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olia
Magnolia

疫情後的法蘭克福書展有哪些不同

(edited)
十月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幾近恢復常態。
美茵河畔法蘭克福, Photo by op23 on Unsplash


2020年疫情初現端倪時,人們的目光膠著於疫情引發的混亂。有人在社交媒體發出一張圖片,陰影背景中是戴著口罩的人群,圖上碩大的粗體字---隔閡。兩年來,那圖片猶如某種預言,昭示之後人類世界的狀況。而造就隔閡的,或許不僅僅是一張口罩。

近來常有人問,這世界還回得去嗎?盡管誰都明白,滾滾長江東逝水,哪有時光可重來。

翻譯作為橋梁

但也不難發現某些類似於修補的努力,比如法蘭克福書展今年主題是「翻譯、傳遞、轉化」(Translate. Transfer. Transform)。

相比直抒胸臆的寫作者,譯者更像是出版物中不起眼的幕後人。在一個誤解重重的時代,溝壑需要橋梁,多樣的文化之間需要更為順暢的交流。這樣特殊的背景之下,翻譯工作及其意義成為法蘭克福書展聚焦探討的主題。

創造力噴薄四射

每屆書展選出新的主賓國,以此契機,賓客可以更為深入地關注和體驗該國文學與文化風情。2022年的主賓國是西班牙。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攜王後萊蒂齊亞蒞臨開幕式。

西班牙帶來的主題是「創造力噴薄四射」。與之相應,百家德國出版社集中出版了200多部展現西班牙人文與生活的新書,其中大部分由西班牙本國作者創作。

2022法蘭克福書展一瞥

兒童大會

今年書展首次舉辦法蘭克福兒童大會,邀請兒童及青少年組織代表們進行探討,題目包括:

是什麼造就了頂尖童書?

怎樣用新鮮的方式給孩子們講故事?

如何創意富於多樣性的出版物?

出版商如何在一個多樣的世界捕捉市場機會?

法蘭亭

作為書展中央廣場一景的法蘭亭也在疫情沉寂後回歸,今年它是被用作討論俄烏戰爭的場所。话题涉及戰火之中的文化與文藝批評、媒體的聲音、女性在戰地及逃難中的生存體驗,此外法蘭亭中還推出了作品朗讀會和小型音樂會。

幾近復蘇

今年十月的法蘭克福書展幾近恢復常態。書展迎來95個國家共4000家展商,相比2021年80個國家2013家參展商,復蘇跡象明顯。而2019年的數字是104個國家、7450家展商。五天展會共舉辦大小活動1800場。據書展介紹,今年展商最多的是具有大體量圖書市場的英國、美國、意大利和法國。

下一屆法蘭克福書展時間是2023年10月18日至22日,主賓國為斯洛文尼亞。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