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usL
LplusL

學而不倦的白羊座護士, 不想受限於自己的專業,而是在人生中發展更多可能性

【社區活動提案】假如給予我多一次機會,我會...(Liker id:@lakalily )

假如給我多一次機會,我依然會做同樣的選擇。


想起獨生的我成長中其中一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你自己一個會唔會悶?會唔會羡慕人地想自己都有兄弟姐妹?」 我有很認真的思考很多年, 會不會多一個人跟我傾訴、跟我分享會比較開心? 還是我只會覺得很煩厭很想早點離開家裏? 直到近年,我才明白一個終極答案: 其實我永遠不會知道答案。 因為一切想像都只是建基於我在現實中的假設, 就像日劇求婚大作戰 中, 男主角盡力在各種平行時空作出改變,最終可能所有結果都是一樣, 又或者像civil war 那樣只有億萬分之一個可能性改變結果。


日常生活中聽得最多, 是為了失去的而感到後悔。 股票輸掉錢就說如果不買入就好,婚姻不順就說早知道要帶眼識人, 我家的貓兒老年去世, 我媽也說早知不養便不會如此痛心。 如果我們只著眼於自己所失去的, 就像在水中緊握拳頭, 既捉不住流水,也無法找到美麗的貝殼。這裡我引用一句歌詞

知否世事常變 變幻原是永恆-家變,羅文

再有一次機會,再有一個改變,就再有一個結果。我們可以從假設中累積經驗, 像為身體打了一支疫苗, 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會有更快更好的回應。


其實心理治療經常會利用個人資源幫事主建立屬於自己的抗體,其中一種叫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ACT是有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取向,使用各種接納(acceptance)、正念(mindfulness)、承諾(commitment)與行為改變策略,最終期望增加個人的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ACT則教人們「只是留意」、接納、擁抱這些內在事件,特別是過去不想要的那些。此外,ACT幫助個人發展出一種超然(transcendent)的自我感,稱為「自我為景(self-as-context)」,這樣的你總是在那觀察、經驗同時與自己的想法、感覺、感官和記憶保持距離(思考自己的思考、觀察自己的思考、與自己的思考保持觀察距離)。同時,ACT旨在幫助個人澄清他們的個人價值觀,並採取行動;在歷程中,將帶來更多活力與意義,最終達成心理彈性的增加。

做法大致是事主會在指導下以及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驗視自己過去,找出選擇,思考及練習 再同樣情況中如何反應和處理情緒,或者學習接納自己。其實坊間所說的6分鐘日記、life book 等都有點相近,都是讓自己面對過去,為未來而努力。


過分沉溺於過去會讓人憂鬱,過分著眼於將來會讓人驚恐,唯有活好此時此刻,才是最滿足的生命體驗。


Ps. 如果要寫一封信給十年前的自己,我會叫自己all in 騰訊。


感謝小K發起題目,期待看到更多大家的作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