时间线拉到1600年2月17日的意大利罗马,一位著名公知被罗马教宗用火活活烧死,享年52岁,这位著名公知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诗人布鲁诺。关于他的死因,最常听到的说法是他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地心说的支持者报复至死,还有个说法就是是他的宗教理念和天主教不符所以被处死。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就是应为思想有罪被处死了。

我们在在把时间调到1898年9月21日的北京菜市口,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6名公知脑袋应声落地,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哀鸿遍野。鲁大师曾说到“**先觉的人,历来都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排挤、压迫、放逐、杀戮,中国人格外凶。”**关于戊戌变法的讨论我想有太多的历史分析,我就不一一评价了,我们的历史课本这样评价的:“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3年之后,一群公知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大家再清楚不过了,奠定了有一个叫中国的国家的基础。

当我们用现在眼光去评价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总能够理所当然的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那你知道当时的统治阶层,当时的精英阶层,当时的韭菜们他们会觉得自己无知吗?会觉得自己有多么的残酷和暴虐吗?NO,他们肯定觉得自己是无比的政治正确,国家能为民除害简直是大快人心。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空背景下面,用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去评价过去的人就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或许原始人的生活幸福感比我们好的多,只是你永远没有机会去体会这种幸福感。那么按照我的历史观,我们所在的这个时空呢,既然走的是战后重建的这个版本,那我们不妨用未来的眼光去审视现在的自己。

二战之后大部分国家不管是战胜国,战败国,都在公知的批判声中,反思过去100年人类各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种种傻逼行为,战争带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还不不够吗?现在谁在叫嚣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不是蠢就就是傻。说到这里呢,肯定就有人说你看美国多流氓,人狠话不多,想打谁就打谁,没错,美国政府是很流氓。那美国的公知们和国内舆论都是支持政府的?把美国政府骂的狗血淋头的公知多了去把。华盛顿邮报事件(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以及后来水门事件,到近些年的棱镜门事件,如果不是靠公知和觉青的力量,你能知道这些事?

说到这里呢,肯定会有很多人说,我们只是讨厌那些伪公知,假公知,打着公知的旗号胡言乱语的人。没错,我也很讨厌这种人,但我确实没有这些公知的知识储备和影响力,也只能用我的主观和所谓理性的判断去选择相信一部分人,或者干脆都不相信。这里我有个建议,你如果觉得那个公知嘴欠实在受不了,请你关闭他的节目,屏蔽他的观点,在不影响他人感受的基础下,尽情的辱骂他们,并用自身行动抵制他的一切商业行为。如果你觉得你比他牛逼,请利用你的学识,发表你的观点,早日成为反公知战线中举足轻重的意见领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